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化学与生物工程》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化学与生物工程》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国内刊号CN:42-1710/TQ,国际刊号ISSN:1672-5425
创刊时间:1984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综述专论、科学研究、开发应用、分析测试、信息集锦,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化工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化工实践者对各类化工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化工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等,在化工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化工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吴元欣 | 35 | 碳酸二苯酯;氧化羰基化;羰基化合成;催化剂;... |
梅平 | 34 | 缓蚀剂;性能研究;缓蚀性能;油田;GEMINI表面... |
喻宗沅 | 30 | 茶多酚;植物生长调节剂;盐酸盐;吲熟酯;丙酮... |
吕早生 | 30 | 钛配合物;硝化;微波辐射;生物催化;卤素交换... |
王存文 | 28 |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单甲醚;原油破乳剂... |
张雪霞 | 27 | 纯度;分离纯化;聚合物微球;发酵单位;晶型 |
张忠智 | 26 | 微生物采油;石油污染土壤;含油污泥;生物表面... |
丁一刚 | 25 | 湿法磷酸;萃取;磷;恩曲他滨;乳酸钙 |
喻子牛 | 25 | 牡蛎;苏云金芽胞杆菌;砗磲;苏云金芽孢杆菌;... |
田云 | 22 | 儿茶素;黄瓜;植物;纤维素酶;抗氧化剂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武汉工程大学 | 269 | 催化;纳米;甲基;活性;催化剂 |
长江大学 | 153 | 钻井;钻井液;油田;缓蚀;催化 |
青岛科技大学 | 146 | 壳聚糖;活性;废水;降解;代谢产... |
中南民族大学 | 125 | 催化;纳米;氮杂;卟啉;催化剂 |
湖北工业大学 | 92 | 发酵;膜技术;分子;分子印迹;蛋... |
武汉科技大学 | 87 | 催化;纳米;微波辐射;脱除;光催... |
湖北大学 | 85 | 配合物;纳米;荧光;电化学;电化... |
华中科技大学 | 80 | 纳米;催化;复合材;复合材料;离...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78 | 催化;降解;废水;固体酸;萃取 |
华中农业大学 | 78 | 色谱;水稻;相色谱;活性;发酵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66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56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89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
8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66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5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54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5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52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52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9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CDA048) |
13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02057)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3289) |
9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6B02)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48B08)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02130) |
7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A62510) |
7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505)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6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