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1 13:40: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学研究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产生深刻印象。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总之,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素质教育、直观性、教学方法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怎样将专业性较强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理论知识变得易董好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经自己的探索实践证明:运用作品比较,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列举几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美术欣赏中的音乐与绘画: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而不是单向地灌输。所以虽然音乐是一种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但音乐同样也是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如在进行中国古代人物技法的欣赏教学时,通过苏州弹词《新木兰辞》地放送,请同学们进行浏览式欣赏两张图片,注意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利用声音的比拟,使学生接受音乐信息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认识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多样性,如采用工笔重彩人物作品与线描人物作品比较欣赏,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作品比较欣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绘画以线造型的艺术特色,特选了风格迥异的作品进行比较(一般用实物投影或换灯片)。如梁楷的《泼墨仙人》与曾鲸的《李白行吟图》进行比较欣赏,一简一繁,各将其妙。学生从中强烈的感受了中国传统线条的多样性、生动性,以及一种韵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美术作品中的对比与和谐:
事实上,中外的美术史早已证明“美既不是美术的唯一内涵,又不是美术的中心任务。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存在”。其实,在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这一节中,如果不很好的联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往往会认识模糊。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中国画家题材内容类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看看画家是如何来经营画面的。如图3林凤眠的《静物》中,直力的玻璃水壶和水中的鱼。黑与白,背景上的橙与绿,都存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潘天寿的《水仙》,花丛方向与造型在整体形式上非常和谐,然而在花丛大小位置,叶的交插与题字上又稍有变化。通过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
三、美术绘画中的制作技法比较
沃乐夫曾经说过,一切绘画得益于其它绘画的比得意于自然的多。因此,在进行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绘画欣赏教学时,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采用了一些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姜布鲁各的《瓶花》。在进行作品分析时,我找到了一幅与其题材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另一位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两个时期的绘画在用笔、造型技法上的差异,即“写”、“画”差别一目了然。
四、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在欣赏中,将中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欣赏作一比较,是教学难点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同样采取比较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
众所周知,艺术形象来源于大自然,而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同时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如唐代青绿山水大师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他的作品标志着山水画中青绿体系的成熟。而《森林风景》为十七世纪荷兰派画家鲁伊斯达尔所作。
这两幅作品和后来的风景画相比,他们的山水画作风一样,都属于早期古典作风,但两者的起点完全不同。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讨论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比较不难发现:风景画本质上仍没有独立,它仍然是人的活动舞台,只是人暂时离不开前台而已。它不像中国山水真正脱离人物,山水画是大自然生命的自我展现,风景画则是大自然中的大自然,和利用照相机去摄取一片风景相同,这是山水画与风景画的本质区别。因此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多作解释。”
五、美术想象中自由自在的世界
情感体验是素描教学中的重要过程
情感体验就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和感受,是认识主客观世界必不可少的途径。它虽然不是具体的心理活动内容,但作为一种心理过程积极参与到各种心理活动中,对丰富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体验是亲身的,其感受具有“第一手材料”的性质,不仅真实可信,而且能融入人的本质力量。人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就包容了体验的内涵与价值。
素描是属于造型艺术。什么是“造型”?造型就是创造形体,而不是简单的描摹。真正的艺术大师一辈子都在研究造型。马蒂斯晚年已经功成名就,却依然在花园里画小花草的速写,研究花的形体变化,用他的话说:“我每次看到它们都不一样。”他正是在捕捉一种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将促使他对旧形体的改变,而创造出了新的形象来。造型艺术中审美表现的特点在于,艺术家对美的体验和他的思想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体验感受的程度直接影响表现的程度。
一组静物、一个肖像或人体,当我们通过眼睛得到第一印象——最初的感受,诸如形状、色彩、明暗等,这种印象和感受仅仅停留在对象的表层,如果仅仅就停留在这一步,就和一般的观众一样,则难以运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对象,去发现对象的内在美,必须顺着这最初的感受向认识的深层领域深入。如这个物象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唤起我什么样的审美情感?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怎样表现出最好的效果?这些都是我们由直觉到理性的深化过程涉及到的问题。只有对物象深入的体验,才能对物象的基本结构形态和形式感受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对物象有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感受;只有经过如此的深化,才能由表象而进入本质,使本质与形式合二为一,获得素描表现的强烈形式感和深刻的内涵。我们常说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表现它,其意义就在于此。然而素描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强调情感的体验,仿佛只是为了结构和体积去画素描,仅仅为了再现物象的自然性,致使画出来的作品虽细腻准确,却毫无感染力而言。因此,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物象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客观对象的塑造中融入真情实感,使心灵获得审美的愉悦、创造的快乐,以促使审美教育任务的实现。这既是教学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
