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医药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数理医药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数理医药学》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2-1303/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4-4337。
《数理医药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临床科研分析、药学研究、成果应用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31,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数理医药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参考文献”,并按论文中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在正文中用右上标[1] 、[2] 、[3]……标示,一种文献在同一论文中被多次引用,用同一序号标示。
Ⅱ、来稿附不超过200字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8个。
Ⅲ、有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文献时,注释不应简化为同前注,引列出完整注释。
Ⅳ、缩写。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缩写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要标明全称并说明中文含义。
Ⅴ、文题要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张端莲 | 120 | 免疫组织化学;血管瘤;表达及意义;皮肤血管瘤... |
刘铭球 | 33 | 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肺鳞癌;... |
白秀珍 | 30 | 墨旱莲;天麻;枸杞;细胞凋亡;SOD |
朱润庆 | 25 | 免疫组织化学;非小细胞肺癌;表达及意义;非小... |
陕声国 | 25 | 血管瘤;皮肤血管瘤;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皮... |
祝国强 | 23 | 课堂教学;驻极体;教学改革;正交试验设计;正... |
华琳 | 21 | SNP;糖尿病;基因表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唾... |
陈景武 | 21 | 医学生;影响因素;综合评价;马齿苋;人格特征 |
张喜红 | 20 | 医用高等数学;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医用高等数... |
庄晓燕 | 20 | 墨旱莲;枸杞;中微量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武汉大学 | 920 | 细胞;免疫;免疫组织;组织化学;... |
温州医科大学 | 261 | 疗效;手术;临床疗效;术后;老年 |
武汉科技大学 | 141 | 细胞;免疫;教学;小鼠;血管 |
湖北医科大学 | 124 | 流行病;流行病学;缺血;肿瘤;教... |
华中科技大学 | 117 | 细胞;血管;疗效;流行病;流行病...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10 | 中医;教学;中医药;院校;中药 |
南方医科大学 | 106 | 细胞;疗效;神经元;糖尿;糖尿病 |
郑州大学 | 103 | 护理;小儿;超声;疗效;干预 |
锦州医学院 | 96 | 电极;细胞;小鼠;甲状腺;教学 |
辽宁医学院 | 84 | 细胞;小鼠;色谱;相色谱;教学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4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
24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2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
13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10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9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9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9 |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45)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305) |
4 | 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szy09019) |
4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09ZX10004-601)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679) |
3 |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6) |
3 |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21701043) |
3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7135AZC) |
3 |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6013062A) |
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8B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