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5 01:16: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游专业实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46-01
一、旅游专业的教学
(一)在旅游专业文化方面凸现特色。在旅游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本着夯实基础、拓宽专业知识、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的思路,高起点确立旅游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实行“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特色、精品、精致的定位。凸现“专业教育特色化,教育过程精致化,人才培养精品化”的专业理念,培养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教学的专业设置、课程模块、就业接轨以及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方面精致办学,培养精品。
(二)在旅游专业建设方面凸现特色
(1)以需求为导向,及时收集用人信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旅游人才培养要根据旅游市场调查确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以旅游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旅游人才职业素质教育为目标;围绕旅游一线能力要求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为纽带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内、校外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实践教学环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旅游知识为基础,校内、校外互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2)开发“紧跟旅游市场需求设置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习方向”的专业教学计划。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设计切合行业实际的教学计划,通过对用人单位以及旅游业、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分析,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要不断依据行业的发展对专业需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教学计划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结合旅游行业讲解、管理、操作三项基本技能设计和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始终贯穿职业能力要求的培养,使能力和素质培养可操作性强。
二、旅游专业的实践
(一)根据组织形式。划分学校统筹安排模式,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进行统一管理与指导。学生必须到定点合作的旅游单位实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技能培养。学校统筹与自主选择实习相结合模式,学校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与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相结合。学生完全自主实习模式,即学校在实习方面不做统一安排,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采取分散实习的模式。
(二)根据实习时间划分。集中式实习模式,把实习教学任务完整地安排在一个学期或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安排其他时间进行实习。分散式实习模式,把实习教学分散安排在几个时间段内完成。此种实习方式涉及因素太多,操作性不强;但是这种方式能比较有效地解决学生实践技能薄弱的问题。
三、旅游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及评价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文件,指导实践的教师在认知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前都要安排好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规范考核办法,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一)教学与实践
(1)在实习指导方法上,教师应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促进学生主动实习,校内实习以教师业务指导为主,在校外实习中,实习指导则需由业务指导转变为工作方式和相关原则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心理辅导较之内容指导更为重要。当学生面临着自身角色转换、复杂人际关系处理以及生理和心理压力等客观现实时,或多或少会出现迷茫、困惑甚至对抗情绪。为此,须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业务知识准备,深入理解实习计划安排,端正实习态度,克服抵触情绪、盲目乐观或者惧怕实习等不良心理。让学生清楚实习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实习内容和程序,尽快适应实习岗位工作。
(2)以尊重实习单位为前提努力满足学生的正常实习期望学校可适当提高实习目标定位,努力扭转“实习生二廉价劳动力”的不良形象和偏颇观点,促使实习单位重视并尽可能为实习生提供锻炼和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岗位选择权,连续实习时间超过三个月则力争更换实习岗位,以期丰富实习内容。积极创新实习指导方式,利用网络、电话等手段进行异地交流和指导,随时通过实习学生交流联系的同学录或留言薄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和心理状况。在实习初期、结束期以及学生心理变化转折期,尤其要重视和学生的电话交流或面对面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实习学生以良好心态去面对实习生活。
(二)完善实习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一般由实习单位评分、指导老师评分、实习作业评分三部分组成。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这三部分考核内容的重要性科学地确定各项内容的权数,然后再细化每一项考核内容,拟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比如,实习单位评估一项就可以分解为考勤、实习期间的奖惩情况、实习单位鉴定等指标,然后采用分项打分的方式对评价实习表现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是旅游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纯粹的服务型实习己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和实际需要,如何创建新型的实习方式,提升现有的实习品质,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学院的努力,更需要政府、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学院和行业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艳良.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想[J].职业时空(综合版)2007, (4).
