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程计划8篇

时间:2022-04-24 19:23: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程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程计划

篇1

XX年,是我们实现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也将是我们面临生产任务重压力、迎接严峻挑战的攻坚之年。并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XX年工作的总体目标和生产任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

一、安全生产

安全是电力生产的首要要求,也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时召开班组安全周会,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员工从生命安全的高度认识安全的重要性,自觉的去关爱生命、关爱家庭、关爱企业,做到警钟常鸣,提高防范意识。认真学习国网公司,建德局,新龙公司的各类文件,结合三不发生,九个务必狠抓安全工作,始终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任务。

二、两票三制

严格执行两票工作制度,不管任务繁简,工作两大小,必需持票作业。第一,做好工作前的现场勘查,找出危险点,不安全因数,始终要让工作现场处在可控,能控,在控的状态中。第二,认真严肃的开好每次班前会,三交三查清楚,仔细。交底时每位员工必需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危险点,防范措施。第三,事后总结,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安全隐患。

三、材料及资料管理

制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材料管理员,必需了解每天进出材料,仓库必需有清楚的台账,进出材料清单,合理的上报各类材料。在项目结束后,马上盘存仓库及废旧材料的登记上缴局仓库。绝不虚报,假报材料。

在项目开始前拿到设计书及三措一按,仔仔细细的进行学习,每月排出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工作任务。在项目结束后及时上缴各类有关资料并留存根。

四、加强沟通,服务于民

加强与供电营业所,配电工区等主业的交流,沟通。在其范围内的改造,施工。停电必需提前出具停电联系单,做到事先提前通知,提前准备。

施工中,科学合理安排走线,支架的安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与用户发生口角,耐心,仔细的解释给用户听,必需做到百分之一百的优质服务。

五、关爱员工,认真工作

篇2

为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决定,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在全省藏区牧区实施“牧民定居计划”,力争到**年结束全省藏区的游牧无定居生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思路

从20**年起至**年,通过4年努力,整合各方资金和利用相关政策资源,通过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公共财政支持、牧民群众自建,基本解决我省藏区牧区现有未定居牧民群众和仅有简陋固定居所牧民群众的定居问题;通过政府设计和给予一定帮助,解决所有牧民野外生活帐篷内生活设施的更新问题。政府在牧民定居新村配套加强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与牧民定居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卫生事业,在我省藏区牧区全部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达到牧民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畜牧业经济有新发展的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二、主要内容

实施“牧民定居计划”坚持“政府引导、牧民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一是建设定居新村。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交通干线相对集中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牧民定居新村,以村为单位组织牧民统一新建、改建住房,引导牧民集中居住。二是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组织生产厂家开发设计或统一招标比选适宜高寒地区使用的帐篷及生活设施用品,政府给予适当补助,鼓励牧民群众购买,改善牧民野外生产时的生活条件,让牧民群众在游牧过程中享受到现代生活。三是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在牧民定居点新建综合配套的村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初级小学、村卫生室、村级组织统一共用的办公场所和科技文化服务设施。

三、资金安排

实施“牧民定居计划”实行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投入为主,牧民住房以牧民投入为主、信贷扶持和政府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激励办法。“牧民定居计划”按每人平均1万元标准安排补助,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帐篷设施补贴和按每户1万元奖励自建住房牧民。资金筹措主要采取省、州、县资金投向调整、资金整合、信贷支持等方式加以解决。

四、工作要求

在牧民定居区配套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与牧民定居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卫生事业。

(一)大力发展藏区教育事业。结合“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最后2年的实施,继续加强学校建设,巩固、提高基础教育,着力调整与“牧民定居计划”相适应的教育布局,实施“9+2”免费教育计划,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让牧民子女更好地接受教育。一是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藏区各纯牧业县小学3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入学,小学3年级(含3年级)以下的适龄儿童在牧民定居点学校(班)入学,半农半牧县的牧区小学3年级以上的学生相对集中到寄宿制学校就读。二是有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适龄儿童、少年人数较多且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乡(镇)可在牧民定居点建立9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的统一集中到县城寄宿制学校。学校的布局由各县在州政府的统筹下设置安排。**在学校布局安排上要充分考虑与大骨节病防治易地育人规划的实施相结合。

