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3 22:48: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研活动反思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以常规教研提高教师的自觉质疑和释疑能力。
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要不断地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觉质疑能力和释疑能力。首先要让教师能以自身的教育实践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生动的案例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式,探讨、研究、解决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教学难题、热点问题等,不断地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指导能力,我们进一步地强化了教研活动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让教师真正地参与教研活动,以教研的落实提高教师自觉质疑和释疑的能力。
(一)制度先明确――为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提供活动保障。
制度的执行是为了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让教师形成良好工作、学习习惯。通过制度的保障,让教师能经常性地参加教研活动,从而让教师变被动为主动,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如:每学期初,我们针对新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学期教研工作具体要求”,明确地规定了教研活动的时间、教研活动时教师的注意事项等,促使教师们形成良好的教研工作常规和工作习惯:准时到位、准备到位、思考到位、讨论到位、记录到位。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先行条件,为提高教师的质疑和释疑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先知道――为教师质疑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思考依据。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积极的思考,在期初便安排好了每一周的教研内容。活动前,负责人先将教研活动的提纲发给大家,便于老师有目的、有准备地参与教研活动。同时,鼓励老师敢于质疑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自己类似的教育实践中寻找问题,尝试解决,并与他人讨论、碰撞。这样,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学会质疑,逐步提高了教师对教育行为、教育现象观察的敏感性和敏锐性。
(三)问题先思考――为提高教师的释疑能力奠定基础。
如上所述,教师学会了质疑,提高了对教育现象的敏感性和敏锐性。那么有人质疑必须有人释疑,因此,为了激发教师的思维风暴,提高教师的释疑能力,在教研活动开始之前,根据教研的计划和重点内容向老师抛出问题,让老师在参与研讨过程中带着问题先思考。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广泛地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获得启发,在碰撞中达成共识,从而提高自己设计活动的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而作为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对要研究的问题一定有所了解:这是哪一类的问题,是否遇到过,是否能分析,还有那些疑虑……对这些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质疑的问题。这样,让老师通过质疑、讨论、释疑,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也提升了教师分析教学案例、归纳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比如,针对“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进行角色转换?”这一话题,教师们通过在观摩中看到这样两个案例:案例一,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缺乏促进游戏情节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当小班娃娃家游戏出现简单重复的“煮饭”情节时,新教师便以显性指导者的身份加以干预,幼儿的游戏虽然得以进行,但状态却没有先前的轻松与自然:案例二,老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更善于观察。大班的角色游戏采用一个游戏主题,打通班界,开展综合性角色游戏的方式,从游戏的模式、幼儿的交往面都发生很大的改动,幼儿在新型的游戏模式中积极参与,不断扩展出新的游戏情节,当孩子们为“房地产商”盖的“房子”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双方发生了争执,此时,老教师先是很冷静地在一边观察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游戏情节发展的方向,直到孩子的确需要帮助了,老师才以“值班经理”的身份介入,在游戏中顺利解决了“客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问题解决后,老师又适时地退了出来。这样,孩子的游戏既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又能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以上观察到的现象,老师讨论了“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进行指导身份和指导策略的调整”,新老教师之间互相碰撞,一方质疑,一方释疑从而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有效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提升了教师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常规教研的多样性提高教师互动学习和研讨的能力。
形式单一的教研活动会让人乏味,失去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为了保持并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将几种教研活动的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让教研活动充满生机。
(一)案例分析,互动学习。
案例分析是一种教师互动的学习方法,它把实践中的典型教学或教研活动作为研讨内容,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对案例或活动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论,在不断地反省、修正的过程中获得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有助于教师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形成自己新的认识。
