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学院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99年,是一本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21-1522/Z,国际标准刊号为1008-3723。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教育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教育转型与产教融合研究、管理研究、艺术研究、管理与艺术设计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学政策分析、科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7,表明该杂志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必须原创,不得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刊对刊登来稿有删改权。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中注明。
Ⅱ、文章题目要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所有稿件均应附英文文题,中英文题目必须一致。
Ⅲ、参考文献应用方括号按顺序标注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在文末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手依次编码。
Ⅳ、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
Ⅴ、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等,以便沟通联系。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李红侠 | 26 | 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企业生产率... |
包文莉 | 22 | 营销策略;动态能力;消费者;培养策略研究;市... |
张岳 | 19 | 无刷双馈电机;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仿真;变... |
陈韧 | 18 | 水模型;转炉;分散相;除渣;炼钢 |
黄志东 | 18 | 椭圆齿轮;非圆齿轮;齿轮;模态分析;优化设计 |
任丽华 | 17 | 广告学;广告学专业;项目式;新媒体;旅游 |
刘艳 | 17 | GIS;测绘工程专业;三维建模;航片;教学模式 |
兴虹 | 16 | 焦化废水;中药废水;深度处理;处理剂;微生物 |
鄢景森 | 15 | 磷化镍;加氢脱氮;氧化脱硫;催化剂;NI |
吴艳 | 15 | 物联网;课程体系;云计算;药盒;单片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辽宁科技学院 | 1623 | 教学;课程;高校;教育;大学生 |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136 | 教学;教育;英语;高校;大学生 |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 | 101 | 本钢;连铸;板坯;转炉;板坯连铸 |
东北大学 | 47 | 值模拟;数值模拟;连铸;教学;高... |
闽南理工学院 | 25 | 英语;高校;商务;企业;教育 |
辽宁师范大学 | 22 | 教育;主义;大学生;教学;英语 |
集美大学 | 21 | 教学;网络;教育;高校;大学生思... |
宿州学院 | 20 | 教学;教育;高校;大学生;地方高... |
莆田学院 | 20 | 教育;高校;创新创业;创业;大学... |
辽宁大学 | 19 | 课程;档案;体育;教学;档案信息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3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
40 |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
38 |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
37 |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
30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
24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2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22 |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 |
20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19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4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9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212B6) |
4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212B2) |
4 |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2013004007) |
3 |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1DB143) |
3 |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JG10DB183) |
3 |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2251) |
3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1DYY028) |
3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DZZ050) |
2 |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9A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