[2]孙占学,周林图.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7, (1)
关键词:旅游专业;现状;目标;做法
一、旅游专业实践性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现状
1.企业反馈情况令人担忧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专业毕业生成为最抢手的一群人,但就近几年的跟踪反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企业反映我们的学生操作技能不过关或无法适应本岗位需要,且服务意识差,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人要经过再培训才能上岗,而且他们的就业稳定性差。这就迫使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课后作业调查结果令人尴尬
我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大多文化课基础差,学习积极性缺乏,所以传统的作业对他们来讲毫无吸引力,就完成情况、作业质量及原因的调查,几乎70%的学生作业存在抄袭,20%的学生经常不做或从来不做。很多学生认为传统的作业就是把课本中的内容抄到作业本上,没有任何意义。
3.学校实习实训设施的缺乏
虽然学校竭尽所能,多次对旅游专业实践场地进行扩建,现已拥有中西餐实验室、客房实验室、标准间、形体房等实习实训场地,但仍无法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特别是导游专业,除了多媒体教室,就再无其他配套实训措施。
4.旅游专业特性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
旅游专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很多技能都需不断反复练习,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技能,提高能力。所以弥补学校实习实训设施的不足,强化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把视线投向了课外资源,投向学生平时生活,这时我们发现了解决办法,其实学生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的实践机会,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如何服务,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如何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介绍给别人等等,都是专业的锻炼,于是我们决定从岗位要求出发,选择核心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及周边设施和本学科实训目标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性作业和评价体系以解燃眉之急。
二、旅游专业实践性作业设计与评价有效性的目标
1.改变传统作业形式,把课外作业与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突出作业的应用性、实践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作业的质量
作业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巩固的最佳途径。我们旅游专业学生大多爱唱爱跳,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努力去做、去完成。所以要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改变作业的形式,设计与他们生活相关又感兴趣的习题。实践性作业正好适应这一需求,它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都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且很多内容具有趣味性。比如,餐巾折花设计,完全考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而且实施过程中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满足。
2.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践性作业与传统作业不同,其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通过手脑并用来实现,而且很多一个人没法完成,所以作业实施往往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既可以弥补学生互相之间的差异,实现各展所长,互帮互学,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他们的纪律观念,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3.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由于很多专业教师未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所以教学往往从课本到课本,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作业就要求老师重新思考和梳理教材,明确教材要实现的技能要求及对口企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从而使教学更加具针对性。同时在习题开发的过程中,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反复审视,为自己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形成配套的实践作业题库及评价体系
5.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旅游专业实践性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做法
为了使实践性作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了层层删选,选择《中餐服务》和《模拟导游》两本教材,然后深入实习单位中餐厅及丹山赤水景点,明确了中餐厅服务员和景点讲解员的基本技能要求,最后再结合岗位要求和教学目标设计了作业集和评价体系。
1.《中餐服务》实践作业集
以阳明山庄和余姚宾馆两个订单班为实验对象,根据两个酒店中餐厅的服务程序、摆台要求及课本内容,把实践作业分为:酒店调查书,餐巾折花,今天我为妈妈服务,宴会设计等几块内容。
2.《模拟导游》实践作业集
立足余姚旅游,以培养景点导游为出发点,采用先分后总的方式,分为三模块:一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通过自我介绍、话题、一分钟即兴演讲来进行强化。二是专业讲解技能训练。选取余姚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首次沿途讲解、自然景点讲解、人文景点讲解、特产推荐、送客讲解联系。三是综合能力培训。让学生设计家乡一日游,并做成PPT讲解。
3.评价体系
整个习题设计从分块到综合,以项目研究为主要形式,小组作业,通过照片、介绍会、推荐会、录像及PPT等形式呈现,全员参与,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参与、分享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现自我。例如:项目首次沿途导游,我们就设计了三阶段评价体系,第一阶段教室展示,学生根据实地踩点整理成导游词,分组进行展示。修改后进入第二阶段实践录像,学生利用周末在301、102路公交车上讲解,并拍成录像。第三阶段则是成果展示评价阶段,播放学生录像,各组进行感想阐述,各组互评,在交流中总结首次途中讲解的要点。通过这三阶段层层递进,既保证了任务实施的质量,又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实践性作业和评价有效性的意义
1.颠覆学生的课后作业的传统方式
在传统观念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写在纸上。而实践作业的出现,让作业生动起来,使学生不仅学会答,学会说,更学会了做,并在做中加深了体验和感受。
2.提升作业参与的广泛性
职高的学生层次差别大,能动性差,很多时候他们的书面作业都是互相抄袭,而实践性作业以小组形式展开,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这就很好地扩大了参与面,而且也给很多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
3.作业评价的过程化和全面性
实践性作业不同于书面作业,只重结果,它的评价则贯穿于作业的整个过程。实行阶段性验收,所以能时刻关注学生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因此实践作业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家人和他人的掌声重新让他们树立了自信。而且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明显增强。“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用真心换真情”等服务理念已深入内心。
4.教师个人基本功更加扎实
在实践作业的设计中,让教师对余姚当地旅游资源及专业技能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5.帮助企业找到想要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着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宗旨,通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共同打造了认知实习模块、专业基本素质培养实训模块、专项能力培养实训模块、综合实习模块等多层次的实习实践基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难的问题。
一、积极探索和实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
