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震工程》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23-1195/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7-6069。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综合评述、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工程实践、论述、国内外学术交流、简讯、科研成果介绍,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地质政策分析、地质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地质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52,表明该杂志在地质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世界地震工程》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文章注释须在文中顺序标出标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注释统一放文后。
Ⅱ、内容要求学术规范、数据可靠,文章具有学理性、创新性、原创性。
Ⅲ、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Ⅳ、如系基金项目成果,须注明基金项目类别、名称和编号。
Ⅴ、文章正文的标题、表格、图、公式以及脚注应分别连续编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曹万林 | 88 | 抗震性能;剪力墙;边框;装配式;再生混凝土 |
张建伟 | 39 | 抗震性能;剪力墙;再生混凝土;暗支撑;边框 |
薄景山 | 37 | 地震;地震动;反应谱;统计分析;汶川地震 |
周福霖 | 36 | 隔震;隔震支座;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隔震层 |
欧进萍 | 35 | 光纤光栅;混凝土;健康监测;结构健康监测;防... |
陈淮 | 32 | 有限元法;空心板桥;桥梁工程;渡槽;吊杆 |
袁晓铭 | 32 | 液化;地震动;砂土液化;剪切波速;汶川地震 |
谢礼立 | 31 | 地震动;抗震设计;反应谱;地震动参数;地震 |
李杰 | 31 | 混凝土;概率密度演化;概率密度;地震动;抗震 |
郭恩栋 | 29 | 地震;震害;汶川地震;燃气管网;生命线工程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 | 577 | 地震;抗震;震害;地震动;建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17 | 抗震;地震;抗震性;抗震性能;混... |
北京工业大学 | 209 | 抗震;抗震性;抗震性能;混凝土;... |
郑州大学 | 171 | 抗震;地震;有限元;抗震性;抗震... |
同济大学 | 157 | 地震;抗震;阻尼;抗震性;抗震性...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7 | 地震;抗震;阻尼;阻尼器;混凝土 |
大连理工大学 | 119 | 地震;抗震;混凝土;地震响应;有... |
河北工业大学 | 68 | 抗震;钢筋;混凝土;地震;钢筋混... |
天津大学 | 65 | 地震;抗震;震灾;地震灾害;抗震... |
中国地震局 | 65 | 地震;地震动;黄土;震害;抗震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13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2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93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
6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60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59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54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
53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53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52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64) |
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95410) |
1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3B02)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8043) |
1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7142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010) |
8 |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Z200910005008)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08B03) |
8 | 北京市属市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基金(05004311200501)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715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