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汽车技术》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汽车技术》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汽车技术》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CN:22-1113/C,国际刊号ISSN:1000-3703
创刊时间:1970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中国一汽2020年度优秀科技论文专题、SAECCE 2020优秀科技论文专题、整车噪声控制技术专题、驾驶行为特征研究与应用专题、AEB控制策略技术专题,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工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工业实践者对各类工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Pж(AJ) 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工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工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工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郭孔辉 | 40 | 轮胎;汽车;车辆工程;减振器;仿真 |
林逸 | 34 |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车辆工... |
余卓平 | 32 |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电动汽车;汽车;车辆;液压... |
葛安林 | 31 | 自动变速器;汽车;液力变矩器;AMT;机械式自... |
吴光强 | 30 | 液力变矩器;汽车;自动变速器;存储介质;车辆 |
朱西产 | 28 | 汽车;碰撞;驾驶员;驾驶;汽车工程 |
赵福全 | 23 | 汽车;汽车产业;车型;CE;车身 |
熊璐 | 22 |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车辆;... |
倪计民 | 22 | 发动机;内燃机;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 |
王登峰 | 21 | 汽车;车内噪声;车辆工程;车内;轻量化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吉林大学 | 661 | 汽车;发动机;变速;变速器;柴油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441 | 汽车;发动机;柴油;轿车;柴油机 |
同济大学 | 362 | 汽车;轿车;发动机;车身;电池 |
清华大学 | 252 | 汽车;客车;电动;发动机;混合动...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 | 174 | 汽车;制动;变速;变速器;商用车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167 | 汽车;轻型;乘用车;制动;混合动... |
天津大学 | 121 | 汽车;发动机;汽油;柴油;汽油机 |
东南大学 | 121 | 汽车;悬架;制动;车辆;电动 |
武汉理工大学 | 118 | 汽车;电动;混合动力;排气;仿真 |
长安大学 | 111 | 汽车;驾驶;轿车;车辆;发动机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5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3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3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9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
23 | 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 |
2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6 | 江苏省汽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1A260)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55)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4059) |
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GXNSFA013130) |
6 |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00191350136655018) |
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10102-3) |
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1A169) |
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1200)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291) |
4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1A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