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用得较多的是案例分析。如:开展幼儿各种能力发展情况的案例分析学习活动。我们先制定观察幼儿发展情况的测查指标,再组织老师学习指标的使用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同时抛出研讨的关键问题,再由老师分组进行自由观察,分析幼儿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研讨交流时,每人对自己的想法加以说明,然后进行筛选、归纳、整理。这种研讨是一个将反思、交流学习和研究整合为一体的过程。从中,老师不仅能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能成为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并能从中探讨出最佳教育方法。如此,将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和认识,使教育理论与实践行为走得更近。
(二)师徒结对,逐层带教。
这是一种经典的传、帮、带的教和学的方法,它通过一帮一的形式,引导教师共同学习、进步、成长。新教师跟经验教师,经验教师学专家教师。通过直接观摩、学习教学策略、亲身体验可操作的教学方式方法,模仿、消化和吸收,提高和改进教育方法。同时,师傅们也倾自己所能给新教师无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即激发了新教师学习的欲望,也激发了老教师再学习、再充电的紧迫感,让两者在互带、互教中互相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另外,我们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利用本园现有的师资力量开展“教师培训部”活动,即:分教龄、分兴趣爱好、分科目等进行培训;成立听课小组,即委派几位业务能力较好的老师成立听课小组,以随机听课的形式进行蹲班指导;提倡学科带头人,开展分享式备课活动;借助外来力量提高师资力量,开展暑假培训等。总之,能者为师,我们挖
掘一切可用能源点燃老师的智慧之光。
三、以常规教研的深入化延伸,提高教师提炼总结和更新的能力。
教研活动以后,我们还引发教师在进行更多更深入地思考、反思和调整,并对教研的各种材料进行梳理、归并、总结和提炼,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实践。
(一)让教研成效延伸到日常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开放性的、延续性的,不是停留在每周一次的集中的日常教研活动中,应将每一次教研活动所产生的成效延伸到教师一日的教学工作中的,使教师在集中教研活动中所产生的反思、调整策略伴随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进一步的延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让教研成效延伸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提炼教师的总结能力。
在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后,我们还要让老师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化、最优化。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幼儿教育的发展,根据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检阅自己、发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促进自己发展,为下一次的活动提出整改的措施,这样不仅总结了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书写能力。因此在教师们对自己的经验、收获不断整理归纳的时候,就逐渐地生成了有价值的专业书面材料,有利于对以后的教研、教学工作起到借鉴的作用。这样,不但提炼了教师的总结能力,也让教师的教研、教学工作更具有创造性,更体现其价值。
(三)让教研成效延伸到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加速教师的更新能力。
教师们通过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更深入地理解了《纲要》的精神、提高了各种能力。在观摩、交流、研讨等活动也吸收了新的教育思想,更新了新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但真正要把在教研活动中的新观念、新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演变成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还要靠教师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只有适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从一个平台跃上另一个更高的平台。因此,幼儿园“常规教研活动”这一平台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让教师在这一平台上互相碰撞、广泛吸收、及时总结、加速内化,让教研成效延伸到教师的教育理念中,才能有效地加速教师新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全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我们立足于幼儿园的日常教研活动,因此,我们要懂得并善于借助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尼斯・沃克拉迪,美国教学创意手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校本教研认识不充分
教师对校本教研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访谈发现,有些英语教师认为平时教学任务较重,备课、撰写教案、批改作业、应付各项检查等,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反思教学、参与课题研究、投入校本教研活动等;也有些英语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对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不大,没能从主观上重视校本教研。
2.校本教研“供需”不对口
不管学校开展哪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其目标都应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但从校本教研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校本教研活动并没有迎合教师真正的需求。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之前,没有充分地对教师的校本教研需求进行调研,没能了解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来规划针对性的校本教研内容,而仅仅关注的是对校本研修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后期的科研成果。
3.校本教研缺乏合作
合作类的校本教研活动少,任务部署类的校本教研活动多。大多数学校英语教研组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缺乏可以促进教师合作的教研活动,未能很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更多的是邀请专家、学者给教师举办讲座,讲座的主题也是由专家、学者拟定,缺乏针对性指导。还有一些校本研修活动为了迎合地市级课题需求,强制性地将课题任务部署给教师,这都难以达成校本教研应有的效果。
4.校本教研评价不到位
当下,对学科教研组的评价都会与教研成果结合在一起,然而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会专门针对校本教研进行考核与奖励。此外,评价方式重视对结果的评价与激励,忽视教师的日常教研投入。这样的导向会造成教师重视公开课,轻视家常课;重视学科成绩,轻视学生素质培养;重视科研结果,忽视科研过程的势态。同时,学校对于校本教研的评价缺乏制度建设,校本教研的过程与质量得不到有效的衡量,无法很好地体现对教师参与度、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评价,缺乏发展性的评价。
二、小学英语校本教研该走向哪里?
