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功能材料》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金属功能材料》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3521/TG,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8192。
《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与技术、稀土天地、稀土天地_稀土信息、专家论坛、行业信息、征稿启事、稀土信息,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力,曾多次入选
,并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收录,这意味着论文能够被更广泛的学术群体检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学术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82,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金属功能材料》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相关规范要求,须注明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等内容。
Ⅱ、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每页单独编号,注释号码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等表示。
Ⅲ、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Ⅳ、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各称及编号。
Ⅴ、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不少于10条为宜。直接引用须标注具体页码,概述性引用可标注页码范围。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新林 | 62 | 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快淬;微观结构;X |
张羊换 | 49 | 贮氢合金;快淬;电化学性能;微观结构;合金 |
严彪 | 31 | 吸能结构;纳米晶;锌铝合金;磁性能;粉末 |
赵栋梁 | 30 | 快淬;合金;贮氢合金;MG2NI型合金;X |
喻晓军 | 29 | 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晶界扩散;... |
卢志超 | 26 | 非晶合金;非晶;FE;非晶态合金;磁粉芯 |
吴玉程 | 24 | SUB;复合材料;机械合金化;化学镀;纳米片 |
鲁道荣 | 24 | 耐蚀性能;电化学性能;硅烷膜;钢表面;耐蚀性... |
周少雄 | 23 | 非晶合金;铁基;软磁合金;复合材料;FE |
李德仁 | 21 | 非晶;非晶合金;FE;磁粉芯;铁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钢铁研究总院 | 380 | 合金;永磁;磁材料;软磁;永磁材... |
合肥工业大学 | 213 | 合金;复合材;复合材料;纳米;力...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2 | 非晶;合金;磁性能;钕铁硼;非晶... |
北京科技大学 | 82 | 合金;永磁;纳米;软磁;硅钢 |
东北大学 | 63 | 合金;磁性;纳米;磁性能;非晶 |
同济大学 | 62 | 合金;纳米;铝硅;铝硅合金;铝合... |
包头稀土研究院 | 49 | 合金;稀土;X;永磁;钕铁硼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49 | 合金;电池;LI;永磁;电镀 |
兰州理工大学 | 45 | 合金;电化学;储氢;电化学性能;...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45 | 合金;贮氢;贮氢合金;电化学;电...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3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4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18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18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18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1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2 |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 |
12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613900)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31040) |
10 |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752nm004) |
10 |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8DZ2201300) |
9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50601D2) |
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10407) |
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3591037)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6007)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1050) |
6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