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国内刊号CN:32-1148/S,国际刊号ISSN:1000-2030
创刊时间:1956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动物科学、植物科学、生物与环境、食品与工程、植物科学、综述、生物与环境、食品与工程、综述,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农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农业实践者对各类农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农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等,在农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沈其荣 | 124 | 生物有机肥;水稻;木霉;农业集约化;连作 |
侯喜林 | 109 | 不结球白菜;白菜;洋葱;同源四倍体;蔬菜 |
陈杰 | 85 | 半胱胺;大豆黄酮;山羊;发育性变化;基因表达 |
周光宏 | 82 | 牛肉;猪肉;胴体;肉制品;肌原纤维蛋白 |
韩正康 | 75 | 大豆黄酮;半胱胺;瘤胃;水牛;粗酶制剂 |
陈发棣 | 72 | 菊花;切花菊;菊属;菊花品种;菊属植物 |
徐幸莲 | 59 | 鸡肉;肌原纤维蛋白;猪肉;鸡胸肉;肉制品 |
陆承平 | 58 | 嗜水气单胞菌;猪链球菌2型;猪链球菌;毒力因... |
房伟民 | 51 | 菊花;切花菊;菊花品种;菊属;菊花新品种 |
陈溥言 | 51 | 病毒;鸡病;马立克氏病病毒;原核表达;马立克...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南京农业大学 | 3869 | 基因;水稻;细胞;土壤;小麦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63 | 基因;水稻;细胞;病毒;蛋白 |
安徽农业大学 | 87 | 基因;小麦;茶树;脱氧雪腐镰刀菌... |
中国科学院 | 47 | 土壤;水稻;小麦;氮;活性 |
扬州大学 | 43 | 基因;水稻;土壤;小麦;营养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41 | 病毒;细胞;酶活性;基因;外源 |
安徽科技学院 | 37 | 玉米;水稻;小麦;胁迫;性状 |
新疆农业大学 | 27 | 活性;基因;棉花;土壤;干物质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 | 24 | 水稻;基因;基因定位;突变体;克... |
吉林农业大学 | 21 | 玉米;大豆;光合作用;腐殖质;滴...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5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55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4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209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18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7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60 |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
15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15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12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0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
1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7120) |
12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8025)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30090) |
10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32) |
10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5-C-03) |
9 |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06) |
9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489) |
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9000)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