现代旅游管理者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而且更需要善于熟练应用管理技术解决旅游管理问题,即具备旅游管理实践的能力或执行能力。而现有大多数旅游管理本科生都缺乏来自管理实践积累的管理技能,仅仅通过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足以使其胜任将要承担的旅游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重任,因而必须在课程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该校通过“3大课程模块”、“4大教学要素”(“师资”、“课程体系”、“编写管理实务”、“管理实践能力平台”)的改革和“5大教学手段”的建立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
(一)3大课程模块
建立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3大课程模块,改革传统标准化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采取“精中间,延两边”,即适当精简传统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经理人素质训练课程模块和管理技术与实践课程系列模块,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3大课程模块:经理人职业素质训练模块(包括经理人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操守等培养)、管理知识学习模块和管理技术与实践模块。
(二)4大教学要素
课程体系。针对标准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增设实战技能强的课程,开发系列模块,以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沟通技巧等管理职业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职业经理人的必备技能。
师资队伍。一方面,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积极构建一支既从事“学术研究”,又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的“两翼型”师资队伍,要求教师通过承担旅游企业横向课题、从事旅游管理咨询、行业发展和旅游企业管理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努力建立“校内兼职教师+短期校外专家+企业管理专家”的“3合1”外聘师资队伍。通过聘任多位具有丰富旅游管理实践经验、高级职称和较高学历的“兼职教授”,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开设专家论坛、指导论文、参与论文评阅和答辩、接纳学生实习等,进一步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
编写管理实务。培养教师编写案例的技巧和能力;组织教师编写有关本国旅游企业具体经营管理实务的案例100个。
管理实践能力平台。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管理实践能力,该校组建了“旅游论坛”,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参加“3大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衡阳市大学生创新大赛)制度;注册组建了衡阳市地球村旅游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建立了高质量、高水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三)5大教学手段
旅游案例教学。强化课堂旅游案例教学,通过旅游案例讨论、旅游案例书面分析报告、旅游案例角色模拟、旅游案例课堂演讲、旅游案例辩论等,提高旅游案例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旅游案例教学的体验式和互动式学习,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团队工作精神”,感受、体会和把握旅游管理的真谛和精髓,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旅游管理问题分析报告。为了加强学生旅游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若干旅游管理技术并善于应用,增设10门应用性强的“旅游管理问题导向型”的课程模块:教师讲授1门实用性的旅游管理技术,解剖1个案例,学生讨论、分析和报告1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报告。
旅游企业家论坛。设立旅游企业家论坛,邀请具有丰富旅游企业管理经验的旅游企业家,针对旅游管理实践中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评述;通过课程讲座,邀请实际部门的专家就课程的某一部分到课堂作专题讲座、讲解旅游案例背景并参加案例讨论;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讲座,介绍和探讨自己以往的旅游管理问题、经验与教训,以实现学生相互之间知识与经验分享。旅游管理决策模拟和竞赛。开设《旅游管理决策模拟》课程,建立学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两大赛制度,将旅游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系统或某些旅游管理业务简化,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经营情景进行决策,以整合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参与意识。
旅游管理实习。与衡阳雁城宾馆、林隐饭店、华天宾馆等省内外旅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每年暑假选派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设立旅游案例调研基金,由相关教师带队,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赴旅游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
二、积极探索和实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
(一)调整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是一项对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特色性强的专业,其教学计划的内容应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而且在上课时间、地点、方式、考核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实际,提高资金和时间的使用效率。另外实践教学还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每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差别,设立实践教学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满足不同模块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二)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体体现为由较浅层次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到较高层次的服务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要兼顾到系统性和阶段性。旅游管理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渊博的知识,因此在校期间需要在实践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训练。但在每个年级应根据其接受能力和教学计划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开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实践教学需要专门教师进行指导,实践教师包括旅游实习指导教师、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旅游课程实践教师等。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应该是主讲相关专业课程或参加过相应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如主讲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师应该在导游岗位上工作过。针对当前师资不足的问题可通过两种方式加以解决:一方面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承担一定的实践任务;另一方面,聘任旅游企业骨干人士担任实践教师。
(四)改革实践课的考核制度
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学校应鼓励教师旅游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同时把其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与奖罚挂钩。
(五)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系
校内实训室建设成功后,要设立专门的实训管理员,同时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功能齐全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实训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都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实训基地必须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实训基地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