(二)配套完善村级卫生室建设。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全藏区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一是实施1村1个卫生室计划。现有牧民村已有乡镇卫生院所不设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牧民村建设1个村卫生室。根据村卫生室覆盖人口数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本着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的原则统一技术规范和建设方案。配合牧民定居计划设施在4年内分期分批先在藏区10个纯牧业县和木里县建设村级卫生室。对已有村医的集体举办的村卫生室,每室每年投入维持经费1.5万元。二是加强村医配置与培训。对藏区目前无村医的村卫生室通过公开招聘或当地医疗机构抽调配齐村医,也可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募乡村医生,并在3年内完成培训和分配。

(三)统筹藏区交通建设与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公路建设等级,调整完善藏区公路网规划,优先建设干线公路,使牧民定居点尽可能沿已有公路沿线布设,尽量向干线公路沿线集中,方便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由省交通厅结合牧民定居点具置合理确定通往牧民定居点的道路技术等级、标准。

(四)支持藏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特色畜牧产业、电力产业和旅游业,增强定居牧民群众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能力。

五、责任分工

篇3

(一)工作目标

1.组织推荐部分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校长(园长)参加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评选活动,力争一定数量的校长(园长)当选。

2.深化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名校长后备力量,系统、有序地推动名校长群体的不断壮大。

3.系统梳理、总结评选出的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开展办学理念研讨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宣传、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

4.建立健全打造名优校长群体的运行机制,保证“名校长工程”的不断深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组织开展“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争创工作

根据北京市教育学会评选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争创工作。推荐部分政策理论水平较高、有一定办学理念、业务能力较强、工作实绩突出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由北京市教育学会组织的“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园长)”评选推介活动。在*教育发展指导团的指导下,通过校长自身总结梳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管理特点、学校发展情况,形成参评事迹材料,参与评选活动。

20*年12月20日前完成推荐人选的事迹材料准备工作并报送北京市百名杰出校长评选组委会。

20*年4月-9月,配合组委会的“校长采访”活动,组织入选校长(园长)根据组委会的采访要求,深入总结、挖掘其办学理念、典型经验。

2.继续举办“校长专题研修班”

在对20*年度名校长工程培养对象综合评定的前提和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选拔30位左右中小学骨干校长组建“校长专题研修班”。通过专家的指导、引领,重点开展以提升依法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为主攻目标的系列培训,强化以学校效能改进为指向的培训培养。其内容和方式主要包括学术报告、研讨交流、课题研究、工作诊断、参观考察等。20*年4月-12月,总计200学时。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3.创办“青年校长书记专业发展论坛”

选拔40名左右中小学青年校长、书记,创办“青年校长书记专业发展论坛”,分设校长组和书记组,以教工委、教委年度重点工作为主题,开展符合青年干部特点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系的系列活动。为青年干部成长搭建平台,积累管理经验。

20*年2-12月,组织论坛活动3-4次。具体计划、方案另行制定。

4.继续举办校长办学理念研讨活动

对入选的北京市杰出校长(园长),以及在举办校长专题研修班的基础上,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学术素养,具有较系统的办学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显著的办学实绩、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长,总结、提炼他们的经验,开展办学理念研讨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20*年下半年适时以集中或个别展示形式开展研讨活动。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5.组建*区“名校长工作室”

三年来,我区名校长工程不断推进,塑造推出了一定数量的名校长,已初步形成了*名校长群体,为充分发挥名校长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组建*区“名校长工作室”,重点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

通过明确名校长工作室的工作任务、目标,确立责任,培养一定数量的年轻校级干部,从而提高青年校长管理学校的水平,提升骨干后备力量的基本素质。

20*年拟组建2-3个名校长工作室。

6.建立名校长数据资料库

收集整理近三年来我委塑造推出的名校长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分院建立*名校长数据、资料库,完整保存名校长的信息资料,保护好*优秀校长的办学经验成果,为年轻校长学习、研究提供方便,逐步积累*校长队伍建设成果。

20*年上半年,完成资料库的建设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名校长长廊。

7.启动学区培养塑造优秀校长工作

各学区以教工委、教委《20*—20*年名校长工程实施意见》为依据,结合本学区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学区优秀校长、骨干校长培养、塑造工作计划,明确培养对象、培养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培养,并适时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培养学区层面优秀校长、骨干校长,逐步形成本学区优秀校长群体。

20*年4月底前各学区制定出本学区优秀校长、骨干校长培养实施方案。

二、“名师工程”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名师区域影响力、辐射力和总结名师成长规律为主线,扩大名师团队规模,推进“名师工程”建设。