目的地一:反思性校本培训模式
反思性培训是指通过校本培训课程的实施,指导教师针对薄弱的语言素养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对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用以指导后续语言实践。在后续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再通过校本培训模式帮助教师强化语言结构,提升语言能力,循环往复,不断促进。
目的地二:反思性校本教研模式
反思性校本教研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通过主题式教研、网络式教研等,开展互助型教研。以课例分析、教学专题研讨为载体,以个体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为途径,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培养教师反思教学的习惯、改进反思教学的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个体的反思,实现教师间集体智慧的分享,促进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技能的提升。
1.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是指围绕一个教学主题进行阶段式的校本研修,围绕主题内容进行集中、深度的研修,可跨时半个至一个学期。
聚焦问题通过小组或整个教研组的教研形式开展。无论哪种形式的主题教研,都需要围绕主题定内容,定形式,并制订具体的教研方案,保障实施。实施步骤可以分为:研讨立题、实验矫正、汇总提炼。教师对教学中比较困惑的教学专题或难点进行梳理归纳,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某个阶段教学研讨的主题,根据该研讨主题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与教学实验,引导教师进行过程性反思,并运用反思结果来调节教学行为,继而针对实验活动进行汇总,提炼出针对该主题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网络式教研。
网络式教研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研修活动成为随时随地都能按需进行的非固定式的教研形式。
网络教研平台不仅可以发表区域教研的官方信息和先进的教研信息,一线教师也可以即时进行互动教研,问“需”于教师,问“求”于教研部门。常见的网络教研平台有QQ群组、网络论坛、教研博客、教研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个网络平台都可以推送教研信息、教学策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微课程、优秀微视频等,还可以聚焦教学疑难问题,教师之间进行教研互动讨论。这样的网络式交流,为教师提供了灵活与机动的教研方式,教师们可利用闲暇,自行安排时间学习和交流。
目的地三:规范制度化的校本教
研评价模式
规范制度化的校本教研评价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实施过程、教研成果,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建立规范制度化的评价办法,其目的是通过考核手段来促进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教师是校本教研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教师参与评价教学研究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校本教研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考评制度,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评价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的教学发展。
三、小学英语校本教研该做什么?
策略一:完善制度,搭建校本教研平台
建立合理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保障,有助于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1.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
为了完善监督管理,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教研组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确定教研组长为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负责人。围绕每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教研组应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与反思。同时,设立由全体组员共同实施的管理模式,创建把教学、研究、培训结合起来的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校本教研取得应有的成效。
2.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为使教师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质量,教研组应有规定的集体备课的时间段,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并在教研组内开展相关专题研讨。教师之间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教学建议,力求使教学设计更完善、更科学。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反思,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最佳设计。
策略二:同伴互助,构建学习型校本教研机制
同伴互助指在两个及以上的教师之间,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实施校本教研强调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可以在教师集体中形成教学思想、模式、方法的交流,弥补教师个体学习的局限性,实现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师资队伍的共同成长。同伴互助有以下形式:
1.沙龙会谈。
在校本教研中,教研组通过组织教学沙龙活动,促使教师深度会谈,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进行深层次研讨,实现教研经验的共享。教师可以畅谈教学教研的心得、感想与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与经验。每次沙龙时,教研组确定活动主题,教研组成员就平时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
2.一课多研。
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可以通过三个环节开展一课多研:自我设计实践――同伴互助提升――反思加工实践。(见图3)由一名教师独立备课、上课,教研组成员听课、评课,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出相关的教学意见,授课教师反思、总结后,改进教学方式与环节,再次进行课堂展示,教研组成员再次听课、评课。这种“一课多研”的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听课、评课、教学反思为主要途径,能够切实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策略三:专家辐射,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专家指导的形式有教学理论讲座、教学专业座谈、学术专题研讨等。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邀请专家开展与教学有关的报告、讲座等是小学英语教师接受前沿教学资讯的有效形式。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引领课题论证与成果鉴定。对于课题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申报、调研、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课题活动,专家的分析、判断、建议与引领能够有效地推动课题式教研活动。此外,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学校除了充分发挥他们在本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还应依托这些优秀教师的优势,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推动整体师资队伍的发展。
策略四:网络教研,拓宽校本教研途径
网络教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与安排,随时随地参与教研活动;其次,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实现自主教研,以参与者或组织者的双重身份,灵活开展个性化教研活动。
