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民族艺术》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民族艺术》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民族艺术》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内刊号CN:45-1052/J,国际刊号ISSN:1003-2568
创刊时间:1985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文化研究、新时代故事学研究、艺术人类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艺术探索、审美人类学、艺术考古、学界名家、建党100周年专题、视觉人类学、“一带一路”艺术考古、文化遗产研究、生活艺术、封面说明、学人治学、线路音乐遗产研究等,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艺术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艺术实践者对各类艺术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艺术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期刊等,在艺术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叶舒宪 | 51 | 神话;四重证据法;文学人类学;玉石;大传统 |
彭兆荣 | 39 | 人类学;遗产;民族志;文化遗产;人类学视野 |
施爱东 | 38 | 谣言;民俗学;故事;民间文学;民俗学者 |
李修建 | 37 | 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美学;六朝 |
方李莉 | 34 | 艺术人类学;艺术;人文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 |
廖明君 | 26 | 访谈录;文化研究;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杨民康 | 22 | 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南传佛教;传统音乐;音... |
汪小洋 | 20 | 墓室壁画;图像;汉画像石;宗教美术;汉代 |
王永健 | 19 | 艺术人类学;艺术;访谈;田野;田野调查 |
邓启耀 | 16 | 视觉人类学;岩画;人类学;民族志;视觉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223 | 神话;故事;谣言;文化;民俗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71 | 艺术;艺术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
东南大学 | 130 | 艺术;文化;壁画;民俗;墓室 |
中山大学 | 96 | 人类学;视觉人类学;艺术;民俗;... |
北京大学 | 88 | 文学;艺术;民间文学;文化;故事 |
南京大学 | 85 | 雕塑;艺术;文化;选登;美术 |
中央民族大学 | 74 | 人类学;文化;民族;田野;舞蹈 |
厦门大学 | 66 | 艺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人类... |
北京师范大学 | 66 | 民俗;民俗学;故事;非物质文化;... |
云南大学 | 55 | 艺术;人类学;文化;艺术人类学;...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50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0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4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1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22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10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
6 |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6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100) |
2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85) |
1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8-ZD123) |
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J034) |
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lZDl23)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17)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KG008)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1010)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WW007)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