1.落实“三级管理”工作制度,推出200名左右区级学科带头人和40名左右市级学科带头人、200名左右市级骨干教师。

2.完善导师带教工作制度,坚持资源共享,推进“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制定落实对区级骨干教师的管理制度,落实对在职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管理考核制度。

3.做好宣传和展示工作,进一步推出我区名师品牌,扩大和提升“名、特、优”教师的影响力、辐射力。

4.完善引进名师的制度,推进引进工作,扩大名师团队规模。

(二)工作重点

1.区级工作层面

教委人事科牵头,协调教研中心、*分院、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以完善专家带教和宣传推出名师群体为重点,集中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做好区外专家导师带教工作

在总结上一年度区外专家带教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聘请5位外区专家对我区遴选的16名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导师带教的培养工作。以管理、培养、推出并重,促进带教学员的成长,为20*年新一届北京市学科带头人评选做好准备。

20*年4月、9月召开阶段工作会,12月召开总结会。

(2)推进“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

探索和完善以特级教师个体领衔的“特级教师工作室”运作模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师带徒、开展“名师讲堂”、“名师讲坛”等方式,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特级教师的影响力、辐射力。

20*年完成15个“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组建和开展工作(4月底前组建5个,8月底前再组建10个)。

(3)继续开展“名师讲堂”

选拔在职特级教师、部分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在*有线(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继续推出“*名师讲堂”系列讲座,宣传和展示我区名师群体,逐步打造、形成一个品牌栏目。

20*年计划安排12个专题,每月1个专题。

(4)举办“名师讲坛”活动

充分发挥在职特级教师资源优势,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专题,20*年计划围绕2-3个模块,由特级教师在*分院定期举办讲座,逐步形成特级教师开设讲坛的特有风格。

20*年计划安排6次专题讲座,每两个月1次。

(5)加大名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在教委开辟专门展室,收集汇总我区名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物化成果,宣传名师做出的贡献;在*分院建立“名师长廊”,汇集我区名师教育教学风格和特点,展示名师风采。

20*年12月底前分别建成“名师展室”和“名师长廊”。

(6)组织名优教师出国考察学习

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了解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丰富教育教学知识,继续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到教育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学习。

20*年11月之前选派部分优秀教师赴境外考察。

(7)做好名师引进工作

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名师引进政策,推进名师引进工作。组织市区示范中学和国家、市骨干专业职高学校引进名师工作研讨会,指导学校做好名师引进工作。

2.区级学科工作层面

教研中心为工作主体,在*分院的配合下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名师的培养培训,以“新课程研究中心组”课题引领、对新评选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和宣传展示名师专业发展轨迹等形式推动学科名师工作。

(1)推进“新课程研究中心组”工作

在总结上一年度“新课程研究中心组”取得成果经验的基础上,以16名导师带教学员为核心,继续实施课题引领的学科名师团队培养。

20*年3月以前组建5个“新课程研究中心组”并推进工作。

(2)召开学科名师教学特点研讨会

不断为学科名师创造成长的机会,搭建展示的平台,及时宣传他们在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特点及取得的成果。

20*年不同阶段在中、小、幼、职不同学段分别选出1名学科名师为其召开“学科教学特点研讨会”。

(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

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增强学科素养,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做好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推荐工作,提前进行准备培训。

(4)多种形式发挥区级学科名师辐射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教研中心《*教育研究》、《*课改》和教委信息网介绍名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成果。通过网上献课、举办研究课、送教下乡、组织校本研修等方式,更大范围的发挥学科名师的辐射带头作用,增强他们的影响力。

20*年在《*教育研究》、《*课改》、《*教师教育》和教委信息网开设名师栏目,对学科名师进行宣传介绍。

3.校级工作层面

基层学校为工作主体,在教委各业务科室和教研中心、*分院的指导下,加强校内现有骨干教师和名师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并做好校级名师、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1)制定并推进20*年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工程”工作计划

结合上级下发的“名师工程”工作文件和学校制定的“名师工程”工作方案,制定本单位20*年“名师工程”工作计划并加以推进落实。

20*年4月底之前完成工作计划制定并实施。

(2)继续探索并完善学校名师的工作机制

各基层学校在推进校内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实践继续探索并完善学校名师的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带动全区各学校名师建设工作的开展。

结合市区骨干教师认定和名师引进情况,20*年适时利用表彰会宣传“名师工程”工作典型单位。

(3)提高校内名师培养工作实效性

加强学校“名师工程”各项常规工作的管理,积极推进年度计划的逐步开展。各校要定期总结并上报学校名师工作的进展情况,使校内名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各基层学校12月报送年度工作总结。

