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旬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4-1027/G4,国际标准刊号为1004-633X。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研究、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探索、德育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47,表明该杂志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以介绍论文内容概要为目的.不应有评价性词语,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Ⅱ、参考文献表应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
Ⅲ、作者简介列于文末的六角括号(“〔〕”)内,其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与职称、学历或学位、主要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等。
Ⅳ、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释义性注释是对文章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引用文献的原文摘录,要详细注明节略原文。
Ⅴ、本刊对稿件有删改加工权,作者如果不预先特别声明,则视同默认(删改加工只会在必要时进行)。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侯怀银 | 28 | 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学术... |
李德显 | 26 | 教师;可视化分析;教育;诚信观;师生关系 |
刘庆昌 | 20 | 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者;教学 |
杨润勇 | 17 | 教育政策;素质教育;初中学生;辍学生;辍学 |
代建军 | 17 | 教师;课程运作;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变革 |
李长伟 | 17 | 教育;实践哲学;教育学;公民教育;教育哲学 |
李江源 | 16 | 教育制度;论教育;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机会平... |
龙宝新 | 16 | 教师;教师教育;高效课堂;教育;教师专业 |
彭虹斌 | 16 | 课程;教育政策;教育;择校;校长 |
刘旭东 | 15 | 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学;论教育;教学理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南京师范大学 | 432 | 教育;教学;教师;社会;课程 |
北京师范大学 | 403 | 教育;教师;教学;课程;知识 |
华东师范大学 | 401 | 教育;教师;课程;教学;教育学 |
山西大学 | 400 | 教育;教学;教师;课程;教育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259 | 教育;教师;课程;教学;农村 |
学研究院 | 207 | 教育;教学;课程;教师;试题 |
山西师范大学 | 189 | 教育;教师;教学;课程;师范 |
西南大学 | 152 | 教育;教师;课程;教学;师专 |
华南师范大学 | 130 | 教育;课程;教师;知识;教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121 | 教育;教师;教学;知识;课程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2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0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67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5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57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4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
41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
3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29 |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43)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80019)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09) |
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无) |
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EA060064) |
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HA090189)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ZZ026)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721026)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018)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J7JJD88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