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
国内刊号CN:31-1879/R,国际刊号ISSN:1006-3617
创刊时间:1984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论著、专题研究、综述、调查与分析、讲座、国外信息交流、短篇报道、实验方法,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医学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医学实践者对各类医学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哥白尼索引(波兰)、剑桥科学文摘、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医学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周志俊 | 114 | 百草枯;乐果;疾病预防控制;职业卫生;有机磷... |
金泰廙 | 65 | 镉;金属硫蛋白;镉接触;职业卫生;丙烯腈 |
傅华 | 52 | 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健康;慢性病;自我管理 |
仲伟鉴 | 51 | 三唑磷;微囊藻毒素;发病率;流行病学;Β-胡萝... |
宋伟民 | 48 | 大气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肺损伤 |
牛侨 | 48 | 铝;神经细胞凋亡;学习记忆;铝暴露;麦芽酚 |
卢伟 | 46 | 流行病学;肿瘤;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 |
夏昭林 | 46 | 氯乙烯;基因多态性;慢性苯中毒;苯中毒;多态 |
常秀丽 | 44 | 百草枯;镉;金属硫蛋白;乐果;神经干细胞 |
浦跃朴 | 41 | 基因多态性;球形;多孔;球形颗粒;食管癌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复旦大学 | 658 | 细胞;污染;健康;影响因素;毒性 |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 627 | 污染;影响因素;健康;艾滋病;流... |
华中科技大学 | 151 | 细胞;基因;DNA损伤;多态;多态... |
山西医科大学 | 147 | 细胞;铝;染毒;苯并[A]芘;蛋白 |
东南大学 | 141 | 细胞;基因;多态;毒性;多态性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37 | 影响因素;职业病;污染;细胞;肌... |
北京大学 | 107 | 污染;细胞;小鼠;颗粒物;肌肉 |
苏州大学 | 75 | 细胞;小鼠;受体;毒性;射线 |
新疆医科大学 | 74 | 睡眠;高血压;血压;应激;睡眠质... |
华北理工大学 | 73 | 矽肺;钢铁;细胞;钢铁工人;蛋白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9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4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41 | 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
39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39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
35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
35 | 中国-加拿大艾滋病合作项目 |
31 | 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28 | 上海市放射卫生与放射病防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512905) |
26 | 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08GWQ16) |
19 | 上海市放射卫生与放射病防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08GEZX0602)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137) |
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I12B03)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30120) |
9 | 上海市放射卫生与放射病防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08GWZX0602) |
9 |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07177)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I12B02)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90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