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季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21-1533/N,国际标准刊号为1673-4939。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基础科学与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研究、生物科学与环境工程、机械与电子工程、建筑与规则、服装与纺织工程、建筑与规划、医药与卫生、梳棉机研究、化学工程与材料,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社会政策分析、社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54,表明该杂志在社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参引的内容和语言须与正文之后所列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语言一致。
Ⅱ、稿件如果获得某种基金或课题资助,请列出其名称和编号。
Ⅲ、摘要应提供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以200字以内为宜。
Ⅳ、来稿应写清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准确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并附所有作者简介。
Ⅴ、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一律采用“①、②、③……”,且采用当页脚注,每页重新编号。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立 | 38 | 母题;主题学;佛经故事;《聊斋志异》;复仇主... |
黄顺基 | 23 |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 |
岳天雷 | 22 | 高拱;方略;经权观;俺答封贡;序言 |
张明辉 | 22 | 方言;语法;语义;现代汉语;东北官话 |
田鹏颖 | 18 | 社会工程;社会技术;社会工程哲学;自然技术;... |
王虎 | 17 | 词汇;科举;考释;词汇研究;近代汉语 |
宫春子 | 15 | 数说;农民工;统计指标;统计学;失业统计 |
李恒光 | 15 | 中介组织;绩效评价;证券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 |
刁晏斌 | 14 | 华语;现代汉语;当代汉语;文革;普通话 |
朱丽献 | 13 | 创新采纳;人力资源管理;高校;绩效考核;项目...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辽东学院 | 736 | 文化;旅游;教育;高校;教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138 | 汉语;方言;说文;小说;考释 |
沈阳师范大学 | 97 | 社会工程;社会;刘熙载;哲学;语... |
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 78 | 企业;教育;教学;会计;现金 |
渤海大学 | 56 | 形声;形声字;异写字;字汇;字书 |
西北师范大学 | 54 | 文学;魏晋;北朝;辞赋;俗赋 |
东北财经大学 | 54 | 企业;直销;竞争力;审计;实证 |
山东大学 | 53 | 辞赋;辞赋创作;宋代;文学;北宋 |
中国人民大学 | 46 | 哲学;科技哲学;主义;方法论;文... |
大连大学 | 45 | 文学;小说;学术;主题学;文化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1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113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
7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58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
28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23 |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1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 |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8 |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6 |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zh102) |
6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SSD8400004) |
6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3BYY015)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SH009)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GJ004)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073014) |
5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6B045) |
5 |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0827)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ZW004)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AZD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