(六)整合利用企业资源,搭建校企联合办学平台,广泛建立实习基地
目前,该校已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30余处,覆盖全国,包括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游船公司、导游服务公司、旅游人才培训中心等;同时,邀请湖南中国国际旅行社、长沙通程酒店等企业的老总到该校授课或者举办讲座。
(七)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行“双证制”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面向旅游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可直接上岗;同时要求学生在毕业时既要取得毕业证书,又要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方能予以结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八)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进度,除采用普通高校公开出版的教材外,对于无教材的实践环节,应组织行内企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岗位(群)的特点,编写院内实践教学教材和院外实践教学讲义,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国生.新世纪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高等旅游教育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6).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作用的一种活动,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是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其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通过学习、研究、工作、生活等各种途径与实践客体发生作用,而展现的应对、解决系列问题的水平与能力。它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个体的整体能力,是其实践个体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这种实践能力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如身心健康水平、知识广度与深度、经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等。它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发展过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分为基础性实践能力、专业性实践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基础性专业能力对于个体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无论哪个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它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信息运用能力、组织与管理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性实践能力建立在其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基础上的解决旅游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如酒店经营管理能力、旅游产品设计能力、导游服务能力、旅游经济分析能力、旅游领域研究等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指建立在其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基础上的解决综合问题的高级能力。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实践能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创新。在旅游经济日益发达的中国,培养具有优秀综合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最高目标。
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紧缺
双师型教师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这类教师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它的教学要求要有一定数量、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然而,目前中国院校大多旅游管理专业都存在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一种情况是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量”少,很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有过旅游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很低,有些教师的科研可能做得很好,理论水平很高,然而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没法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旅游管理人才。另一种情况是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质”低,不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拥有导游证、饭店经理资格证、景区管理证等专业相关证书,但却没有在相应岗位系统、长时间实践过,仅是零散的接触或体验过相应的岗位工作,这类教师往往很难全面把握这些岗位的系列实践问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很有限。
(二)实践学习结构不合理
实践是学生理论认识的基础,也是学生素质提高的核心动力。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学习体系。然而根据调查,中国大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类型结构极其不合理。从时间结构来看,大一到大四旅游管理专业有内容不同、难度不同的专业课程,这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必须有连续的实践体系,这包括低年级的认知见习、中年级的课程实习、高年级的毕业实习等实践阶段。目前大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体比较重视,效果也比较好,但低年级的认知见习、中年级的课程实习时间远远不够,这导致很多课程实践操作部分基本流于形式。从内容还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主要包括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模块,目前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做得较好的主要集中酒店与旅行社模块,包括导游、计调、中西餐厅摆台、客房布置与管理等方面,而景区管理方面的实践却往往被忽略。学生实践内容的不完善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今旅游迅猛发展的时代,景区经营与管理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其进行扎实的实践是旅游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三)课程体系不科学
课程体系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与效度。从中国大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不全面、重课堂轻课外的特点。几乎所有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都为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旅游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酒店管理概论等,而如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旅游策划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较少。在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中,大多院校课程实践教学不全面,如导游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导游词的讲练,而全陪、地接、领队等方面却往往被忽视。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院校主要狠抓课堂教学,高度重视模拟实践教学,而课外实践教学却没有被重视。通过校企合作形式把实践课程放置在相关企事业岗位中完成,如把部分餐饮、客房、计调等实践教学内容放在酒店、旅行社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具有较好的作用。
(四)实践教学监控体系不科学