教师通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平台,实现网上集体备课、评课,一改以往教学研讨中单纯的即时性效应,使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教学实践的各个过程,如教材分析、重难点处理、教学设计、课后点评等。这样的在线交流作为自主式主题研讨和互动式课例分析的补充,能够帮助教师实时地开展互动交流,促进教师及时反思、总结教学心得,是培养教师形成教学反思习惯的良好途径。
策略五:课题引领,推进校本教研深度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校本教研工作,激活英语传统教研,秉承“以常规教研为基础,科研课题为依托,有效课堂为重点,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教研特色,从知识理论的整体引领、教学实践平台的搭建、个体反思与集体智慧的交流以及使教研顺利开展的各项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着手,将英语教学研究引向深入且有效的创改思路。每一位教师依据学校的科研工作长远规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与目标。教研组应定时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聘请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做培训指导,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推进校本教研深入发展。
策略六:自我反思,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充分说明了自我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这里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期对教学目标、方式等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
一、加强学习、统一认识
为了使广大教师明确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意义与要求,我们运用自2000年以来县镇两级在我校进行的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部分教师因课堂教学水平低而被确定为待岗教师的残酷现实,使教师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教师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想站住岗位就得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化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广大教师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顺应教师需要把构建“双效课堂”工作列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突破口。组织教师在认真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解读》、《有效课堂》等理论书籍的同时,对学校制定的《开展“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价考核细则》等工作方案制度以及构建“双效课堂”操作技术要求进行了认真学习。通过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学校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不仅是贯彻“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也是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传承优势、夯实基础
我校自2000年起为了适应教师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开展了“强化思维训练,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生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研活动,形成了“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当堂测试、自我反思、主题交流、领导点拨”八位一体教研模式雏形。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在教研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引路、自主实践、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教研活动特色。在实施“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时我们把引导教师巩固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成果作为“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根本性工作来抓。
1.典型引路。我们根据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要求,先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构建双效课堂”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学校业务领导把关指导,然后由教研组推荐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组内教师进行当堂测试,最后由业务领导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进行主题教研经验交流。我们先后选择了数学计算、应用题教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教学;英语短语教学等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展示,凡是教师实施课程有困惑的课型,我们都分阶段在集体研究基础上,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使教师明确达到相应学科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2.自主实践。教师在“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中,进行自主实践是教师专业是否得到锻炼与有效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校本教研达到自主化的重要前提。在工作中,我们通过用教研计划管理规范教研活动主题,用教研制度规范教研活动行为,用教育科研课题实验和主题教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淀教师理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措施,引导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地进行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我调整、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使教师的不断学习与反复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夯实了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基础。
3.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借助学校教研组开展的“构建双效课堂”教研活动以教师自主实践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为研究主题,在教研活动中通过“共同合作、以强带弱、研究交流、反馈提高”的形式,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想、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率、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分别采取了“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异上”等方式使教师在了解了他人对自己自主实践成果评价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之间在同伴互助中相互学习他人的先进、实效的教学理念与操作技术。
