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山东中医》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山东中医》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山东中医》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
国内刊号CN:37-1164/R,国际刊号ISSN:0257-358X
创刊时间:1981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山东郑氏妇科学术经验系列研究、腧穴主治与配伍、论著_临床理论与方法、论著_临床研究、论著_外治理论与应用、论著_名医经验、医案医话、综述,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科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丁元庆 | 44 | 中风;病机;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疗法;病因... |
张永臣 | 39 | 针灸;配伍规律;针灸治疗;针灸疗法;针刺 |
马玉侠 | 37 | 脐疗;针刺;隔药灸;隔药灸脐法;原发性痛经 |
贾红玲 | 34 | 配伍规律;针灸;针灸治疗;针灸疗法;主治 |
张庆祥 | 32 | 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医;寒饮蕴肺证;中... |
李运伦 | 30 | 高血压病;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
张伟 | 28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免... |
齐元富 | 27 | 肿瘤;中医药疗法;纳米雄黄;恶性肿瘤;肺癌 |
李峰 | 26 | 中药;指纹图谱;鹿茸;商品药材;金银花 |
田景振 | 26 | RSV;药理作用;抗病毒;中药;化学成分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561 | 中医;中医药;疗效;辨证;中药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 1326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58 | 中医;中医药;医经;名医;名医经...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49 | 针刺;中医;疗效;验案;疗效观察 |
济南市中医医院 | 219 | 中医;中医药;中医药疗法;药疗;...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02 | 中医;中医药;慢性;疗效;医经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62 | 中医;综合征;疗效;辨证;疗效观...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61 | 中医;慢性;辨证;辨治;疗效 |
山东中医学院 | 156 | 中医;中医药;药疗;药疗法;中医... |
江苏省中医院 | 155 | 中医;疗效;疗效观察;辨证;中医...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4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87 |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177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6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65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
5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50 | 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 |
48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
41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
39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ts20110819)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458) |
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6B01) |
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5102) |
6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GG2NS02022) |
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013) |
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703)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164) |
5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SF10280) |
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