篇4

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新老师,上可以通过导师制培养方法,引导新教师多多参加丰富的行业教育交流研讨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培训与监督,提高这些老师的理论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能够独自承担起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修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师的培养方案:第一,可以鼓励现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老师接受再教育,进行专业知识的换血,拓展知识储备;第二,为专业老师提供进企业参加观摩实训的机会,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加深对教学工作的认识,获得相关知识的补充和深入理解;第三,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授课,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专业课老师的听课活动中,为老师提供意见。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浙江工业大学为加快青年教师培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校教学岗位,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该制度规定,凡35周岁以下(含)新来学校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毕业生或从事高校教师工作不满一年的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必须接受导师的指导。青年教师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随班听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试讲、辅助实验指导、参与科学研究等环节内容。青年教师经导师制考核合格后才能承担学校普通本、专科生课程,未接受导师指导或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不能申请高校教师资格,为具备一支合格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师资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树立正确的工程化教育理念

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思维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技术水平。在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时候,将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作为主要内容,实现人才培养形式的全方面调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将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作为最基本的任务,然后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与工程创新能力。另外,还要着重调整课程结构,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学习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安排进企业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态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掌握基本的企业生产技术。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生产活动,指导并监督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工作,激励学生多参与企业的技术设计创新活动。

(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定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的完善,将课程设计工作与生产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加强校企合作,保证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生产实践活动相符合,帮助学生加强工艺设计的经济意识。在实验课程方面,首先应该对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措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引入到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中。老师应该加强自身学习,时刻关注国内外前沿的新变化,新发现。辩证地将国外一些先进的、完善的、合理的实验教学项目引入到自己的课程教学工作中,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实验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科学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另外,在对学生的实验学习成绩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从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报告几个方面来打分。在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让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到课程方案设计活动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企实习机会,建设良好的实践平台。

(四)人才培养的目标

将卓越工程师作为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学生大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一线工程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参照化工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制定相应的方案,选择合理的措施。在新的人才需求之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改革课程教育结构,调整教学手段、确立新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遵循科学发展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学生构建最切实际的训练平台,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协商力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具备环境友好意识,具备熟练技能的高级化学工程师。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化学工程师以培养服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强调毕业生能与浙江省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从事化工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设计咨询和职业教育等工作,能够结合相应的工程技术与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毕业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短期内能获得注册化学工程师资格,成长为能够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创新型工程师,也具备发展成为优秀企业家和知名学者的潜力。

(五)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地调整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应该参考工业界的标准要求来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便培养出的化学化工专业工程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评定的时候,也应该参考国际通用准则与标准。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手段与方式,将卓越计划培养标准作为参照条件,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提高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学生们中间提倡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工作。

(六)结语

篇5

共和街小学魏玉琴

本学期,我校继续实行“青蓝工程”,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师徒之间相互学习,有效地促进老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周晓英老师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指导计划。

一、具体措施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

2、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3、每月听徒弟课不少于两节,听课要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评议优缺点,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

4、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教案。不合格教案一律不允许进课堂。每学期重点审阅徒弟备课教案,给予悉心指导。

5、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堂组内或校级公开课或汇报课。

6、写好─篇师徒结对总结。

二、在师徒结对中,我努力做到

1、主动工作,带头引领。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样样做好徒弟的带头作用,做一面会“闪光”的镜子。作为师傅,我总是考虑在先,积极带头,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

篇6

根据省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关于下达安徽省2008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实施计划的通知》(卫妇秘〔2008〕374号)、省卫生厅、财政厅《安徽省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的通知(卫妇秘〔2008〕375号)、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通知》(财社〔2008〕473号)、《安徽省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核定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08〕474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配套文件的通知》(蚌政办[**]39号)的要求,结合**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制定2008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实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

一、年度目标任务

(一)大力推进和规范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由政府购买的12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到位;

(二)当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个,到2008年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达到125个以上(含三县城区)。完成28个民生工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详见附件1)。

(三)完成64名全科医生和60名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和公共卫生服务技术人员培训。

二、经费筹集与安排计划

(一)经费筹集计划

2008年,全市计划筹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14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372万元,省财政安排451万元,市财政安排124.8万元,区(县)安排517.2万元。

