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学报》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华北农学报》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华北农学报》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3-1101/S,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7091。
《华北农学报》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1.07,表明该杂志在农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华北农学报》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论文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单位名称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需注明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联系方式。
Ⅱ、关键词:一般每篇可选3-8个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具有检索作用的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Ⅲ、正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准确。
Ⅳ、正文层次标题采用三级标题(引言不编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1、1.1、1.1.1、(1)、(2)、(3)……
Ⅴ、注释是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文末。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贾秀领 | 50 | 冬小麦;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高产 |
刘大群 | 36 | 小麦;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菌;叶锈病;玫瑰黄... |
张改平 | 34 | 单克隆抗体;试纸条;人工抗原;胶体金标记;原... |
何孔旺 | 31 | 猪链球菌2型;猪圆环病毒2型;猪圆环病毒;P1;... |
董金皋 | 29 | 玉米大斑病菌;玉米;灰葡萄孢;拟南芥;除草活... |
孙世友 | 27 | 土壤;重金属;硝态氮;蔬菜;镉 |
王璞 | 27 | 玉米;夏玉米;冬小麦;氮肥;华北平原 |
温立斌 | 27 | 猪圆环病毒;P1;猪圆环病毒2型;引物;肠出血... |
张丽华 | 27 | 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深松;半干旱区 |
王凌 | 26 | 重金属;土壤;蔬菜;硝态氮;镉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 938 | 小麦;基因;玉米;冬小麦;性状 |
河北农业大学 | 537 | 小麦;基因;玉米;胁迫;克隆 |
河南农业大学 | 381 | 小麦;玉米;烤烟;基因;克隆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372 | 小麦;玉米;基因;性状;小麦品种 |
中国农业大学 | 354 | 小麦;玉米;土壤;冬小麦;基因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45 | 基因;胁迫;玉米;马铃薯;克隆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324 | 小麦;玉米;基因;高粱;谷子 |
青岛农业大学 | 257 | 基因;小麦;玉米;土壤;胁迫 |
沈阳农业大学 | 233 | 玉米;水稻;基因;番茄;性状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87 | 基因;水稻;病毒;圆环病毒;猪圆...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4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0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372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341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
320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
239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20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68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
140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125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2 |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2) |
17 |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1) |
14 |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8) |
13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5) |
10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7) |
9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351) |
9 |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3) |
8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64201000017) |
8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7B04)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