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消化病》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临床消化病》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临床消化病》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2-1315/R,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541X。
《临床消化病》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论著、病例报道、综述、临床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医学政策分析、医学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医学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75,表明该杂志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临床消化病》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来稿请注明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历、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工作、供职单位任职) 、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邮箱。
Ⅱ、论文如为各级基金项目成果,需在首页以脚注方式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Ⅲ、文章题目应简明确切地表述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Ⅳ、网上下载的电子文献信息为[J/OL]、[EB/OL]、[M/OL]等,后面需注明下载日期。中文文献以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为序,外文文献以作者姓氏的字母为序,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以出版年份为序。
Ⅴ、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侯晓华 | 71 | 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 |
罗和生 | 32 | 内镜;结肠癌;胃癌;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 |
张锦坤 | 28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肿瘤;幽门螺... |
王雯 | 27 | 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 |
沈磊 | 26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瘦素;溃疡性结肠炎;... |
周国华 | 26 | 内镜;单核苷酸多态性;慢性末端回肠炎;焦磷酸... |
梁列新 | 24 | 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冷应... |
占国清 | 24 | 肝硬化;预后;慢性乙型肝炎;肝康;疗效 |
李胜保 | 22 | 食管癌;食管癌细胞;环氧合酶-2;反义RNA;食... |
刘浩润 | 22 | 腹腔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损...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中科技大学 | 194 | 细胞;胰腺;肿瘤;胃癌;胃肠 |
武汉大学 | 132 | 内镜;结肠;溃疡;结肠炎;细胞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88 | 食管;内镜;细胞;反流;并发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 87 | 消化疾病;内镜;护理;肿瘤;综合... |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 | 72 | 溃疡;粘膜;食管;胃粘膜;消化性... |
北京协和医院 | 70 | 胰腺;溃疡;慢性;结肠;十二指肠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56 | 内镜;胆囊;十二指肠;食管;切除 |
湖北医药学院 | 51 | 肝硬化;疗效;预后;细胞;肝炎 |
《临床消化病杂志》编... | 42 | 消化病;投稿;投稿须知;科技论;... |
第二军医大学 | 42 | 内镜;胰腺;食管;术后;基因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7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7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
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5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
5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3 |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
3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
3 |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CDB07401) |
3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06DZ22027)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06B02)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350)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161) |
2 |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2002J059) |
2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639013) |
2 | 广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课题(P2009165) |
2 |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LZ09088) |
2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54119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