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史研究》于2021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创刊以来,该杂志迅速成为了国内乃至国际上关注气象历史、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它旨在深入探讨和记录人类认识天气与气候的历史过程,促进对气象科学发展的理解,并为当前及未来的气象工作提供历史借鉴。系统梳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如何观测和理解天气现象的过程。
针对特定历史时期或事件中的气象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如古代重大灾害的影响评估等。气象史研究注重跨学科交流,不仅吸引了气象学领域的学者投稿,也欢迎来自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背景的研究者参与讨论。通过定期举办的研讨会等活动,气象史研究搭建了一个活跃的学术交流网络,促进了国内外专家之间的合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气象史研究所提供的历史资料对于理解过去气候变化模式、预测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对历史案例的学习,可以帮助现代社会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升公众的气象意识。
Ⅰ、论文为课题项目者,须在标题末尾处标注*(上标),并与当页末尾*链接,*后写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项单位课题(课题编号:)阶段性成果。
Ⅱ、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不分文献类别不加编号,顺序排列。中文参考文献在前,按拼音顺序排列;英文参考文献在后,按字母顺序排列。
Ⅲ、来稿引文和注释格式,采用页下注,引文务请仔细核对原文,引用著作依次注出作者、论著名称、出版社和出版年、页码。引用论文依次注出作者、论文题目、刊名、出版年和期或号。
Ⅳ、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半角方括号中,如:“……模式[3]”。
Ⅴ、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的外文缩写,尽董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要一致。
VI、中文摘要为150-300字。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语。
VII、引言章节编号为0,一级标题按123等顺序编号,二级标题使用1.1、1.2、1.3等,三级标题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顶格。
VIII、稿件若属科学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者,请在稿件首页页脚内写明项目名称及其编号并附相关项目文件。
IX、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照片应反差要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
X、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城市及邮编(中英文均须全称)。
我们不是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推荐,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
该杂志是部级期刊。收录在知网收录(中)、
该杂志是一本具有的期刊,。
该杂志是半年刊 。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