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机械设计》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机械设计》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机械设计》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机电工业信息所
国内刊号CN:12-1120/TH,国际刊号ISSN:1001-2354
创刊时间:1983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设计领域综述、专题论文、应用技术与实例分析,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机械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机械实践者对各类机械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机械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机械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机械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常勇 | 57 | 盘形凸轮机构;行程速比系数;凸轮机构;最小尺... |
张策 | 35 | 连杆机构;分度凸轮机构;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学... |
檀润华 | 34 |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概念设计;产品设计;... |
沈惠平 | 34 | 并联机构;平移;耦合度;动平台;并联机器人 |
尹辉俊 | 25 | 有限元分析;有限元;乘用车;SOLID_EDGE;副车... |
陈洪月 | 25 | 采煤机;线性压缩机;叶片;带式输送机;辊轧机 |
毛君 | 25 | 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掘进机;截割... |
徐燕申 | 25 | CAPP;模块化设计;CAD;机械产品;广义模块化... |
段国林 | 24 | 陶瓷浆料;3D打印;圆锯片;组合夹具;功能梯度... |
闻邦椿 | 24 | 转子系统;碰摩;混沌;稳定性;分岔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天津大学 | 506 | 有限元;机器人;优化设计;凸轮;... |
燕山大学 | 300 | 机器人;并联机构;传动;运动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265 | 机器人;TRIZ;运动学;仿真;并联... |
西北工业大学 | 194 | 齿轮;优化设计;机器人;仿真;有...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86 | 机器人;教学;机床;仿真;有限元 |
重庆大学 | 148 | 齿轮;有限元;传动;轴承;产品设... |
同济大学 | 147 | 有限元;仿真;起重;起重机;优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44 | 机器人;仿真;有限元;运动学;电... |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 | 138 | 压机;液压机;液压;锻造;有限元 |
西南交通大学 | 132 | 列车;高速列车;可靠性;JACK;有...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6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7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5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28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11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12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92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
7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7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66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4001-072-02) |
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AA019319) |
15 |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348005-12) |
14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10347010) |
13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08JCZDJC15800) |
12 |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3105940802M01)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224) |
10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010029) |
9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3044)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5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