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针灸》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上海针灸》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上海针灸》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1-1317/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0957。
《上海针灸》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综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31,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上海针灸》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摘要须简洁客观地反映文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字数在300字以内。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的词或词组,数量为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Ⅱ、来稿须提供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以及通信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资料。
Ⅲ、因版权、剽窃、抄袭等由作者造成的纠纷,其责任由作者个人承担。
Ⅳ、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Ⅴ、参考文献:用于说明引文的出处,采用文末注的形式。注号:用“[1]、[2]、[3]……”。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陈汉平 | 88 | 针灸疗法;针灸;针灸学;艾灸;哮喘 |
吴耀持 | 77 | 电针;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椎间盘移位;针刺... |
吴焕淦 | 76 | 艾灸;针灸;针灸疗法;灸法;针灸治疗 |
刘立公 | 62 | 针灸疗法;古代针灸;针灸治疗;刺血疗法;腧穴... |
郭义 | 60 | 针灸;针刺;腧穴;经络;穴位 |
沈雪勇 | 51 | 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红外辐射;伏安特性;针灸 |
马晓芃 | 50 | 艾灸;针灸疗法;针灸治疗;针灸;灸法 |
杨永清 | 47 | 哮喘;针灸;针灸疗法;针刺;针灸学 |
孙远征 | 45 | 针刺;针刺疗法;针刺治疗;针灸疗法;电针 |
黄琴峰 | 40 | 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文献计量学;灸法;疾病谱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687 | 针刺;针灸;灸疗;灸疗法;电针 |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 461 | 针灸;灸疗;灸疗法;针灸疗法;针...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88 | 针刺;针刺疗;针刺疗法;刺疗法;...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29 | 针刺;针刺疗;针刺疗法;刺疗法;...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22 | 针刺;针灸;灸疗;灸疗法;针刺疗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2 | 针刺;针灸;灸疗;灸疗法;针灸疗...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159 | 针刺;穴位;电针;针刺疗;针刺疗...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 | 144 | 针刺;针刺疗;针刺疗法;刺疗法;... |
复旦大学 | 144 | 针刺;针灸;针刺疗;针刺疗法;穴...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135 | 针刺;针刺疗;针刺疗法;针灸;刺...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9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1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14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62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
60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
5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45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
45 |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 |
37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
37 |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7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304) |
3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 |
38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T0302) |
2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3306) |
1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1)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793) |
10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13110005) |
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4B01) |
9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2DZ191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