素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特点
素描中的情感体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情感体验的审美性:人的情感体验是丰富多彩的,但总体上可分为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两方面。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是构成情感心理活动的基础,而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源于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依存于审美对象的感受中,但要更集中、更深刻、更容易激发起精神力量。素描时的情感体验属于后者。凡·高曾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这些都不容易画,但同时都是美的,终生从事表现隐藏在它们中的诗意,确实是值得的。”一幅素描作品有灵性,有感染力,就是作者在面对物象时体验到的一种审美情感,并且将这种情感注入到作品中,表现出了精神内容,而不仅仅是画出了现实本身。艺术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煽动我们的情感,而不只是刺激我们的感觉。
情感体验的多层性: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并常常以是否能满足自身需要为基本前提,它具有一定的先天性。素描中作者对物象的情感体验也是如此。例如:初学素描时,作者多是充满单纯的新鲜感和逼真表现现实客观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和艺术实践的丰富,作画时的情感体验逐渐丰富起来,他们所关心的是现实世界在他们心中引起的反映,渗透着思想和精神内涵的自我感受,一种主观的真实,作画时可能就要凭着他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深奥的思想观念,将形体变异;靠想象来重新安排画面的构成,创造一种新的自我现实。这种情感体验的多层次性,还表现在由于生活经历、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等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体验存在着丰富与贫弱、深刻与浅薄等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同一题材,不同的人去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审美情感表现的主要原因。情感体验的依存性:人在作画时的情感体验是与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不同的。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带有主观随意性,由现实中的生活经历决定情感体验的内容,可以受个人意志和行为的控制。而作画时的情感体验依存于所描绘的客观物象,并且必须想到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才能将意念表达出来,将一般观众看不到的、发现不了的美揭示出来,呈现给观众,同时作者必须要排除素描之外如色彩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以素描的方式为主线,深入地体验和感受,以促使对客观对象的情感与作者的艺术手段相谐调,不能完全受个人主观意志的随意控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审美体验的重要前提。在课堂素描教学中,决定体验基本内容的绘画题材大致相同,因而,教师的思想内涵和美学品格对启发、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性质和深度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在素描教学中,情感体验具有多重属性,但是,从总体上说,它仍然是在师生主观意志调控下的情感心理过程。如何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导向,充分发挥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在审美教育中的增值效应,无疑将是摆在素描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教学中情感体验的诱导与深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感悟到:在素描教学中,情感的体验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而且它与感受物象、理解物象、表现物象是交织进行、相辅相成的。对表现的物象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情感,而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对物象的理解和表现,在这一种呈螺旋上升的审美实践中,不仅素描的表现技能得到了掌握和提高,而且审美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也陶冶了心灵。但是,素描艺术审美的心理规律告诉我们:人对物象的情感体验能力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诱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心理活动过程,并使感受不断深化,以达到丰富情感体验,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我们去做。诸如:
1.情绪和情感是受需要和认识驱动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物象创设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素描艺术表现中情感的真谛。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在于充分将学生的审美意识积极培养起来,促使学生在接受技法传授的同时,也学会深刻和敏锐地感觉对象,为他们的情感体验创造最基本的条件和氛围。
2.情感体验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国内外优秀的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激活他们的情感心理,是诱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作画,不仅可以以直观的方式示范作画的整个过程,而且教师在塑造形体和表现方式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同步实例,特别容易激发学生跟随老师一道表现,有助于情感体验的深化、艺术表现的深入。
3.素描表现中的情感体验必须以敏锐的观察力为前提,否则就难以感受到客观对象传递出来的意境和精神内涵,自然也无法通过素描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因此,素描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表现技巧而是观察方法。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素描表现水准的高低。忽视对学生审美感受的启发引导,素描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毕加索说:“我不探索,我只发现。”发现依靠什么?当然是他那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4.从某种意义上讲,素描表现中的情感体验是过程,也是方法。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手段,情感体验虽具有情感教育的性质,但最终还必须升华为理性的觉悟,要转化为内在的意志力量。因此在情感体验中还要注意哲学、文学等多元文化因素对心理的渗透,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影响,这对丰富情感,提升素描教学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弗谢库津《美术心理学》,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2]吴究生《素描教学新论》,安徽美术出版社,1991年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附图{图})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240×300
