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国内刊号CN:11-5896/S,国际刊号ISSN:1674-8255
创刊时间:2003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检验监测、优质品牌、风险评估、专题研究、标准科学、农安论坛、本刊专稿、营养功能、标准公告、编读园地等,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农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农业实践者对各类农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农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等,在农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钱永忠 | 58 | 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载气;风险评估;农产... |
王敏 | 26 | 标准物质;纯度;钨丝;不确定度;固体进样 |
毛雪飞 | 21 | 电热蒸发;固体进样;载气;钨丝;农产品 |
杨曙明 | 20 | 饲料;稳定同位素;特异性抗体;试剂盒;引物 |
李祥洲 | 20 |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网络舆情;舆情;舆情... |
陈松 | 18 | 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农业标准化... |
郭林宇 | 18 | 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欧盟;技术... |
邱静 | 18 | 斑马鱼;代谢物;斑马鱼胚胎;上清液;生姜 |
李显军 | 17 | 绿色食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有机农业发展;... |
周云龙 | 17 | 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转基因生物;农产品质...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 | 238 | 农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 |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 97 | 食品;绿色食品;农产;农产品;农...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58 | 农产;农产品;农药;食品;农药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55 | 农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38 | 农产;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 | 33 | 污染;重金;重金属;土壤;蔬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33 | 农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农产品... |
中国农业大学 | 31 | 食品;农产;农产品;沙门氏菌;有... |
中国人民大学 | 30 | 食品;食品安全;农产;农产品;农...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7 | 农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管控;...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8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1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43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32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3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9 | 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 |
2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2 | 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 |
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8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52)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Y069)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JY009)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225) |
3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1-47) |
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NXJ020)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6B01-02)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04B04)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01B05) |
2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4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