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一本由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2-1173/TU,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4637。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混凝土与混凝土施工、水泥混凝土制品、纤维水泥及其制品、房建材料及装修饰技术、读者之友、信息窗,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建筑政策分析、建筑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建筑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0.43,表明该杂志在建筑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本刊有修改、删节权,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在投稿时注明。
Ⅱ、摘要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结果和结论可合并,字数一般以200字以内为宜。关键词可选3~8个。如果需要,请同时附上英文摘要。
Ⅲ、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相一致。
Ⅳ、参考文献。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中文参考文献要求附英文译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见GB/T7714—2015。
Ⅴ、来稿请务必写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等信息。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蒋元海 | 42 | 管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PHC管桩;水泥 |
孙伟 | 39 | 混凝土;粉煤灰;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基... |
冯乃谦 | 34 | 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天然沸石;高性... |
秦鸿根 | 33 | 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粉煤灰 |
吴科如 | 29 | 混凝土;水泥基材料;碳纤维;力学性能;水泥基... |
邵永健 | 29 | 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型钢混凝土梁;抗震性能... |
刘加平 | 27 | 混凝土;水泥基材料;超塑化剂;水泥水化;自收... |
高建明 | 25 | 混凝土;多孔混凝土;空隙率;微观结构;弯曲韧... |
张亚梅 | 24 | 混凝土;锂渣;镍渣;钢渣粉;钢渣 |
张承志 | 23 | 干缩变形;干缩;粉煤灰;商品砂浆;硬化水泥石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东南大学 | 223 | 混凝土;水泥;力学性;力学性能;... |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 | 160 | 混凝土;水泥;混凝;水管;混凝土... |
西南科技大学 | 154 | 混凝土;水泥;力学性;力学性能;... |
同济大学 | 151 | 混凝土;水泥;力学性;力学性能;... |
清华大学 | 90 | 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水泥;骨料... |
河海大学 | 86 | 混凝土;水泥;力学性;力学性能;... |
武汉理工大学 | 85 | 混凝土;水泥;砂浆;抗压;抗压强... |
南京工业大学 | 84 | 混凝土;砌块;水泥;抗压;抗压强... |
郑州大学 | 72 | 混凝土;钢纤维;砂浆;水泥;抗压 |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63 | 混凝土;水泥;聚羧酸;高性能混凝...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87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9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5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45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
4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39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37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34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33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33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6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1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A04B04)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623203)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79)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38170) |
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1402120007) |
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Z1201)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9116)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8013) |
6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