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九义七册60页)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到了高年级一些常用的口算,如3.14×2,3.14×3……以及除数
1111
是0.5,0.25的乘、除法,──、──、──、──……化成小数是多
2458
少以及同数相减得0等,这些也要作为基本口算常抓不懈。
关键词:听读训练;说写训练;综合训练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感知语言材料,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语言材料,培养思维能力;巩固语言材料,培养记忆能力;应用语言材料,培养运用能力;活用语言材料,培养创造能力。这五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很难分开。从教的角度上看,前两个阶段合为一起,称为讲解语言材料;后三个阶段合为一起。称为练习。这样。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由讲和练两个大部分组成。为克服哑巴英语,学习英语要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当然,这里的“练”是科学的练,是巧练,而非题海战术。
一、加强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听读训练
敏锐的外语语感是学好外语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重要标志。它是在语言活动中发展而来的,并且是建立在语言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基础上的。所以从起始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练听练读,培养外语语感。
练听,具体可分四个步骤:(1)模仿跟读阶段。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或听老师读,模仿正确的语音或语调,适当讲解意群、连续、弱读、清辅音浊化等语言特征和现象;②辨音会意阶段。可以是一组组的单词(如ship/sheep;it/eat;Miss/Mrs;T/G等)。也可以是一组组的句子(如:isthisabox?/isthisabus?/Aretheystudents?/Aretherestudents?/theglassissmall/Theclassissmall等)。在此阶段教师除加工语言材料之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识别数字、时间、日期等方面作专项训练:③技能训练阶段。本阶段主要是以情景会话和短文理解作为听力材料。以上三个阶段应为教师控制下的听力训练:④智能培养阶段。即指导学生独自去听录音、广播。
练读。语言材料要多读,尤其是课文——规范化的阅读材料,既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出声地朗读。也可以采取默读的方式进行思考。精妙之处要圈圈点点。一方面注意句子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语词激发唤起有关表象、再造想象以及各种联想;或者在情感上引起强烈共鸣,或者运用语境和自己的体验品味出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
人们常说:熟读成诵。诵,我想就是能够背诵。旧时私塾先生常常强迫学童背《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以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目的。我想背外文也同样如此。只要长期坚持背诵大量语篇(包括对话),就基本上能掌握英语的“语序”和“一般结构”。在接受外界语言刺激时就有较高的“预期能力”,即只听清对方的个别词语就能感悟一句话,甚至下面要说的内容。有了这种“预期能力”,语感也就形成了。
二、突出培养表达能力的说写训练
美国著名语言专家Robinnet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分成两大类:理解能力(receptiveability)和表达能力(productiveability)。听和写是将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重复使用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前提和条件,而表达能力的优劣又对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正或副的作用。所以在加强培养语感为目的的听读训练的同时,还必须突出提高表达能力的说写训练。
练说。能够说出几句英语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成功感,会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然而对于许多中学生来说,学了三、四年英语不一定用英语说过三、四十句话,总是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把说当成了一种望尘莫及的事。而至少学生又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缺少交际环境。其实我们是可以创造语言环境的。①从复述课义开始:对照课文以词类转换的方式进行复述:改变人称进行复述;抓住大意,简要复述。②把单词或短语放在熟悉的句型中造句。学生一般都觉得生词难记,死记硬背效果不佳且枯燥无味。若使用这种方法把每个生词造三到五个句子。那将是一举两得:既训练了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又训练了说英语的语流。③练习会话。教师应主动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兴趣。如在教第二册第三课对话时,教师可以有意把铅笔放在地上。然后装出找东西的样子问学生:“Whereismypen-cil?”在教I''''msorry时,可以有意把学生的东西碰落在地上。又如教初中第一册第十课时。让学生们戴上画有猪、母牛、山羊、马等动物的头饰,问学生:“假如你们来到动物园,看到这些动物,你们想问哪些问题?”学生们会兴奋地很快地说出:Whatarethese?Arethesepigsorgoats?Aretheyfat?等句子。这种情景教学能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生活的片段,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因而学起来特别顺利。他们既学到了课本中的语言,又知道如何将学到的语言再用于生活。从而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除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多说英语的语境外,更要注意随时诱导学生讲英语。只要学生能用英语进行回答,目的也就达到了。经常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如果全班的学生都能这样做。那么学生之间就可以创造情景练习会话。④每周或每月定期开展英语角或英语活动日,扩大言语实践量。练写。用英语练写。不但能巩固学生英语词汇、句型、习惯用法、语法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达到用词准确、句型恰当、语法正确的境界:其次,学生经常通过写的训练可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完整表达思想的能力。再次,在写的训练中,学生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活用语言,发展其创造能力。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在听和读的训练中捕捉主要的语音信息,从而正确理解语言材料。就写的方法而言,①最好是抓住课文这个语言材料不放,笔头、口头复述并举,缩写或改写。②提供语言点,让学生连句成文。③要注重对英文书信、日记、通知、看图说话、故事、人物简介等分类进行系统训练,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文体写作知识及技巧。当然,在写的过程中要把握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我的做法是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有“好胜”的特点,任何带有竞赛性质的语言游戏都能使他们精神振奋。因此,我鼓励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发扬进取精神,把学生从考试分数上的竞赛引向追求知识,提高智能的竞赛。如引导学生对新的语言各抒己见展开争论,还常常利用课堂上的最后五分钟或十分钟,让学生做二分钟快速笔头造句比赛或默单词比赛,看谁在二分钟内造的句子多,造的句子正确,或默的单词多,默的正确。然后让同座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批改,报出最高成绩。让同学们鼓掌表示祝贺。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的综合训练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自学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爱学”,把独立的学习能力交给学生。因此,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要进行综合训练:①学会怎样使用词典,训练查词典时的迅速、准确。②教会学生抓住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和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③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英语读物,多方面了解英语特有的表达法、习惯用语、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激发求知欲。
