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机械》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食品与机械》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食品与机械》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3-1183/T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3-5788。
《食品与机械》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前沿观点、基础研究、安全与检测、机械与控制、包装与设计、贮运与保鲜、提取与活性、信息窗、开发应用、研究进展、信息窗_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机械政策分析、机械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机械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15,表明该杂志在机械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食品与机械》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用于概括与揭示论文主要信息的,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论和意义等,或者是研究目的、主要观点、论证过程、结论等。
Ⅱ、附页。内容依次为:中文标题、中文摘要、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编、手机号、电子邮箱。
Ⅲ、来稿内容: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基金项目、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Ⅳ、文内标题层次一般不超过3级,一律用“1”“1.1”“1.2”“1.1.1”“1.1.2”等标识,均顶格写。
Ⅴ、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忠海 | 106 | 槟榔;膳食纤维;樟树叶;茶油;小白鼠 |
谢晶 | 94 | 保鲜;冷藏;货架期;水产品;速冻机 |
钟海雁 | 67 | 茶油;油茶籽油;油茶籽;油茶;油茶粕 |
夏文水 | 53 | 壳聚糖;草鱼;油炸;分离纯化;甲壳素 |
程云辉 | 48 | 多花黑麦草;饲用品质;青贮品质;青贮;麦胚 |
张晓鸣 | 40 | 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微胶囊;酶解;PLSR |
夏延斌 | 38 | 辣椒素;发酵;莲子;黄花菜;辣椒 |
俞健 | 37 | 草鱼;莲子;鲢鱼;蛋白质;冷藏 |
刘永乐 | 37 | 草鱼;莲子;鲢鱼;蛋白质;冷藏 |
郑建仙 | 35 | 膳食纤维;甜味剂;甜味;甜味抑制剂;蔗渣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江南大学 | 585 | 食品;淀粉;活性;蛋白;风味 |
湖南农业大学 | 303 | 发酵;食品;活性;乳酸;抗氧化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95 | 活性;多酚;抗氧化;色谱;食品 |
长沙理工大学 | 286 | 食品;活性;淀粉;发酵;蛋白 |
华南理工大学 | 207 | 食品;发酵;活性;食品工业;响应... |
上海海洋大学 | 182 | 保鲜;水产;水产品;贮藏;值模拟 |
华南农业大学 | 149 | 抗氧化;活性;酶解;食品;抗氧化... |
河南科技大学 | 148 | 发酵;蛋白;食品;热风;抗氧化 |
西南大学 | 118 | 保鲜;抗氧化;活性;食品;贮藏 |
南昌大学 | 105 | 抗氧化;活性;多酚;膳食纤维;食...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0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6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3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22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120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120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96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9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89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82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5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9B05) |
1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4B02)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595) |
10 |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2]402) |
10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704)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612)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564)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8B09)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6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