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环境化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环境化学》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1844/X,国际标准刊号为0254-6108。
《环境化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论文、环境分析园地、环境监测,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环境政策分析、环境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环境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05,表明该杂志在环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环境化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正文须观点鲜明新颖、材料充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层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层次顺序。
Ⅱ、论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诺签署顺序列举于题名下方通栏居中排列。多个单位的作者用逗号分隔,通过姓名右上角数字在篇首页脚中标识各自所属单位。
Ⅲ、坚持文以质取,实行双向匿名审稿,三审定稿。编委会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向作者反馈审录结果。
Ⅳ、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2至5个,应该在摘要下标引,以便读者索引。
Ⅴ、参考文献著录: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王连生 | 85 | 有机污染物;QSAR;毒性;有机化合物;发光菌 |
汤鸿霄 | 42 | 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水处理;絮凝;聚合铝 |
孙红文 | 41 | 土壤;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生物炭;全氟化合... |
戴树桂 | 40 | 涕灭威;有机污染物;土壤;废水处理;水环境 |
江桂斌 | 38 | 纳米银;多溴联苯醚;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短... |
郑正 | 37 | 互花米草;沼气;降解;厌氧发酵;氧化亚铁硫杆... |
栾兆坤 | 34 | 聚合氯化铝;赤泥;絮凝;絮凝剂;膜蒸馏 |
尹大强 | 34 | 斑马鱼;秀丽线虫;五氯酚;鲫鱼;消毒副产物 |
徐晓白 | 33 | 多氯联苯;土壤;多环芳烃;非洲爪蟾;硝基多环... |
高宝玉 | 32 | 絮凝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二甲基...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 | 832 | 污染;土壤;色谱;离子;污染物 |
中国科学院 | 560 | 污染;土壤;沉积物;重金;重金属 |
南京大学 | 381 | 污染;降解;催化;土壤;化合物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5 | 污染;污染物;有机物;沉积物;土... |
北京大学 | 184 | 污染;色谱;土壤;离子;水质 |
南开大学 | 164 | 污染;污染物;降解;有机污染;有... |
同济大学 | 155 | 污染;重金;重金属;降解;水处理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137 | 污染;沉积物;污染特征;重金;重... |
清华大学 | 119 | 污染;废水;水处理;废水处理;颗... |
昆明理工大学 | 113 | 污染;生物炭;降解;土壤;重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336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2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0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19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132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14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11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0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101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3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37001) |
11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50) |
10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2B06-1) |
10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720013) |
9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2-001-05) |
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415003) |
9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10347010) |
8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325001) |
8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6Z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