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色金属》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四川有色金属》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四川有色金属》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51-1455/TF,国际标准刊号为1006-4079。
《四川有色金属》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采选矿、冶炼、合金材料及加、理化检验、自动化及仪表节能、安全环保、企业管理,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24,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四川有色金属》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阅读摘要,读者能够对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有一个宏观、整体的把握。
Ⅱ、在稿件末尾,请分行写明作者真实姓名、邮政地址、邮编、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QQ、微信等)四项内容,以便于联系。
Ⅲ、来稿要求坚持党性原则,注意保守国家机密。
Ⅳ、文稿题目及各级标题要求简短醒目,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即按照1;1.1;1.1.1……统一编号。
Ⅴ、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钟康惠 | 39 | 地质特征;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成矿模... |
李大成 | 34 | 二氧化钛;高纯;水解;钛醇盐;钛 |
周大利 | 32 | Β-磷酸三钙;二氧化钛;纳米TIO;聚L-乳酸;生... |
罗仙平 | 25 | 浮选;离子型稀土矿;选矿指标;选矿;捕收剂 |
张萍 | 19 | 二氧化钛;血链球菌;纳米TIO;超微粉体;牙周... |
刘恒 | 18 | 正极材料;LIFEPO;二氧化钛;锂离子电池;纳米... |
陈朝珍 | 18 | 二氧化钛;钛;综合利用;超微粉体;微粉 |
林河成 | 13 | 稀土;生产工艺;稀土生产;应用及市场;稀土产... |
刘恒 | 12 | 钛;综合利用;脱氯化氢;资源综合利用;氧化亚... |
张云 | 11 | 复合材料;纳米TIO;Β-磷酸三钙;掺杂;锂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成都理工大学 | 269 | 地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找矿 |
四川大学 | 83 | 纳米;粉体;二氧化钛;氧化钛;催... |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 | 61 | 地质;地质特征;找矿;矿床;地球... |
江西理工大学 | 47 | 选矿;浮选;废水;选矿工艺;水处... |
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 | 47 | 电解;电解铝;铝电解;节能;电解... |
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 | 44 | 选矿;锌矿;浮选;清洁生产;环境... |
四川联合大学 | 33 | 综合利用;钛;浸出;回收;陶瓷 |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 | 32 | 企业;合金;硬质;硬质合金;钨粉 |
四川省冶金研究所 | 32 | 光度;光度法;选矿;有色;有色金... |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 22 | 地质;地质特征;矿床;成矿;找矿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8 |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 |
8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4 |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4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 |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
3 |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3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3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0813025) |
6 |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10881631) |
2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7]216) |
2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4A146)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180301) |
2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2914201203) |
2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GQH0655) |
2 |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5JY029-089-2) |
2 |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gz0110) |
2 |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1212010881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