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渔业》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水利渔业》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水利渔业》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水利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2-1247/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3-1278。
《水利渔业》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综述、研究探索、名特优新、增殖养殖、资源环境、饲料饲养、病害防治、管理开发,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水利政策分析、水利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水利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73,表明该杂志在水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水利渔业》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作者应保证对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的著作权纠纷所带来的任何连带责任。
Ⅱ、关键词:选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5 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Ⅲ、内容涉及基金资助项目、专利项目或获奖项目等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和项目证书的复印件。
Ⅳ、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Ⅴ、注释。注释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分别为:①、②、③…,注释内容置于正文之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道明 | 32 | 水库;鱼类;群落结构;浮游植物;产卵场 |
龚世园 | 26 | 黄鳝;克氏原螯虾;绢丝丽蚌;日本沼虾;胭脂鱼 |
林永泰 | 25 | 水库;网箱养鱼;暴发性鱼病;鲢鱼;鱼病 |
梁旭方 | 23 | 鳜鱼;翘嘴鳜;草鱼;基因克隆;鱼类 |
万成炎 | 22 | 三峡水库;小江;浮游植物;三峡库区;消落带 |
丁雷 | 22 | 泰山赤鳞鱼;水产养殖;赤鳞鱼;实验教学;乌鳢 |
宋学宏 | 22 | 中华绒螯蟹;黄颡鱼;河蟹;卵黄抗体;异育银鲫 |
杨汉运 | 21 | 水库;渔业;浮游植物;产卵场;四大家鱼 |
熊邦喜 | 21 | 水库;鱼类;道观河水库;群落结构;池塘 |
谢从新 | 20 | 叶尔羌高原鳅;黄颡鱼;鱼类;塔里木河;乌鳢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256 | 水库;养殖;渔业;养鱼;网箱 |
华中农业大学 | 251 | 水库;鱼类;养殖;饲料;养鱼 |
苏州大学 | 103 | 银鱼;养殖;沼虾;大银鱼;镉 |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58 | 养殖;饲料;网箱;养鱼;营养 |
宁波大学 | 55 | 养殖;营养;鱼类;同工酶;RAPD |
浙江大学 | 47 | 养殖;水产;水产养殖;饲料;鱼类 |
山东农业大学 | 42 | 养殖;水产;沼虾;罗氏沼虾;赤鳞...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 | 41 | 养殖;网箱;鱼苗;网箱养殖;苗种 |
安徽农业大学 | 41 | 拟态弧菌;弧菌;鱼类;中华绒螯;... |
淮海工学院 | 37 | 幼体;养殖;蚤状幼体;状幼体;轮...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5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14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1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0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10 | 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 |
9 |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9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
9 |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8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2Z2-E0102) |
8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2C20304)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597) |
5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1098) |
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117400) |
4 |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2005HS008) |
4 | 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SCX2003-20) |
4 |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11030700) |
3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0322006-3A) |
3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1KJ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