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民俗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7-1178/K,国际标准刊号为1002-4360。
《民俗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民俗史、民俗学史、非遗论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实践民俗学、田野报告、黄河文化研究、民俗观察、礼俗社会研究、武术民俗研究、佳作赏析,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文化政策分析、文化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86,表明该杂志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民俗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正文:包括引言、原理、方法、结果、讨论、结论。
Ⅱ、获国家及部、省、直辖市级科学基金资助的稿件请在首页左下方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并上传基金项目相关证明附件,可优先发表。
Ⅲ、除正文外,要有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至5个关键词。
Ⅳ、来稿请写明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内容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和最高学术职务及研究方向。
Ⅴ、注释和参考文献应分别著录。注释用于对文中特殊内容作解释说明,设为当页脚注;参考文献用于标明引文出处,列于正文之后,勿用脚注或尾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叶涛 | 23 | 民间信仰;民间传说;民俗学研究;民俗学;庙会 |
施爱东 | 21 | 谣言;民俗学;故事;民间文学;民俗学者 |
岳永逸 | 20 | 民俗学;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乡土 |
刘铁梁 | 19 | 民俗学;民俗志;民俗文化;村落;个人叙事 |
张士闪 | 19 | 个案;民俗学;乡民艺术;梅花拳;乡民 |
赵世瑜 | 17 | 明清;历史人类学;区域社会史;社会史;民俗学 |
陈泳超 | 16 | 传说;宝卷;神话;姑姑;娘娘 |
张勃 | 15 | 节日;唐代;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中... |
刁统菊 | 15 | 姻亲关系;宗族;民俗学;祭祖;民俗文化 |
王杰文 | 14 | 表演;民俗学;表演研究;民俗;民间文学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山东大学 | 583 | 民俗;文化;民俗学;信仰;习俗 |
北京师范大学 | 215 | 民俗;民俗学;文化;中国民俗;中...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38 | 民俗;民俗学;文化;文学;神话 |
北京大学 | 134 | 民俗;民俗学;文化;社会;人类学 |
中山大学 | 90 | 民俗;民俗学;文化;信仰;社会 |
华东师范大学 | 55 | 民俗;民俗学;文化;社会;女性 |
华中师范大学 | 51 | 文化;民俗;民俗学;文学;故事 |
中央民族大学 | 47 | 民俗;文化;民俗学;习俗;民俗研... |
上海大学 | 39 | 民俗;民俗学;信仰;买地券;财神 |
辽宁大学 | 32 | 民俗;文化;民俗学;民俗文化;中...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0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6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37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
2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5 |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
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7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7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8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G075)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SH030)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ZH250)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SH034)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70)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D057)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131) |
3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JDXM003)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840021)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SH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