4.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思考、总结、研究,进而甄别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所进行的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活动水平。一是日常系列的写教学后记;二是教研活动中的主题反思;三是走出学校观摩教学反思自我;四是进行教学反思征文评比。在写教学后记中,我们首先对教学后记的写法进行了全面辅导,对教学后记由过去的写总结,明确为写教学得失,写三维目标的落实,写教学对促进学生心智与情感发展的收获与不足等。在教研活动中的主题教研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针对自己的教研课进行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规范科学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体现教学概况,过程得失及原因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走出学校观摩学习反思教学中,我们一是与先进学校结成联谊校;二是组织骨干教师到名校观摩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肯定自己探索研究的成果,找出差距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教学反思征文竞赛中,首先由各教研组推荐本组的优秀教学反思参加学校评比,学校将获奖的教学反思推荐到全镇教研会上交流。通过坚持开展自我反思活动逐步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由过去单纯的教向重视研究教学转变。
三、研制模式、提高效益
我校在总结反思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得与失时,认识到一些已经被肯定的,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往往得不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甚至有的教师徘徊在原有的教学老路上不能前进。为此,我们在总结了学校以往的教学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数学计算、应用题、几何教学,英语目标教学等教学模式,并讲解印发到每一位任课教师手中,使教师能在新的教学起跑线上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避免了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保证了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研究活动的效益。
四、精细管理、科学考核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管理中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在工作中,我们开展了“推门即听课,翻本即检查”活动,全天候进行教学管理。业务领导每天保证至少有一人在课堂听课。通过听课了解并指导教师开展“构建双效课堂”的自主实践研究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修改并完善了《课堂教学考核细则》、《教师工作考核细则》、《教研组工作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通过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对全体教师的工作业绩实行周通报、月小结,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量化的制度,提高了“构建双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城乡教育 协作教研 农村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06-01
1 建立城乡协作教研制度,促进教师成长
1.1 加强校际间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协作教研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把协作教研活动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协作教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以确保协作教研活动工作扎实、顺利、有效的开展,领导小组广泛收集有关文件,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充分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政策理论水平;领导小组还负责组建队伍、确立课题、论证方案、保障经费,听取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解决课题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检查评定研究效果。研究小组具体负责拟订研究方案,组织实施,收集资料,按照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1.2 强化校际间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①理论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要有统一计划、有统一形式、有时间保证、有检查落实和效果。②教学反思制度。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要写考后记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札记)这样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③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降低管理的刚性,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1.3 健全校际间课题研究制度
为了让校际间课题研究工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障校际间参研人员的利益,明确校际间课题研究人员的职责,增强校际间课题研究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校际间应共同商讨、明确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校际间课题研究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
1.4 明确校际间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形式
为使研究在实践中进行,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每学期,校际间一起商定协作教研活动计划,规划好本期将开展的协作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方式,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力求做到校际间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互动与互享,让课题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1.5 建立校际间年级组教研协作机制
校际间各年级组要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互帮互促,努力提高校际间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1.6 规范校际间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
①校际间教师教研评价制度。确立以校为本的教研观念,对校际间教师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参与活动、合作交流、课题研究等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适时总结反馈,规范教师教研行为,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②校际间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实施校际间教师教学评价,淡化结果,强化过程,把教研纳入重要的评价内容。③校际间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坚持校际间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校际间评学制度。④校际间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制定制度,确立以崇尚研究,鼓励冒尖为目的的激励机制,肯定校际间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在校际间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2 丰富协作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
2.1 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校际间的交流。
所谓“请进来”是指邀请外校名师来本校专题讲座或教学现场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引领教师,或力争配合市、县教育部门承办相应的教研活动。“走出去”就是指学校不定期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让他们到外面去开拓眼界并将外面的新理念、新做法、新信息带回来与大家共享。
2.2 举办丰富的校际间教研活动
