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理》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热带地理》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热带地理》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由广东省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4-1209/N,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5221。
《热带地理》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综述、城市地理、经济地理、自然地理、行为地理、教育地理、旅游地理、其他,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学政策分析、科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38,表明该杂志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热带地理》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如论文属于某科研课题或基金项目,在首页地脚处写出项目名称及编号;在首页地脚处写清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
Ⅱ、引言一般不超过500 字,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
Ⅲ、论文中的引文参考文献采用脚注(页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释的文字结束处,对应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的序号(上标);每页独立顺序编号。
Ⅳ、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
Ⅴ、每篇文章需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历、职务、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如有通讯作者也需提供其简介。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张虹鸥 | 51 |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粤港澳;影响因素;珠江三... |
叶玉瑶 | 34 | 珠江三角洲;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 |
赵焕庭 | 34 | 珊瑚礁;南沙群岛;雷州半岛;永暑礁;地貌 |
张伟强 | 31 | 中国热带;珠江三角洲;第四纪;热带;气候波动 |
余克服 | 31 | 珊瑚礁;珊瑚;全新世;造礁珊瑚;海平面 |
司徒尚纪 | 31 | 岭南;文化景观;岭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
黄镇国 | 29 | 中国热带;珠江三角洲;第四纪;热带;气候波动 |
李平日 | 28 | 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化;第四纪;全新世;环境变... |
陈朝辉 | 24 | 城市化;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 |
周永章 | 24 | 硅质岩;可持续发展;地球化学;结合带;钦杭成...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山大学 | 665 | 城市;旅游;珠江三角;珠江三角洲... |
广州地理研究所 | 384 | 旅游;遥感;生态;城市;第四纪 |
中国科学院 | 355 | 珊瑚礁;气候;生态;旅游;遥感 |
华南师范大学 | 250 | 城市;旅游;地理;地理学;理学 |
广州大学 | 127 | 旅游;城市;文化;景观;土地利用 |
湖南师范大学 | 123 | 旅游;城市;生态;土地利用;农业 |
南京大学 | 75 | 城市;旅游;人口;生态;农业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7 | 遥感;珠江三角;珠江三角洲;NDVI... |
北京大学 | 58 | 城市;地理;地理学;区位;理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57 | 城市;地缘;影响因素;粤港;粤港...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14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85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1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9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57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4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32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3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9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2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56102) |
12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125003)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97)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5)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1030)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67) |
8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8171) |
7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201163)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5A10)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