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社会科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一本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63-1001/C,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2338。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专题研究_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专题研究_建党百年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_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_生态文明建设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社会政策分析、社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81,表明该杂志在社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4-5个关键词,请选择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或研究方法的词作为关键词。
Ⅱ、来稿页面要求word文档形式,采用学术论文格式,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征文、参考文献。
Ⅲ、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内容真实,积极向上,主题鲜明。
Ⅳ、各层次标题序数以数字连续编码。格式为:“一、”“(一)”“1.”,其下为“(1)(2)”,再下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Ⅴ、“参考文献”请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用代码标识,且在文章引用处右上角顺序标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孙发平 | 29 | 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 |
鄂崇荣 | 28 | 民间信仰;土族;昆仑文化;习惯法;互动 |
苏海红 | 24 | 城镇化;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经济带;丝绸之... |
崔永红 | 23 | 屯田;明代;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始末 |
拉毛措 | 21 | 藏族妇女;青海藏族;藏族;农村;藏族部落 |
王昱 | 21 | 西部大开发;羌人;畜牧业;旅游资源;历史文化 |
张生寅 | 19 | 明清时期;土司;文化旅游;历史贡献;统一多民... |
丁忠兵 | 18 | 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农业发展;农经;生态农... |
杨军 | 18 | 文化产业;图书馆;丝绸之路;网络文化产业;产... |
谢热 | 17 | 原始宗教;藏族;藏区;自然崇拜;原始信仰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 650 | 民族;主义;文化;社会主义;藏族 |
青海师范大学 | 415 | 文化;民族;教育;文学;主义 |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 260 | 主义;社会主义;文化;民族;企业 |
兰州大学 | 171 | 民族;文化;宗教;社会;生态 |
青海民族大学 | 169 | 文化;民族;少数民族;主义;生态 |
南京大学 | 145 | 文化;社会;政治;主义;政府 |
青海民族学院 | 143 | 文化;民族;少数民族;审美;法律 |
青海大学 | 139 | 文化;民族;社会;生态;主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30 | 主义;格萨尔;文学;社会主义;史... |
陕西师范大学 | 123 | 文化;民族;佛教;主义;宗教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82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6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72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3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3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28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22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
21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IZD075)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50006...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Y040)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YY007)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W048)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40013)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39) |
2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8MLB011) |
2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2JZD023)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H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