城乡协作教研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基于学科领域校本教研基础上的一种城乡间合作式教研,是一种突破传统学校教研模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的新途径。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成为友好帮扶结队学校,利用城里学校的优质师资,在教导处和学校党政的支持和协调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城里学校展示了特质的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及英语教学等学科的先进理念。农村学校的老师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评课,吸取其精华,改进自己的教学,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理论水平上都有很大提升。
2.3 选派优秀教师顶岗交流
实施城乡协作教研活动,校际间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顶岗交流。农村学校选派优质教师到城市学校交流学习,借鉴教学经验。同时城里学校也派了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课,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模范带领的作用。通过校际间教师的顶岗学习,能全面了解校际间教育教学的真实现状,为协作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也让我们找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找到了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
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以园务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强园本培训与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学为核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加强课题研究,凸现我园的特色教育。
二、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组有教师12人,分别是:项**、沈**、汪**、方**、徐**、郑**、杨**、黄**、姜**、倪**、邱**。其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在教研活动中能发挥骨干引导作用。沈**、项**、方**、张**是年轻教师,她们在教学经验上还有所欠缺,但是却拥有勇于创新,勤学好问的学习品质,在教研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新生代力量。在本学期的教研任务中,老教师们在注重提高自身保教技能的同时,更要关照、帮助年轻教师逐步成长,进一步增强我组的教研能力。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提高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规范性、有效性。
2.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培养研究型教师,以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3.加强园本研修,督促教师按时完成学习、实践、成果阶段的任务。
4.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5.开展园本特色课程,将特色教学融入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创设之中。
四、活动具体措施:
1、每个星期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各个方面的研讨,共同研究教学技巧,分享教学亮点,让每个老师在研究讨论中得到提高,加强教学质量。
2、要求每位教研组员真正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根据自身的特长或学习需要,至少负责一次的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先进性,做好教研活动的资料收集、准备,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
3、每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有方案准备、文字记录、照片拍摄以及活动执教者的反思。
4、要求每位教研组员至少负责一次教研活动记录,做到认真记录教研过程,把活动中的亮点、难点都记录下来,以备在下周教研活动中继续深入研讨。每次活动后做好活动反思或小结。
五、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1、保教一日生活常规的落实。这是本学期我园马上要落实的内容,也是我们组教研活动的重点。我们将通过五次活动进行研讨,针对小、中、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幼儿生活环节、就餐环节、午睡环节、离园环节等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中。
2、绘本膳食研讨课的选课和磨课。根据我园健康特色的园本理念,我们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健康饮食的习惯。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会选择健康食品,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结合主题,把适合的绘本分享给幼儿。
3、我园户外体锻项目的落实和实施。户外区域活动在我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本学期,我们要将各个户外区域进行整合和调整,融入情境,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给与更多的自主性,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户外体锻活动。
4、室内区域的研讨。每个班级的室内区域创设都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观摩、记录和反思,加强交流和创新,希望能有更多想法的碰撞,让区域活动更加精彩。
5、视频游戏观察及案例分析。幼儿自主游戏已渐渐成为幼儿的主要活动,教师在这些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调整。正确、理性的保证自己的位置,让我组的教师们学会放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更好为幼儿游戏服务。
具体活动内容及人员安排见附件一:
序号
周次
日期
研讨主题
研讨重点
地点
负责人
记录人
1
三
2.29
教研组计划的制定及任务布置
确定每期的研讨主题及人员安排
多功能厅
倪**
沈**
2
四
3.7
保教一日活动常规(一)
生活环节细节研讨
多功能厅
汪**
沈**
3
五
3.14
保教一日活动常规(二)
实际操作及反思
教室
沈**
郑**
4
六
3.21
保教一日活动常规(三)
实际操作及总结
教室
郑**
姜**
5
七
3.28
绘本膳食研讨课(一)
确定研讨主题
多功能厅
徐**
杨**
6
八
4.4
绘本膳食研讨课(二)
研讨课磨课及反思
教室
杨**
邱**
7
九
4.11
绘本膳食研讨课(三)
研讨课磨课及总结
教室
杨**
倪**
8
十
4.18
户外体锻项目(一)
项目整体规划
多功能厅
邱**
项**
9
十一
4.25
户外体锻项目(二)
项目准备细节调整
多功能厅
项**
黄**
10
十二
5.2
户外体锻项目(三)
户外试玩
操场
黄**
汪**
11
十三
5.9
户外体锻项目(四)
户外试玩
操场
汪**
沈**
12
十四
5.16
班级区域研讨
参观区域创设
教室
姜**
郑**
13
十五
5.23
一日活动常规(四)
半日观摩大三班一日常规活动
教室
方**
姜**
14
十六
5.30
一日活动常规(五)
半日观摩中一班一日常规活动
教室
邱**
项**
15
十七
6.6
户外自主游戏观察和分析
如何进行案例分析(讲座)
多功能厅
倪**
徐**
16
十八
6.13
户外自主游戏观察和分析
自主游戏案例分享交流
多功能厅
徐**
方**
17
十九
6.20
学期总结茶话会
反思和创新
多功能厅
倪**
关键词:制定;体育教研活动;九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48-02
一、适切化
一份好的教研活动计划最重要的是具有适切化。首先是计划有针对性,即教研活动的内容要来源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计划。如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从平时教学实践中归纳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自己提出的在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研活动内容的重点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其次是计划有可操作性,在制定教研计划之前要对本组成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前期教研的经验与成果等进行分析研究,确保研究内容与形式符合教研组和教师现有的基础,贴近教师最近发展区;最后是计划有实效性,主要看实施教研活动计划后能否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体质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等。
