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民族艺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民族艺术》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5-1052/J,国际标准刊号为1003-2568。
《民族艺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文化研究、新时代故事学研究、艺术人类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艺术探索、审美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界名家、建党100周年专题、视觉人类学、“一带一路”艺术考古、文化遗产研究、生活艺术、封面说明、学人治学、线路音乐遗产研究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艺术政策分析、艺术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艺术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77,表明该杂志在艺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民族艺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所有来稿必须为原创,并且未由其他机构出版。
Ⅱ、文稿应具备专业性、实用性、创新性,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和实用价值。
Ⅲ、题目:要求简洁、精炼,能够完整、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宜以阿拉伯数字开头,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Ⅳ、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书写。
Ⅴ、来搞请附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叶舒宪 | 51 | 神话;四重证据法;文学人类学;玉石;大传统 |
彭兆荣 | 39 | 人类学;遗产;民族志;文化遗产;人类学视野 |
施爱东 | 38 | 谣言;民俗学;故事;民间文学;民俗学者 |
李修建 | 37 | 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美学;六朝 |
方李莉 | 34 | 艺术人类学;艺术;人文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 |
廖明君 | 26 | 访谈录;文化研究;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杨民康 | 22 | 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南传佛教;传统音乐;音... |
汪小洋 | 20 | 墓室壁画;图像;汉画像石;宗教美术;汉代 |
王永健 | 19 | 艺术人类学;艺术;访谈;田野;田野调查 |
邓启耀 | 16 | 视觉人类学;岩画;人类学;民族志;视觉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23 | 神话;故事;谣言;文化;民俗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71 | 艺术;艺术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
东南大学 | 130 | 艺术;文化;壁画;民俗;墓室 |
中山大学 | 96 | 人类学;视觉人类学;艺术;民俗;... |
北京大学 | 88 | 文学;艺术;民间文学;文化;故事 |
南京大学 | 85 | 雕塑;艺术;文化;选登;美术 |
中央民族大学 | 74 | 人类学;文化;民族;田野;舞蹈 |
厦门大学 | 66 | 艺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人类... |
北京师范大学 | 66 | 民俗;民俗学;故事;非物质文化;... |
云南大学 | 55 | 艺术;人类学;文化;艺术人类学;...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0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0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4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22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10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
6 |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6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100) |
2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85) |
1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8-ZD123) |
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J034) |
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lZDl23)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17)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G008)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010)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WW007)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