此外,练习中要重视情感交流,培养自信心。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BookⅡ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isthemostbeautifulinourclass?这个学生应在班里边找边说:”WangXiaoming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王小明的外号就是“白马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从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isyoungerthan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然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知识的海洋,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淹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推毁了他们想建立的“成功自我意象”,让其次次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①、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②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③帮助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主次分明,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②对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③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
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设情景记性:
A:Putonyourcoat?
B:whichoneismycoat?
A:Theblueoneisyour?
B:Oh,yes,it’smine,Thankyou.
先提问your、my,再问yours、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引出新语言项目。
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竞赛哪个组,哪个同学先背出来。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们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论文摘要: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要求较高,区分度也很好。
化学实验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又是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化学实验探究题已成为中考化学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实验探究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题要求较高,区分度也很好,成为近年中考题的热点,这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上好实验课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为了省事,在讲到实验时,仅停留于“纸上谈兵”,“讲”实验,“画”实验。有时实验“画”都懒的画,直接用课本投影或让学生看课本图示。这就使得学生是索然无味“听”实验,“背”实验。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不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回答问题。而是听老师“说”现象,记现象,得结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上好实验课非常重要。我们尽量将实验课放到实验室进行,边做实验边讲解。必要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问题让学生自己提。让他们自己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样效果会很好。这既体现现代学生的特点,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借助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能力。
二、遵循课程标准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中的探究性进行创新。
中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考试内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制试题,活而不偏,适度开放。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由于教材中的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时间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探究性实验内容有所侧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并有时创新。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图1图2
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将课本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质”的飞跃。为学生做好实验探究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来掌握科学知识。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使用体现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专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很多老师仍按传统的教学思想去教学,对新课标准的要求视而不见,在实际教学中仍是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学方式,把自己放在了主题地位。以下是我听一位教师的课堂片段探究CO2与水的反应实验。
老师:取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问学生石蕊试液颜色是否改变?
生:没变色,仍为紫色。
师:在试管B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气管伸入试管A的溶液中。大家观察一下紫色石蕊试液颜色是否变化了?(演示实验)
生: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
师:紫色石蕊试液为什么变成了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生: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师:给试管A加热至液体沸腾,大家观察一下颜色是否有变化?
生:红色又变成了紫色。
师:红色为什么又褪去了?