二、主题化
当前,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主题不突出,一方面充斥着大量日常事务工作,如布置学校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等,呈现琐碎化;另一方面教研活动计划缺乏系统性和主题性,教研活动呈现点状化。为此,教研组长要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系统设计教研活动计划,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要站在教师和学校的角度去策划教研活动主题,满足老师成长的需要,为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奠定扎实基础。制定主题式教研活动一般流程为:确定教研活动主题制定实施方案围绕主题,教师自我实践与研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上公开课、评课、集体备课、教材研讨等)主题交流研讨形成共识,整理完善资料。如在开学之前,教研组长必须先了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都遇到什么困惑或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初步确定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在正式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教研组长要再次深入教师之中,与教师座谈交流,掌握实际情况,明确教研方向。通过和组内教师共同商讨,确定更切合教学实际的教研活动主题。
三、目标化
有少数体育教研活动计划中的教研活动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一是教研目标随意性,没有详细目标,常出现随机性教研活动或教研目标;二是目标与教研活动不一致,目标成了空架子,目标不能发挥纲领性作用;三是目标过大、过空、不现实,严重影响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因此,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必须明确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具体目标,目标要清晰、具体、可操作,符合教师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发挥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如主题为“细研教材,追求实效”――七年级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校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研目标定为:掌握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原理、动作技术关键点、教学重难点、辅练手段、学生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等知识点,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细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为创建“主动有效”的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四、多样化
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教研活动内容除传统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和教材教法研究外,要增加教案设计、教学策略与模式、专题学习、经验总结推广、同课异构等内容,做到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如围绕篮球急停急起3课次小单元教材内容,组织3名教师依次进行一个课次的教学,开展单元教学研究。又如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即同一教材内容由2名教师进行不同的设计与教学,通过多样化的设计和教学来研究某一教材内容,为优化教学设计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研究载体。另外,在教研组织形式上也要多样化,如组成片级(校际)联合体进行教研,避免少数学校因体育教师少而无法开展教研活动的尴尬。再如进行网络教研,它跨越了时空距离,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开放、交流、研讨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五、共议化
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要充分调动组内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特点主动认领专题研究项目主讲人,教研组长根据组内教师认领情况,要明确每次教研活动的责任人和所有教师的任务,做到“齐参与,共议题”,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如制定某一主题教研活动计划时,规定教师就某个问题选择不同角度谈想法、思路、经验和见解,同时组内老师也可进行补充,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建议等。这样就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气氛,教师也不再只讲好话、不讲缺点,而是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有“思维的交换、思想的交锋”的教研活动,给予每位教师的是启示,也会逐渐形成互帮互助、优势互补、组内共享、形成合力的教研氛围,帮助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问题,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六、预研化
预研化就是要求对教研内容预先研究,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研组长对制定的教研活动的内容要预先研究。教研组长是搞好教研活动的重要因素,体育教研组长的组织策划、专业引领、教学示范和人际沟通等能力将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质量,所以教研组长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时,对所要研究的内容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应有作用;二是组内教师也要对本学期教研活动内容预先研究,如参与教师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有所了解,要先尝试分析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效果理想,就要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如果实验不成功,也要找出问题所在,捋一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并及时地把问题记录下来,等待参与教研活动时与大家共同商讨、切磋,真正做到有备而来。
七、定时化
教研活动要做到定时定点,一般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如遇期中考试、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可适当拉长间隔时间,但每学期至少开展6~8次的主题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为开展教学研究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学期的教研计划一经公布,就要一一落实,并尽可能做到按计划执行,不要随意改变计划(特殊情况除外)。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的体育教研活动要前紧后松,要抓紧前半学期进行研究课、公开课、展示课和教学技能培训等室外活动,如遇天气原因而无法开展活动,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调整。学期结束前几周应安排相关的达标考查、考试、总结等教研活动,这样可确保教研工作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和有章可循。
八、制度化
