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色金属》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上海有色金属》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上海有色金属》杂志创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31-1646/TF,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2046。
《上海有色金属》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述评、科技简讯、学术讲座、考察报告、技革成果、科技简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上海有色金属》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凡属部级、省部级或其它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请在文稿首页地脚标明基金名称及基金项目编号。
Ⅱ、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对文章的署名和内容无异议,请保证稿件的原创性,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请勿抄袭或者重复刊发文章。
Ⅲ、参考文献是作者在论文中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文中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后附所处页码、以上标格式标注,如[1]54。
Ⅳ、提供中英文摘要(摘要约80-200字)及关键词(3-5个)。
Ⅴ、文末请附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等信息。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严彪 | 44 | 吸能结构;纳米晶;锌铝合金;磁性能;粉末 |
刘平 | 12 | 铜合金;时效;导电率;显微硬度;CU-CR-ZR合金 |
陈世琯 | 11 | 铅;电化学法处理;电化学法;回收;电解 |
谈定生 | 10 | 浸出;铁;红土镍矿;制取;离子交换膜 |
徐政 | 10 | 高岭石;超导体;超导电性;微波;ZNO压敏电阻 |
刘新宽 | 9 | 镁合金;铜合金;力学性能;微弧氧化;化学镀 |
林河成 | 9 | 稀土;生产工艺;稀土生产;应用及市场;稀土产... |
段群章 | 9 | 光度分析;金属;合金;显色剂;光度法 |
秦紫瑞 | 9 | 不锈钢;显微组织;铸造不锈钢;耐蚀性;镍基合... |
邱嘉杰 | 9 | 非晶;纳米晶化;时效;FE;快速凝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江西理工大学 | 66 | 合金;稀土;铜合金;显微组织;离... |
同济大学 | 58 | 合金;铝合金;锌铝;锌铝合金;金... |
上海大学 | 47 | 金属;合金;电解;炼锌;制取 |
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 | 30 | 合金;锆合金;光度;光度法;金属 |
中南大学 | 25 | 铸轧;金属;合金;温度场;磁场 |
上海交通大学 | 18 | 合金;力学性;力学性能;铝合金;... |
中南工业大学 | 17 | 光度;光度分析;金属;铸轧;合金 |
大连理工大学 | 17 | 合金;镍基;镍基合金;铸造镍基合... |
上海理工大学 | 13 | 复合材;复合材料;应变量;原位复... |
兰州理工大学 | 12 | 合金;镁合金;力学性;显微组织;...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8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8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
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7 |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 |
6 | 江西省钨铜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5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
4 |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
4 |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GZC0048) |
6 | 江西省钨铜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WT-03) |
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613900) |
4 |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752nm004) |
4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8DZ2201300) |
4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1YZ112) |
4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J50503)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1052) |
3 | 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02]129) |
3 |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31200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