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内刊号CN:14-1027/G4,国际刊号ISSN:1004-633X
创刊时间:1981年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教学探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评价、高教和职成教教学研究、教师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学研究、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研究、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探索、德育等,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教育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教育实践者对各类教育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教育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教育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侯怀银 | 28 | 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学术... |
李德显 | 26 | 教师;可视化分析;教育;诚信观;师生关系 |
刘庆昌 | 20 | 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者;教学 |
杨润勇 | 17 | 教育政策;素质教育;初中学生;辍学生;辍学 |
代建军 | 17 | 教师;课程运作;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变革 |
李长伟 | 17 | 教育;实践哲学;教育学;公民教育;教育哲学 |
李江源 | 16 | 教育制度;论教育;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机会平... |
龙宝新 | 16 | 教师;教师教育;高效课堂;教育;教师专业 |
彭虹斌 | 16 | 课程;教育政策;教育;择校;校长 |
刘旭东 | 15 | 教育;教育理论;教育学;论教育;教学理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南京师范大学 | 432 | 教育;教学;教师;社会;课程 |
北京师范大学 | 403 | 教育;教师;教学;课程;知识 |
华东师范大学 | 401 | 教育;教师;课程;教学;教育学 |
山西大学 | 400 | 教育;教学;教师;课程;教育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259 | 教育;教师;课程;教学;农村 |
学研究院 | 207 | 教育;教学;课程;教师;试题 |
山西师范大学 | 189 | 教育;教师;教学;课程;师范 |
西南大学 | 152 | 教育;教师;课程;教学;师专 |
华南师范大学 | 130 | 教育;课程;教师;知识;教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121 | 教育;教师;教学;知识;课程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2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0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67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57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57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4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
41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
3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29 |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43) |
6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80019)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SH009) |
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无) |
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CEA060064) |
5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DHA090189)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ZZ026)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0721026)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80018) |
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J7JJD88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