科学的监控体系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尽管目前中国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大多有具体的内容、形式等要求,但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并非理想。表面上,不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监控类似于理论课程教学,但实际操作往往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明显存在盲点,如有些学校对学生实习评价主要由实习生本人自我总结、实习单位评价、指导教师评价组成,但每个模块大多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成分。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形式多样,不少指导教师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学、管理方案,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很难评价。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措施
(一)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
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质量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旅游管理专业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相关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业第一线实践锻炼,以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与旅游企业签订师资培养、学生培养的战略联盟协议。同时,一方面形成校外相关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行政部门的专家到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另一方面重视校内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行政部门联合攻关研究提升专业技能。
(二)优化课程体系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根据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论,把课程体系分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又分为公共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发展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既有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有实践研究部分。本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有关旅游服务技能比赛或相关旅游协会的一些活动。将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分为四大块即:经济与逻辑分析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谋划和策划能力。按照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根据“有用、实用、够用”的原则,按照“整合、分解、增加、舍弃、压缩、保留”思路优化了现有课程,删除不必要的课程,增设一些专业特色课程,以提升课程支撑能力,形成模块化的专业知识结构。如将酒店餐饮管理与酒店餐饮服务整合为酒店餐饮管理,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地图整合为旅游地理学,将旅游资源学与景观学整合为旅游资源与景观;将旅游市场营销分解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策划学。按照不同方向的“前期趋同,后期分化”原则优化课程开课时序,即低年级通识教育,高年级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建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包括课堂模拟实训、校内仿真实训、企业见习实训、中期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实训等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狠抓课堂模拟实训,推行模拟情景教学,将理论知识通过模拟实训的方式加以演练,使其掌握基本的操作规程。夯实校内仿真实训,以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仪器为依托,加强校内仿真实训,如旅游业口语交际实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训,以及职业技能实训等。重视认知见习实训,这主要是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和调查研究,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规程及实际工作情况,加深学生对行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注重中期专业见习,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互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把握,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了解自身不足,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突出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下进行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加深职业认识,同时也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完善了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关键词:旅游管理;旅游产业;实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156-02
随着世界旅游产业的不断升温和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旅游产业的实践性要求旅游人才培养必然注重实践教学方法及内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强调基础旅游管理理论教学的同时,怎样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实习实践教学成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矛盾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但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于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成本的考虑往往偏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安排。这一方面是实习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校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组织建立良好的沟通及协调;另一方面校内的实习实践往往需要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的建设和采购。这些要求对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资金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尽管教学实践者以及教学管理者都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难以实施。
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目前主要的供需矛盾体现在人力需求组织对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期望与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许多高等旅游管理院校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调整了课程的总体安排,增加了实习实践教学内容。然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动机在总体课程安排过程中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间的矛盾。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旅游专业实习实践是检验旅游理论教学内容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与将来工作结合的纽带。
(一)实习实践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旅游企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逐步加深对于旅游相关职业的印象和直观感受。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性,使其能够承担工作责任,树立责任感,适当锻炼其管理组织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学会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其今后的工作拓宽了就业渠道。总之,为学生真正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实践有助于旅游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