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之前,先要制定相关的教研活动制度与流程。如制定备课制度、主题教研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这一系列的制度能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和教研活动的质量,也是执行教研活动计划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例如主题教研活动制度:在教研活动之前,首先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与背景,提出教研活动的期待目标;然后组织教研活动,通过主讲者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争论取舍及汲取建议,提出基本结论,达到教研活动的效果;最后是提炼主要经验,反思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二年来,随着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研究活动对提高园教育质量教学,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加大教研、科研力度,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成为我们的办园之本,兴园之路。
一、遵循原则
教师情况分析:我园本学期新增加2名代课教师,没有教学经验。目前,专业幼儿教师一名,由小学转岗的教师6人。教研工作在我园占着重要地位。在业务园长的统一领导下,教研活动主题明确,时间安排便利,我们遵循两个原则:1、人人参与的原则。2、合理组合原则。幼儿园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能力、年龄等方面教研。
二、制定教研制度
教研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明确规定了以下制度:
(一)学习制度。每学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有针对性的个别外出培训学习;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政策。
(二)会议制,每周安排一次。
(三)教学观摩制度。我园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由教研组长牵头,运用观摩、评析、反思等形式,针对某一领域或学科开展教研。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一)以学习、个人反思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因为教师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开展教研活动的成效。每学期我们到园外观摩学习。园内半月一次业务学习,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自考、函授学习等。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行为。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只有在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反思、评比等开展教研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同伴互助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形式的教研活动主要通过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来进行。主要形式有:
1.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然后全园教师集体观摩、讨论、评议并做好记录。
2.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学观摩活动。由年级组长牵头,根据各年龄段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通过开展以上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从而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的整体素质。
注重以人为本,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通过合理用人,多渠道培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等,来给教研活动注入活力,使教研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发展。
经过我园全体教师的努力,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更结出了 累累硕果: 2005至2006学年,第一学期全园教学班级均获得全乡考评一等奖。第二学期考评中,四个教学班荣获三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2006年县艺术作品展览中,我园5位小朋友的绘画作品获得展出;2007年第一学期全园教学班级获全乡考评一等奖。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二年来重科研、深入开展研究的结果。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任务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研究型的老师”成了幼儿教师即将面临的现实要求。这不但对教师本人提出了个体努力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幼儿园提出了新一轮的工作重点。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地之一,应当切实地承担起这一重担,为有效地解决新的教师角色要求和现有教师整体素质不够的矛盾提供新的途径。
具体教研安排:
9月份,教师基本功培训。
10月份,对活动区的探讨。
11月份,对室外活动如何组织的研究。
12月份,对如何组织集体教学的研究。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语文教研组圆满的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研工作。现在把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以区级教研、竞赛活动为契机,语文学科积极组织各年级开展语文学科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说课-上课-评课,本学期以年级为单位,我校一共展示了质量较高的教研课6节,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参与了听课,双周周二的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更是做到了全员参与。
教研活动中,我们以教研课为轴点,上课之前由执教老师说课,各位老师预设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在各种思维碰撞的启示中,执教老师改进教学设计并上课,课后的集体教研中,执教老师说反思,听课老师们畅谈宝贵意见,针对某一个教学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众人拾柴火焰高,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都能从中获得点滴收获、些许进步,发现教学中的“精”与“巧”,“真”与“实”。
此外,“北派名师观摩活动”以及邀请的蔡主任来校做的《“聚焦课堂,高效减负”讲座》,为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培训,把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带进了我们的课堂,提升了老师们的语文教研能力。
在一次次的说课、作课、反思、总结中,无论是老师个体还是教研活动都能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发现了一些不足,为以后的语文教研明确方向。
下面想说一些感谢的话,话可能稍落俗套,但却发自内心。开学初学校突然把教研组长的担子放在我身上,我很意外也很忧心,意外于毫无准备,忧心于自己的业务能力有限、资历有限、见识经验有限,和在座的老师们相比,我只能算的上是个学生,总有种“老虎不在家,猴子充大王”的感觉。所以本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开始做,一学期过去了,教研活动顺利结束,报课顺利,上课认真及时,集体教研有序,评课言之有物,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老师们积极配合,我心存感激,知道这不仅是老师们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其中也不乏对我的尊重和爱护。
非常感谢教研活动中准备教研课的六位老师,在常规教学的繁忙之余,花精力、花时间备课,分别是:李xx老师《圆明园的毁灭》、杜xx老师《落花生》、王xx老师《猫》、孙xx老师《富饶的西沙群岛》、郭xx老师《红领巾真好》、刘xx老师《雪孩子》,六位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节真实、有价值的课堂教学,青年教师观课,犹如照镜,自己的问题从其中也能窥得一二,得以反思;有经验的教师前辈们评课时倾囊相授。吴xx老师对徒弟刘xx《雪孩子》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认真点评,可见吴老师听课时认真的思考;李红艳老师对低段识字书写四步走“观察、占格、指导、评价”让我对写字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王xx老师总会关注到老师教学中的细节,结合学生的学情,给予中肯的建议;马xx老师和王xx老师对杜xx《落花生》一课中“详略得当的作用”教学点的深究;张xx老师往往在评课中言语恳切、一针见血……除了提到的老师们,其他老师对教研活动的认真我也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