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火力与指挥控制》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火力与指挥控制》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火力与指挥控制》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国内刊号CN:14-1138/TJ,国际刊号ISSN:1002-0640
创刊时间:1976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综述、理论研究、工程实践、试验技术,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工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工业实践者对各类工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工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工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工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高晓光 | 93 | 无人机;贝叶斯网络;遗传算法;多无人机;路径... |
张安 | 73 | 作战效能;攻防对抗;对地攻击;仿真;火控系统 |
罗雪山 | 69 | 体系结构;C^4ISR;C^3I系统;C^4ISR系统;PETR... |
刘忠 | 59 | 目标运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粒子滤波;C2组... |
宋保维 | 52 | 水下航行器;水下航行;航行器;鱼雷;AUV |
何友 | 51 | 雷达;信息融合;多传感器;恒虚警率;航迹 |
潘泉 | 48 | 目标跟踪;天波超视距雷达;信息融合;多目标跟... |
周德云 | 46 | 无人机;遗传算法;空战;多目标;模拟环境 |
潘成胜 | 44 | 卫星网络;空间信息网络;网络;网络管理;GPS |
陈云翔 | 42 | 剩余寿命预测;WIENER过程;武器装备;剩余寿命...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空军工程大学 | 1253 | 网络;雷达;导弹;仿真;防空 |
西北工业大学 | 1066 | 仿真;导弹;无人机;滤波;雷达 |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 664 | 火控系统;仿真;网络;防空;作战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 | 484 | 仿真;雷达;故障诊断;导弹;火炮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377 | 仿真;作战;体系结构;网络;C^4I...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 | 361 | 网络;仿真;雷达;作战;目标跟踪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 | 353 | 导弹;雷达;仿真;反舰;反舰导弹 |
南京理工大学 | 329 | 弹道;仿真;制导;滤波;伺服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 | 310 | 导弹;舰艇;编队;反舰;防空 |
装甲兵工程学院 | 281 | 坦克;仿真;火控系统;炮控系统;...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75 |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 |
334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
20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47 | 武器装备预研基金 |
134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31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1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 |
12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93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7014) |
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34030) |
18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699026)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1105)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2031)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671106)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5019) |
14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Q8019) |
14 |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20095196012)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7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