在学校组织学生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合作意向,逐步形成固定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学校向企业输送高级旅游人才,并能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呈现出的发展最新动态为学校的旅游教学动态调整提供了方向,丰富了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同时,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能够提升旅游院校教师教学水平,丰富课堂内容,使老师将理论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也为教师在旅游研究上提供了帮助。
(三)实习实践有助于旅游组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单位主要从事基层的服务工作,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的形象。加强实习实践锻炼有助于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提高企业形象,从而获得更多客源,增加经济效益。在实习单位工作期间,学生与员工可以彼此更加深入的了解,相互间学习、探讨,具有较高学历的实习学生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参考学习的榜样,有利于促进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现状
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践教学本质来看,旅游产业相关组织、旅游院校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都会得到相关的收益,都是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践的利益主体。
(一)校外实习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在安排校外实习过程中往往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主导,而不能从高等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出发总体安排实习内容。尽管近年来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在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于校外实习教学环节的教材建设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更难以满足各个高校千差万别的实习要求。实习单位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往往把学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安排的多数实习岗位对学生没有挑战性,学生的实习热情不足。旅游高等院校在进行旅游实习基地时,往往考虑不够全面,仅仅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不能真正从学生角度考虑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培训效果,这也是导致校外实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从校内实践教学来看,实践教学的实验室以及后续的教学实践器材的采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主要是对科研能力考量,因而实践教学很难得到资金的支持。高等院校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能够产生更多科研成果的实验室建设中。而旅游实验室建设并不能直接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做出大量的繁琐工作,其一方面要作为教学者,另一方面还要作为实践教学的管理者,工作内容复杂。很多有能力的教师从成本角度不愿意开设实践教学课程。
(三)学生对实习过程认识不足
学生在实习前,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对实习生活充满期待,渴望脱离学校枯燥的理论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但多数学生无法意识到实习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困难情况。在实习之前,学生往往对实习单位充满期待,过高的估计了实习工作的环境和内容,使其真正从事工作时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并影响实习效果;实习学生的实习工资与企业员工工资存在差距,但实习生往往认为付出了同样的劳动,但报酬水平却存在差距。这种不公平感也会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四)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单一
虽然旅游专业实习可以选择酒店、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旅游企业等,但大多从事的是基础服务工作,岗位在实习期间多数没有变动,这种单一性往往使学生缺乏工作的热情和积极;作为未来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学生在真正从事工作之前,并没有机会获得管理岗位的实习和观摩机会,教学中大部分的管理类课程设置与实习岗位背离,理论与实践错位现象明显。这一切都会使学生对实习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对策
实践教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储备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首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完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要通过不断调整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将实习实践教学计划、教学流程、教学效果评估规范化、系统化。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健全教师激励体制。高校应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客房、餐饮、模拟导游等实验室,加大实践教学仪器的配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其次,高校也应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所选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实习环境、实习薪酬、定期培训和今后的发展空间等内容;固定与企业间的合作,在不断规范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学校在与企业确定实习合作意向时应更多为学生争取实习岗位,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建立健全学校与实习基地共同对学生实习效果评价的体系。
(二)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践中心地位,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在实习之前做好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使学生保持对实习工作的热情,树立自信心。在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教学之前,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动员,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大纲的解释说明,明确实习的目的和实习考核的标准,以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指导教师应在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实习生活,对学生实习实践工作中的压力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实习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工作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强化实习基地的教育功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实习基地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在强调工作规章制度的同时,突出人性化特点。基地不仅要对实习学生提供经常性的指导,还要关注其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减轻工作压力;提供机会,使基地员工对实习学生一对一的工作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作信心和效率;基地应制定合理的薪酬,并加强对学生的岗位培训工作强度。实习薪酬对学生工作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挫伤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影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培训过程中,基地要关注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沟通和培训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
参考文献:
[1] 祁颖.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规范与实效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6,(4).
