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时代》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金融科技时代》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金融科技时代》杂志创刊于1992年,是一本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4-1680/N,国际标准刊号为2095-0799。
《金融科技时代》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_技术应用、实务_行业治理、研究_信息化论坛、视野_科技通讯、研究_信息安全、实务_运维管理、视野、研究_支付清算、聚焦_云计算_云上金融触手可及、聚焦_信息安全_共创金融信息安全防护生态圈、聚焦_获奖专栏、聚焦_高端访谈、研究_标准化探索、聚焦_专家视点、聚焦_科技监管等,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金融政策分析、金融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金融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6,表明该杂志在金融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金融科技时代》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来稿请提供作者筒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位(或在读学历),技术职称,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邮编。
Ⅱ、文章可选3-8个关健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以“关键词:”作为标识。
Ⅲ、若有基金项目,请填写项目名和编号。
Ⅳ、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特定的内容,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Ⅴ、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雪玉 | 196 | 金融;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阿里巴巴 |
梁春丽 | 151 | 互联网;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银... |
叶纯青 | 142 | 互联网;金融;阿里巴巴;支付宝;互联网金融 |
梁丽雯 | 126 | 银行;第三方支付;信用卡;互联网;移动支付 |
罗锦莉 | 125 | 互联网;银行;金融;阿里巴巴;中国银联 |
叶纯敏 | 79 | 互联网;金融;银行;阿里巴巴;电信运营商 |
胡素青 | 49 | 船员;海事;港珠澳大桥;海事部门;金融 |
李小庆 | 43 | 银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农发行;金融服务 |
宋立志 | 30 | 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第三方支付;金融业;信息... |
梁礼方 | 29 | 银行;应用系统;架构;金融;银行业务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人民银行 | 1999 | 金融;银行;央行;基层央行;支付 |
《金融科技时代》编辑... | 923 | 银行;金融;支付;互联网;互联 |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 | 46 | 金融;银行;金融科技;架构;网络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 | 45 | 银行;应用系统;商业银行;金融;... |
中国建设银行 | 41 | 银行;金融;商业银行;银行业;金... |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 | 35 | 银行;金融;金融科技;大数据;农...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32 | 银行;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生... |
中国工商银行 | 30 | 银行;金融;工商银;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 | 29 | 金融;银行;网络;大数据;数据中... |
中国农业银行 | 27 | 银行;金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2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2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
2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 | 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02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