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学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林业科学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林业科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1221/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1498。
《林业科学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简报、研究综述、综述、书讯、问题讨论,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09,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林业科学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来稿请参照本刊已刊发的论文格式,请中文摘要及其英文译文,中英文关键词,以及作者相关信息。
Ⅱ、凡属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的论文,请注明其所属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Ⅲ、正文用五号宋体,1.5倍行距。文中标题序号依级别为:一、(一)、1、(1)。
Ⅳ、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Ⅴ、力求简明、醒目,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尽量不用标点符号、缩略语和副标题。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陈晓鸣 | 98 | 白蜡虫;漂白紫胶;紫胶;寄主植物;紫胶虫 |
周志春 | 86 | 马尾松;木荷;种源;家系;南方红豆杉 |
张建国 | 76 | 杉木;沙棘;玉米;杉木人工林;人工林 |
陈益泰 | 51 | 杉木;毛红椿;耐性;无性系;盐胁迫 |
冯颖 | 49 | 紫胶虫;食用昆虫;紫胶;白蜡虫;昆虫细胞系 |
张守攻 | 47 | 日本落叶松;落叶松;楸树;无性系;体细胞胚胎... |
苏晓华 | 47 | 杨树;美洲黑杨;欧洲黑杨;林木;无性系 |
姜景民 | 46 | 无患子;湿地松;火炬松;毛红椿;种源 |
张怀清 | 45 | 可视化模拟;可视化;湿地;林木;杉木 |
惠刚盈 | 45 | 林木;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树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2692 | 土壤;人工林;杉木;马尾松;种源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 | 352 | 紫胶;白蜡虫;植物;紫胶虫;寄主 |
北京林业大学 | 251 | 土壤;林分;人工林;落叶松;水分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 | 243 | 林分;遥感;杉木;植被;可视化 |
南京林业大学 | 211 | 土壤;杉木;基因;马尾松;杨树 |
国家林业局 | 159 | 泡桐;土壤;基因;生物量;人工林 |
东北林业大学 | 107 | 基因;落叶松;杨树;白桦;土壤 |
中国科学院 | 87 | 新记录种;记录种;人工林;植物;... |
华南农业大学 | 85 | 植物;桉树;火炬松;养分;土壤 |
学研究院 | 77 | 无性系;土壤;落叶松;植物;马尾...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88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6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82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268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181 |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
177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14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17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
11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7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2002) |
1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109) |
11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9-4-37)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30240)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590) |
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3B06)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30420) |
9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1DFA30490)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3B03) |
8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06C0015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