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技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汽轮机技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汽轮机技术》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一本由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23-1251/TH,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5884。
《汽轮机技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题论述、设计计算、试验研究、运行维护、工艺材料,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机械政策分析、机械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机械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57,表明该杂志在机械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汽轮机技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当然会征得作者同意。
Ⅱ、提供中英文文章标题。文章标题和文内小标题要简明扼要。
Ⅲ、基金项目论文: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Ⅳ、文中所用引文及资料,请核实准确,注明出处。
Ⅴ、附注请一律使用当页脚注的形式,以带圈①……⑩的方式编号,使用每页重新编号的方式。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勇 | 101 | 汽轮机;凝汽器;数值模拟;相对内效率;故障诊... |
于达仁 | 64 | 霍尔推力器;推力器;汽轮机;放电通道;故障诊... |
韩万金 | 61 | 数值模拟;涡轮;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叶片 |
曹丽华 | 58 | 汽轮机;数值模拟;凝汽器;汽流激振;汽轮机转... |
李录平 | 49 | 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汽轮机;叶片;风力机... |
李宇峰 | 43 | 汽轮机;叶片;扭叶片;动叶片;围带 |
曹祖庆 | 37 | 汽轮机;凝汽器;蒸汽透平;故障诊断;数学模型 |
韩中合 | 35 | 汽轮机;有机朗肯循环;数值模拟;太阳能;蒸汽... |
戴义平 | 33 | 汽轮机;调节系统;发电系统;透平;混合工质 |
周兰欣 | 33 | 数值模拟;凝汽器;汽轮机;直接空冷;直接空冷...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 | 897 | 汽轮;汽轮机;叶片;值模拟;数值... |
华北电力大学 | 434 | 汽轮;汽轮机;热力;空冷;热经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26 | 汽轮;汽轮机;转子;涡轮;叶栅 |
东南大学 | 306 | 汽轮;汽轮机;电机;发电机;汽轮... |
西安交通大学 | 217 | 汽轮;汽轮机;透平;蒸汽;叶片 |
东北电力大学 | 139 | 汽轮;汽轮机;值模拟;数值模拟;...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 | 89 | 汽轮;汽轮机;转子;振动;电机 |
长沙理工大学 | 70 | 汽轮;汽轮机;有限元;转子;汽轮... |
上海交通大学 | 68 | 汽轮;汽轮机;转子;蒸汽;有限元 |
清华大学 | 63 | 汽轮;汽轮机;转子;故障诊断;电...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5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5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36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
2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9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8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 |
16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6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8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5A302) |
16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10409) |
10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JJ20040)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8020300) |
8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80523) |
8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2502016)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5146) |
5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L2010382) |
5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A04B03)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9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