[2] 李日欣,张培茵,郑昌江.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探讨[J].商业经济,2012,(12).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管理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人才成为紧缺资源。这对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现状以及其内容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 市场需求 基础教育 能力 教学模式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管理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人才成为紧缺资源。这对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本文对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现状以及其内容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为了使各种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实施的更加顺利,各个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把责任与任务分配到个人,并要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内容。此外,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研教学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
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好应对措施。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其次,要定期召开专题交流讲座。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要紧紧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开阔眼界。在定期召开的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再次,要在考生入学时就注意加强入学面试考核。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只有分数,却忽视了面试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而不单单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严把面试考核关,录取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
结束语: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作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机构,都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的进行模式创新,并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学生,不断优化学校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很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绍方。旅游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04-03
一、引言
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M而实现专业教学的升华,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则显得意义重大。
二、对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
(一)从属地位模式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属于从属地位,在这一模式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而言,实践教学始终被认为是辅的课程,即使是为学生安排实践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仍然倾向于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很多高职院校名义上为学生安排了酒店服务实践课、餐饮服务实践课以及导游实践课,但事实上,实践课的课时数量非常少,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无法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集中实践模式
集中实践模式可以说是对上述实践教学的改进和完善,由于我国传统高职学校旅游管理教育中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所以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采取了“3+1”式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校内接受3年理论教育,剩下一年进入到旅游企业中参加岗位实习。这一模式的建立,极大的延长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时间,也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得到锻炼,对于其将来真正走向社会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无法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而且学生在最后一年参加岗位实习之后,其毕业论文完成以及答辩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出现矛盾。
(三)自主实践模式
自主实践教学模式与集中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是在前三学年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最后一学年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不过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学校不作统一安排,让学生自主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并在实践学习结束之际提交相应的实践报告。在这一模式下,唯一能够评价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依据就是实践报告,但是事实表明,实践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很难辨别,所以,很难对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所以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一)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
高职旅游管理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产物,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满足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的发展中,主要包括酒店、旅行社等,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将学生安排到具体的旅游企业中,让学生提前熟悉旅游企业的岗位工作,使其提前熟悉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工作表现,已成为企业整体业绩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满足旅游产业发展需求。
(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术教育,其重点教育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而我国社会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而且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岗位,了解工作环境,使其在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在毕业就业过程中,凭借其较强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且,创新型人才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旅游管理的学生而言,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当其真正参与到工作实践之后,会以更加专业的眼光看待企业的日常运行,如,酒店的实习生能够以更加专业的角度看待顾客的实际需求,并且在其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为顾客提供更加专业而全面的服务,从而实现工作的创新。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学有待改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很少融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是很多学校对理论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有所曲解,认为学生在后期会被送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所以理论教育阶段的所有课程都是进行理论灌输,在参与岗位实习之前,很多学生对岗位工作非常陌生,即使参与了岗位实习活动,也很难适应工作环境,无法满足岗位需求,进而对其实践教学活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不论今后进入酒店或者旅行社工作,特别是在发达城市,所服务的消费者中,外国人的比例在不断增加,所以,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二)校企合作模式尚未成熟
调查发现,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开始实习阶段,学校无法将所有学生合理安排到各个企业之中,很多学生迫不得已进行自主实习,但是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很难收到实践效果。所以,实践教学中的校企合作模式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实习工作的开展已经与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合作关系,但是,仍然缺乏对细问题的关注,突出表现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其生活环境得不到保障。很多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往往会忽略员工生活环境的建设,尤其是实习生的生活保障,很多学生进入企业后,才发现企业所提供的食宿环境严重不符合标准,与学校的食宿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学校已经和企业签订了相应的协议,所以学生只能被迫接受,这种情况会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来评定学生的实习效果,而且这种做法基本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对学生真正考核的目的。在学生实习期间,一些学校虽然会安排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察,但很多教师只是去实习单位简单看一下,无法收到实质性的考察效果。
