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林业科技》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林业科技》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一本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23-1183/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9499。
《林业科技》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试验报告、应用研究、调查报告,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55,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林业科技》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请提供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联系方式。
Ⅱ、来稿须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实用性;能代表技术前沿水平的论文;基金项目,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及获奖论文优先录用。
Ⅲ、图表应按其在正文出现次序排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 应冠有图(表) 序号及标题,表序和表题放在表格上方居中。
Ⅳ、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带圈数字注于当页页脚。
Ⅴ、正文。论文应论点明确、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内容翔实,提供详细的分析数据与图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林利民 | 30 | 落叶松;轻型木结构;落叶松胶合板;单板层积材... |
王春明 | 26 | 落叶松;木结构;人造板;单板层积材;芯板 |
张长武 | 24 | 稻壳;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胶合性能;胶粘剂 |
王宏棣 | 20 | 木材;体育馆;地热地板;木地板;地板 |
徐兰英 | 20 | 落叶松胶合板;落叶松;轻型木结构;性能评价;... |
崔立东 | 17 | 刨花;间苯二酚;杨木;固化温度;胶粘剂 |
宋瑞清 | 16 | 樟子松;绿木霉;外生菌根菌;内生真菌;菌株 |
杨亮庆 | 14 | 木材;无损检测;网格;人造板;层积 |
张亚楠 | 14 | 森林认证;林业;林业经济;林下经济;森林资源 |
刘一楠 | 14 | 木纤维;力学性能;聚乳酸;木结构;单板层积材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东北林业大学 | 553 | 木材;落叶松;林区;林业;植物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 294 | 林业;落叶松;林区;木材;生态 |
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 | 213 | 木材;树脂;刨花板;落叶松;胶合... |
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 | 98 | 落叶松;木材;树脂;杨木;力学性 |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 | 89 | 林区;苗木;育苗;樟子松;森工 |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 63 | 繁殖;引种;繁殖技术;栽培;扦插 |
北京林业大学 | 61 | 扦插;木材;植被;植物;生物量 |
南京林业大学 | 52 | 木材;人造板;胶合板;规划设计;... |
国营松江胶合板厂 | 40 | 生产工艺;浸渍;浸渍纸;地板;树...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38 | 造林;植物;木材;木结构;云杉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3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
59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
55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5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0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29 |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 |
26 |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
25 |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青年基金 |
1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1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514)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455) |
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724801)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79) |
4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B06B304-5) |
4 | 黑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WC05C01) |
3 |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无) |
3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926) |
3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31041) |
3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8B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