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子技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创刊于1971年,是一本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61-1420/TN,国际标准刊号为1674-7135。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微波技术、通信与导航、遥感与数传、其他、其它、空间天线、电路与网络、星间链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技政策分析、科技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36,表明该杂志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空间电子技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者的作者顺序排列,我们一律按原稿排列。需要更改者,一律要和其他作者协商,并有文字证明,否则不予变更。
Ⅱ、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半角方括号中,如:“……模式[3]”。
Ⅲ、来稿如获得某种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请在稿件首页下方以脚注方式注明课题来源、名称和编号。
Ⅳ、注释采用页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请按著(作者)、著作(论文)题名、出版社(期刊名称)、出版年(刊期)、页码的顺序依次标注。
Ⅴ、来稿请附2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以及2个至6个关键词。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崔万照 | 37 | 微放电;二次电子发射;微波部件;无源互调;二... |
吴须大 | 26 | 滤波器;类椭圆函数滤波器;椭圆函数;带通滤波... |
周诠 | 25 | 信息隐藏;图像;载体图像;秘密信息;图像压缩 |
陶孝锋 | 24 | 卫星通信系统;数据链;解扩;传播时延;星载 |
段崇棣 | 23 | 杂波;天基;解模糊;微波辐射计;杂波抑制 |
易克初 | 21 | 卫星通信;超宽带;语音识别;准正交时分复用;... |
蒙艳松 | 21 | 导航信号;低轨;播发;卫星导航信号;导航卫星 |
董士伟 | 20 | 空间太阳能电站;整流天线;波束;微波;波束指... |
黄普明 | 19 | 小波变换;遥感卫星;数据压缩;遥感图像;零树... |
陈豪 | 19 | 卫星;软件无线电技术;扩频通信;多用户检测;...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875 | 卫星;天线;星载;通信;信号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 | 493 | 卫星;通信;天线;通信卫星;星载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14 | 天线;通信;微带;卫星;扩频 |
电子科技大学 | 58 | 卫星;电路;滤波器;LEO卫星;通... |
西安交通大学 | 47 | 二次电子;电子发射;滤波器;无源... |
空军工程大学 | 33 | 通信;频段;微带;卫星;KA频段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 | 28 | 电路;电源;噪声;加速度计;原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5 | 全球定位系统;星载;图像;嵌入式... |
中国科学院 | 23 | 电路;卫星;微波辐射计;滤波器;...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 | 23 | 天线;卫星;噪声;等离子体天线;...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5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 |
1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9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8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8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5 |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31012) |
6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9140C530403130C53192)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5030)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90154)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96316) |
3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1639) |
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HD2011JC049) |
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11102) |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744200)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2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