《水土保持通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61-1094/X,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288X。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试验研究、研究简报、应用技术、综合治理、综合研究、简讯、专家论坛与介绍,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66,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本刊注释采用脚注形式,引用文献需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注释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Ⅱ、未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者请投稿时注明。
Ⅲ、投稿时请同步提供:文章所有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办公电话、邮箱、通讯地址及邮编等)、个人简介以及照片。
Ⅳ、优先刊发创新性学术论文及依托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Ⅴ、文中如出现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需译成汉语,用括号标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现时直接用汉译人名。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杨勤科 | 62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土... |
李锐 | 52 | 水土保持;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水土流失;GIS |
穆兴民 | 45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径流;输沙量;径流量 |
李占斌 | 44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淤地坝;侵蚀产沙;径流 |
焦菊英 | 41 | 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退耕地;... |
郑粉莉 | 38 | 土壤侵蚀;黄土高原;坡面;东北黑土区;细沟侵... |
赵言文 | 33 | 指标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水稻;水土流失;土地... |
余新晓 | 30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侧柏;土地利用;森林生态... |
刘国彬 | 29 | 黄土丘陵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土... |
吴发启 | 29 |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地表糙度;耕作措...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1273 | 土壤;水土;土壤侵蚀;黄土高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731 | 土壤;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水土;... |
北京林业大学 | 355 | 土壤;水土;水土保持;植被;水分 |
西北大学 | 232 | 生态;土壤;土地利用;黄土高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169 | 水土;水土保持;土壤;水土流失;... |
西安理工大学 | 161 | 土壤;水土;流域;污染;生态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152 | 土壤;植被;沙地;水分;土壤水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2 | 土壤;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生态;... |
北京师范大学 | 125 | 土壤;土壤侵蚀;水土;降雨;植被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25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7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9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3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30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2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07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10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89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86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1) |
2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3)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33001) |
1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1B05)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57) |
11 |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2031) |
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B10)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523)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30631) |
10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