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考古》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华夏考古》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华夏考古》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一本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41-1014/K,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9928。
《华夏考古》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城市考古与保护、大运河考古发掘、学术动态,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历史政策分析、历史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历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16,表明该杂志在历史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华夏考古》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注明姓名、学位、单位(邮编)、职务、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Ⅱ、同一作者同一年份的篇目以小写的“a,b,c”加以区分并注意与夹注相统一,如(程工1998a),(程工1998b)。
Ⅲ、本刊保留在不违背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对稿件进行修改的权利,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予以说明。
Ⅳ、摘要应阐述文章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篇幅一般为200-300字。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即可,以反映论文的本质、特征为出发点。
Ⅴ、结论要明确写出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规律、结果(成果)、新见解和科学结论,以便读者从文中获得论文的创新观点和创新研究成果;应鲜明、准确、科学、条理清晰。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昌燧 | 14 | 遗址;青铜器;出土;稳定同位素分析;N |
靳松安 | 13 | 沟湾遗址;遗址;聚落;遗存;仰韶文化 |
张海 | 12 | 遗址;聚落;考古学;田野考古;遗址出土 |
赵新平 | 11 | 遗址;墓地;文化遗存;仰韶文化;下七垣文化 |
张居中 | 10 | 贾湖遗址;遗址;新石器时代;繁昌窑;出土 |
祝贺 | 10 | 遗址;考古发现;汉墓;汉代;聚落遗址 |
王青 | 9 | 遗址;考古学;海盐生产;金城;龙山文化 |
崔天兴 | 9 | 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器;先秦时期 |
宋国定 | 9 | 遗址;小双桥遗址;稳定同位素分析;出土;郑州... |
魏兴涛 | 9 | 遗址;二里头文化;仰韶文化;西坡遗址;试掘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172 | 遗址;考古;墓地;墓葬;遗存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141 | 遗址;考古;文物;汉墓;石器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40 | 遗址;考古;出土;考古学;古学 |
北京大学 | 108 | 遗址;考古;墓葬;考古学;古学 |
郑州大学 | 95 | 遗址;考古;考古学;古学;聚落 |
山东大学 | 58 | 考古;遗址;聚落;石器;石器时代 |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 56 | 遗址;陶器;标本;泥质;绳纹 |
吉林大学 | 53 | 遗址;考古;石器;人骨;出土 |
河南大学 | 44 | 遗址;考古;铭文;政治;射礼 |
武汉大学 | 42 | 遗址;考古;遗存;石器;石器时代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6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4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3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4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9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6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5 |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
5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82)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G002)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5265) |
3 | 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090105) |
3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LSB004) |
2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2-09)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KG004)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1186)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0100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3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