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教育探索》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国内刊号CN:11-4688/T,国际刊号ISSN:1671-1815
创刊时间:2001年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论文_建筑科学、论文_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_交通运输、论文_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_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_电工技术、论文_航空、航天、论文_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_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论文_矿冶工程、论文_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_机械、仪表工业、论文_医药、卫生、论文_力学、论文_农业科学、论文_一般工业技术、论文_武器技术、论文_水利工程等,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工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工业实践者对各类工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工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工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工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邓自立 | 81 | 自校正;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 |
傅希林 | 42 | 稳定性;H;中立型;振动性;泛函微分方程 |
徐志凯 | 37 | 结核分枝杆菌;汉滩病毒;单克隆抗体;原核表达... |
张肖宁 | 34 | 沥青混合料;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沥青;改性沥... |
黄荣清 | 34 | 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肖炳坤 | 32 | 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张兆宁 | 29 | 自由飞行;终端区;空中交通管理;机场;碰撞 |
刘桂雄 | 28 | 传感器;机器人;智能传感;磁流体;传感 |
胡望水 | 28 | 沉积微相;松辽盆地;圈闭;储层;沉积相 |
叶梧 | 27 | 正交频分复用;OFDM;OFDM系统;流媒体;CDMA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西北工业大学 | 1134 | 仿真;气动;数值模拟;值模拟;网... |
东北石油大学 | 1023 | 油田;盆地;油层;储层;值模拟 |
华南理工大学 | 939 | 英文;沥青;有限元;路面;网络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 | 875 | 油藏;储层;油田;低渗;盆地 |
中国科学院 | 845 | 图像;红外;感器;传感;FPGA |
成都理工大学 | 595 | 储层;盆地;地质;滑坡;地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91 | 油藏;压裂;储层;低渗;页岩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83 | 油藏;值模拟;数值模拟;压裂;油... |
昆明理工大学 | 505 | 有限元;地质;矿床;值模拟;数值... |
河海大学 | 503 | 值模拟;数值模拟;混凝土;地基;...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039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01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74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51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51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396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338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322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32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65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4026) |
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101) |
3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1057) |
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1120) |
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4051) |
2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5) |
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34020) |
22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2000A02) |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1111) |
21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SJ08A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