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论坛》杂志论文投稿要求:
Ⅰ、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
Ⅱ、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Ⅲ、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需征求作者意见。修改稿逾期不返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
Ⅳ、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位(学历),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另请随文附上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等。
Ⅴ、正文:一般应包括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层次系统为1~3层,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第2层后空1字距排标题。
VI、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至500字,直接简述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观点、主要结论等。关键词需要提供4个至5个。
VII、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原则上著录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课题,需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自主好,中、英文双语著录,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VIII、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IX、题名要求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必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最好不使用标点符号。
X、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
杂志发文主题分析如下:
主题名称 | 发文量 | 相关发文学者 |
文化 | 160 | 苏克军;李冬梅;刘坚;高晓芳;李晨阳 |
文学 | 157 | 李德辉;黄健;王欣睿;刘迎新;杨文昌 |
小说 | 88 | 徐英春;钟海波;李志宏;李继凯;王学谦 |
叙事 | 45 | 张斯琦;王俊秋;何青志;张玫玫;韩德信 |
汉语 | 43 | 徐正考;李冬梅;王倩;吕明臣;张辉 |
代文 | 33 | 黄健;徐英春;孙逊;杨文昌;陆卫明 |
诗歌 | 32 | 赵彬;沈文凡;曾博;王辉斌;刘青松 |
艺术 | 30 | 王俊秋;王辉斌;罗浩波;李志宏;李明晖 |
审美 | 28 | 李志宏;吴礼权;王欣睿;王俊秋;王辉斌 |
国文 | 28 | 黄健;张福贵;李松;杨丹丹;孟繁华 |
杂志往期论文摘录展示
汉代《易林》衍“易”与《易传》解“易”渊源考
简论《左传》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苏轼对宋丽关系的基本态度及其原因分析
清畿辅诗人边连宝、戈涛诗歌理论初探
18、19世纪和刻寒山诗所见和合文化之流传
《大明一统志》所见两宋“小家”佚诗考
鲁迅与顾颉刚(二)
“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导言
论黄远庸的新文学变革观
山野、星空与幽灵的对话:现代性的困境——贾平凹新作《带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