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技术》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集成技术》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集成技术》杂志创刊于2012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44-1691/T,国际标准刊号为2095-3135。
《集成技术》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机器人与电动汽车、互联网与物联网、高性能计算机与网络计算、生物医学工程,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工业政策分析、工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工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24,表明该杂志在工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集成技术》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文题:力求简明,能够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设副标题、不用标点符号、不使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Ⅱ、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
Ⅲ、所有来稿应并提供详细的作者简介,主要包括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
Ⅳ、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页注和文内夹注。注释和参考文献采用流水编号,前后重复出现采用不同编号。
Ⅴ、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带圈数字注于当页页脚;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用带方括号的数字(如[])按顺序编码标明,并与文末编码对应。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孙蓉 | 34 | 氮化硼;石墨烯;复合材料;介电;高导热 |
李光林 | 26 | 假肢;肌电;肌电信号;电极;表面肌电 |
郑海荣 | 20 | 磁共振;存储介质;图像;超声;磁共振图像 |
汪正平 | 18 | 氮化硼;复合材料;电子封装;热导率;性能研究 |
谢耀钦 | 16 | 图像;眼镜;存储介质;成像系统;磁共振成像 |
李慧云 | 15 | 存储介质;自动驾驶;终端设备;无人驾驶;终端 |
宋展 | 12 | 结构光;存储介质;图像;终端设备;三维重建 |
胡超 | 12 | 胶囊内窥镜;三维模型;采样;病人信息;工作站 |
刘新 | 11 | 磁共振;存储介质;磁共振图像;图像;欠采样 |
唐永炳 | 11 | 金刚石;金刚石涂层;真空镀膜技术;金刚石薄膜...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542 | 成像;图像;网络;细胞;纳米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42 | 图像;网络;神经网;神经网络;细... |
香港中文大学 | 35 | 复合材;机器人;封装;复合材料;...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3 | 网络;纳米;纠删码;分布式;分布... |
浙江大学 | 20 | 胶囊内窥镜;机器人;LINUX;P-;... |
深圳大学 | 14 | 复合材;环氧;复合材料;英文;导...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 | 14 | 海水淡化;引射;引射器;电-机械...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12 | 城市;异构;英文;应用软件;用户 |
东北大学 | 12 | 成像;虚拟现实;张量成像;帧频;... |
清华大学 | 11 | 电池;热管理;锂离子;锂离子电池...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7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4 |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
42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
32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3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8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9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
1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8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A604) |
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2606)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3332)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2161) |
3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3005013)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0147) |
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4B0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0184)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01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