生:A中没有碳酸了。
师:碳酸是否稳定?
生:不稳定,受热分解了。
[板]CO2+H2==H2CO3
H2CO3CO2+H2O
这样的实验探究乍一看进展非常顺利,而且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气氛都很好。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实际上仍是老师起主体作用。实验是老师做的,问题是老师提的,现象也是在老师提示下学生回答的。这样的教学实际上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像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感冒药—感冒胶囊,换成的氨酚烷胺那敏胶囊,从外观名称看,好象是新药,实际仍然是以前的老药。而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变成师生先一同进行原理学习,然后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师生共同设计实验,然后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这样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联系现实生活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由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的化学课程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学思想的化学课程转变。近年来的中考题注重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研值和学科特点,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需要,将生活实际与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获得化学知识与经验。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留心身边的生活现象,把教学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生活当中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课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例如:(徐州市2008中考)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
得无色溶液
不含物质
②另取少量融雪剂,滴加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③向该融雪剂的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④
含有氯化钠
[反思和评价]
(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请你再举一例。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切实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化学实验探究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4)
1“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含义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教研员、任课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还处在探索阶段,认识还不统一.尤其是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什么样的课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研究性学习”的含义,适当扩大“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的外延,这样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划分了三个层次.
1.1含有课程意义的必修课
“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的,它是该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高中课程项目之一.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统一划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程,规定了课时安排和具体要求.这种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范畴,但它没有统一的教材,属于校本课程的范围.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它一般在课下和校外进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1.2写进课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新教材执行新大纲,在相应的章中单独设立一节,以“研究性课题”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杨辉三角”等.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给出了具体的课题,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课外内容,或具有实际意义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但都属于数学内容.它与上一层次没有材的“研究性学习”不同,它既有教材,又具有学科性.
1.3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只用以上两种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已感到不足.如何使用课本的教材内容,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于是这种使用课本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被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简称为“研究性学习”.
不过开始时,有些报刊中的文章使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提法以和第一层次的“研究性学习”相区别.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在大部分文章已不再使用“探究性学习”的字样,而都使用“研究性学习”了.这种变化也说明了随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正向纵深发展,给“研究性学习”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它更具生命力.
三个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其区别在于所选用的素材不同,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使用的方法却是一样的,都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本文下面所提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简称,它的真实含义是“研究性教学”.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
如何使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以引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该具备哪些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设计、具体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1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授式学习而言的,自主性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他们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主体性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活动所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关键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的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
自主性的第二个标志是个体性或独立性.课堂虽是集体学习的场所,但课堂的学习活动却是从个体开始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学生个体的作用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信息自己采集,数据自己处理,问题自己提出,课题自己选定.提倡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出心裁,以培养独创精神.
2.2协作性
协作性是在个体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体现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的自主独立思维活动被调动起来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思维障碍,此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通过相互协作,往往会使思维障碍得以克服,并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学习也被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合作学习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几人一组,人数不多,便于沟通,有利于互相启发,与个体研究能紧密结合.二是班级性的大型思维展示,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范围大,人数多,用于展示研究成果和思维过程,并开展讨论和争论.两种层次的合作学习可在课堂中多次交替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3研究性
前两个特性都是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习的方式等方面简述的,并没有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给以突出说明.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研究”二字,“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同于讲授式,也不同于自学式,它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其中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很重要,无论是由学生提出,还是由教师给出,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只有素材而没有结论.这样才具有研究的意义.可以这样说,问题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还应表现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方法的实践.研究不应该盲目进行,而应体现出方法性.也就是说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研究的实践,使他们从中学会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比得到的研究结论更为重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归纳性研究方法、类比性研究方法、试验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强调并使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的重要标志.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除上面所述的三种以外,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其他特性.但我们认为后三种特性的本质属性不如前三种突出,有的还可以包含在前三种之中,因此就不再赘述.
3“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怎样实施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只搞了几节市、区级的研究课,在听取了专家和同行们的意见之后,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现将“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3.1两个体现
作为教研活动的“研究课”,在备课之初首先应该考虑这节课要给听课教师展示什么,打算起到什么示范作用,准备达到什么目的.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应重点突出以下两条.
3.1.1体现新教学理念
什么是新的教学理念?什么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我们认为应该从教学目的出发,在新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去寻找答案.