五、进一步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一)加强专业教学
为了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为了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理论教学阶段应该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践课,如每周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实践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岗位工作内容,如酒店工作中的餐桌摆放实践教学、导游实务教学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岗位实习中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并且通过真正的岗位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从而为其毕业真正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英语教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英语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和酒店、旅行社等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相应的合同,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能够确实参与到企业的实习工作中。学校必须通过和企业管理者的沟通,让其明白校企合作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既满足了企业的人员招聘要求,也实现了学校实践教学的目标,而且在具体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数量及意愿情况和企业进行协商和调整,从而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安排专门教师对企业环境进行考察,并且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了解其对企业环境的要求,之后再和企业签订相应的合同,从而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良好的环境保障。
(三)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考核效果,针对每一批参与岗位实习的学生,学校应该为其安排特定的指导教师,实习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企业,而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学生在岗位实习过程中的日常表现进行考察,并且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为其打分,以此作为最后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另外,学生的实习报告需要首先通过指导教师的审核,如果发现学生的实习报告文不符实,则需要重新写,指导教师审核之后,再统一上交作最后审核,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考核效果。在实习过程中,考核教师要和企业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认真监督,而且要各自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做出评定,这样的考核评价才会更加全面,考核结果也会更准确。
关键词:旅游管理;市场需求;基础教育;能力;教学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以及行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丰富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高层次的需求。为了减少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国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使用实践型的教学模式。
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却遭到了质疑和漠视。据统计,全国拥有138家各级各类的旅游学院、学校,他们分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但是大部分院校都还没意识到实践教学模式在教育与培育学生中的重要性,仍在沿用着原有的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还有些院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但具体的教学实践,却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并没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角度出发,没有紧密联系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紧迫的实际情况。另外,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自身不求上进,认为实践能力只有在真正工作实践后经过慢慢锻炼和培养才会得到增强和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趋势分析
旅游业成为大部分国家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行业发展中最迅速的一个。据预测,世界旅游业的旅游人次量到2020年将升至15亿。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对市场上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竞争优秀生源,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各大高校也必将对实践教学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的严格实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行动中势在必行。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建设一个学生实习的校内小平台,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这种校内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大胆探索与实践,在减少学校培训费用的同时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二)建设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场所。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企业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自我提高。在实习学生在模拟锻炼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的激发下,旅游企业也可以实现创新。
(三)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知识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一种总结。只有掌握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才能避免学生在就业后犯一些低级错误,也能减少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建议各大院校建立比较稳定的知识学习基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举办各种竞赛以及知识创意活动。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学生在运用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各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俗语,但也是真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制度进行督促和诱导,各种模式在运作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各个院校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在突出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强对课程性质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量化考核。例如对于顾客的讲话态度、微笑方式,摆台的程序、学生对实验事件模拟训练的各种细节等等各种问题制定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标准。
(五)分工合作,明确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责任
为了使各种制度以及考核标准实施的更加顺利,各个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把责任与任务分配到个人,并要明确实践教学管理的岗位职责等相关内容。此外,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研教学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
另外,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各个院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好应对措施。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服务性非常强的行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一种要求。其次,要定期召开专题交流讲座。现代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要紧紧的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开阔眼界。在定期召开的交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向,以保证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益性。再次,要在考生入学时就注意加强入学面试考核。目前很多学校注重只有分数,却忽视了面试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应变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而不单单是分数高的学生。所以各个高校要严把面试考核关,录取一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
结束语: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作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机构,都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的进行模式创新,并将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为学生,不断优化学校实践教学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很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龚绍方。旅游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