在新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数学课的教学目的进行了新的划分,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提出的是一般能力要求,可归纳为“三层问题”,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意识”,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四类能力”,即“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层提出的是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把空间想象和运算等都包含在内.第三层是人格、品德和素质的要求,表现为“兴趣”、“信心”、“精神”、“价值”和“世界观”.
与原大纲相比较,我们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颇具新意.如果我们在备课之初抓住其中的一两项,认真地去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失为是新教学理念的体现.
3.1.2体现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要求.数学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怎样体现“新”字,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或小打小闹,止步不前,而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的思维框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要大胆创新,独出心裁,别出新意,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最近进行的一节以数列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课,包括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主要内容.教学顺序不是先研究完等差数列再研究等比数列,而是横向与纵向交叉进行.在研究完等差数列的定义之后,类比研究等比数列的定义;在研究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之后,类比研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再顺次研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种改革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课堂教学容量大,而且知识之间的横纵向联系十分紧密,不仅学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收益,而且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
3.2两个突出
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涉及过多的教学目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节“研究性学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抓主要矛盾和主要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3.2.1突出一个主题
主题的确定,可以从教材内容上考虑,可以从教学方法上考虑,但最主要的还是从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考虑.一节课如果从总的教学目标考虑,不应有过多的项目,要把主题选好,然后再在这个主题下进行具体设计.
最近进行了一节函数复习的“研究性学习”研究课.开始时打算由两个具体的函数解析式,通过研究它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大(小)值,并画出它的草图来复习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但后来任课教师考虑到给出的函数解析式过于抽象,不如由实例引出,使其具有实际意义.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既然引入的是实例,那么结尾也应给予呼应,也应再回到应用问题.于是前后共出现三道应用题,并且还涉及了字母的讨论.这样一来,由原来侧重于创新意识,变成了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并重;由一个主题变成了两个主题.如果照此设计实施,可能一个目标也完成不了.又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只由应用问题引出函数解析式,把由解析式到函数图象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确定为本节课的主题.
3.2.2突出一条主线
我们这里所说的主线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必然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协作性的关系如何处理?以哪一个特性为主更好呢?在常规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活跃的程度,往往用教师提问次数的多少、学生回答问题所占时间的多少来评价.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提出,在现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要突出“合作学习”的作用.一节课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将“合作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3.3两个侧重
无论什么课型,就教学过程而言,都可以划分为引入环节、主体环节和结尾环节.不言而喻,一节课的中心和关键必然是中间的主体环节,必然要把设计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中.正因为如此,往往容易忽视对引入和结尾的教学设计,于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中,加强了对这两个环节的考虑.
3.3.1侧重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
引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我们提出了三层考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问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直接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可以由实际问题引出,也可以用数学问题引出;可以由旧内容引出,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给出.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贯彻主题和主线.能由学生提出的,最好就不由老师给出;能由实际问题引出的,最好就不用数学问题引出;能由旧知识引出的,最好就不开门见山.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是先大后小,先难后易,先一般后特殊,以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的余地,少一些提示,以增加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气氛.
制造悬念是设置问题的一种技巧.对学生那些似知非知,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新内容,对那些可能产生负迁移,可能发生错误的新方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最终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3.2侧重小结环节的教学设计
复习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常规做法是由老师或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内容,也有教师更深入一步,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到此我们仍觉不够.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把研究方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提出,在总结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更深入一步,“在学完了这节课之后,你还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希望学生自己总结出在思维方法上的收获.开始时,学生肯定会不适应,说不到点子上.我们觉得,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多次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逐渐积累.通过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4两个希望
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的教学设想,但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完全实现,这是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调动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时,课堂上学生会怎样表现?设计与实际之间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设计时难度也会更大.于是,我们只好用“希望”二字来表达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一种企盼,也是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提出的较高要求.
4.1希望产生障碍或出现错误
研究的过程从来就不可能一次成功,产生思维障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和自然的.为了使学生学会思维、实践研究的方法,我们希望教师在全班讨论时,不要只叫会的,只听对的,相反,应从出现错误的,产生障碍的开始,要求学生不要只讲结果而应讲出产生错误和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讲出解决的办法,讲出思维的全过程.
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尝试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学会由失败走向成功.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到爱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活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工作,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3.合作交流,完善认知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②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③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④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完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