(二)经费安排计划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购置和房屋维修经费安排286万元(详见附件2),用于2008年规范化建设计划中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补助经费。补助标准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助50万元,其中房屋修缮20万元、设备配置30万元;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补助8万元,其中房屋修缮4万元、设备配置4万元。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房屋修缮和设备配置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后,各区可视情给予经费补助。各级政府对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的房屋维修和设备配置经费,要折算为等值的公共卫生服务,分年度从购买其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抵扣。市本级预留70万元,用于鼓励市级公立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房屋修缮、设备配置补助等。

2、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安排1160万元(详见附件2)。其中:分配各县、区补助资金1035.2万元(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补助资金的60%),各县、区要明确划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范围,在确定各中心(站)的服务人口数后,下拔预付资金。市本级预留124.8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补助(40%部分)预留70万元,经市级年底考核后拨付各区;二是对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国家规定免费提供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和市妇幼保健机构免费提供妇女、儿童系统保健经市级考核后给予的经费补助(30万元);三是根据市对区考核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4.8万元)。

3、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安排19万元。

三、有关要求

1、开展社区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各区对列入2008年规范化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按照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的通知》(皖卫妇〔**〕82号)的要求,组织开展房屋修缮、设备配置等一系列规范化建设。

2、鼓励市级公立医院面向社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各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市级公立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区今年至少要有一个市级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房屋修缮、设备配置实行招标制。

①设备配置由各区卫生局、财政局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实际需求和规范化建设标准中设备配置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备目录中选择设备,确定相关技术参数,并将招标采购计划报市卫生局、财政局审核同意后,由各区卫生局、财政局统一实施政府招标采购。招标采购的设备由各区卫生局进行实物发放。鉴于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拥有部分设备,各区卫生局、财政局可将经费节余部分用于其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修缮、设备配置和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②房屋修缮由各区卫生局、财政局和发改委组织实施,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做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妇社函[**]105号)房屋修缮程序要求,负责对辖区内列入2008年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房屋修缮的招标、指导、监督、考核和经费补助工作。各区在指导各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房屋修缮工作中,要根据中心(站)服务功能合理设置科室;按照省卫生厅社区卫生服务统一标识要求进行设计,室内装修以绿、白、灰、兰色为主,颜色不要超过四种。要根据社区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在实施房屋修缮时要体现无障碍设计(如;斜坡道、扶手);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功能和人性化服务宣传语。各区对开展规范化建设机构的房屋修缮、设备配置必须在9月15日前完成。

4、择优确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格。各区、县卫生局、财政局要按照省财政厅、省卫生厅(财社〔2008〕473号)和卫生厅、省财政厅(卫妇秘〔2008〕375号)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择优确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资格,并参照《阜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情况》,由各区、县卫生局与定点机构签定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按要求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市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由市卫生局与之签定服务协议

篇7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对实际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工程实际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学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沉下去,系统地深入了解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实际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从而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在理论教学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渐进式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特别要注重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结合理论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体系。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性实验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应结合工程实际增加设计性、施工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设计实践,探究工程施工过程,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做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五、教学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指标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前提。而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的职责体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专业各部门各负其责,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学工老师要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六、结语

篇8

光阴如箭,又逢一年岁未。的工作很快就将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工程课(前身生技课)在公司王总经理以及各上级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在其它平级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部门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严格要求、认真工作。在工作、生活、学习和管理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对工程课工作的年终总结及工作的计划汇报:

工作总结

一、质量目标状况

部门质量目标:

生产异常处理时效性≥95%,实际达成98%;

治工具提供时效性≥95%,实际达成100%;

生产工艺文件及时准确性≥96%,实际达成56%;

设备维护保养时效性≥98%,实际达成100%

以上部门年度目标在生产工艺文件及时准确性这一项没有达成,主要是生产工艺文件不能及时提供,其主要原因是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部门ie职责未得到彻底的执行。对此未达成项,制定以下对策以确保目标的达成:

1、统计未能完成的sop,排定计划表,在12月30日前全部制定并发行;

2、制定工程样机接收记录表,并在接到样机的2个工作日内完成生产工艺文件的制作,由主管监控完成情况并在记录表上签核;

3、ie需根据生产周计划表每周一进行生产工艺文件的确认,以确保在正式生产时有相关的工艺文件对生产作业进行指导,如发现相关产品因样机及转资料未能发放到工程课而造成未能制作工艺指导文件时,应及时通知主管并与转资料提供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4、发现一次未有生产工艺文件时责任人罚款20元,一个月有发现三次记大过一次,其主管连带责任记小过一次;此项由制造课及资源中心进行监控。

二、部门管理

是不平静的一年,尤其是对电脑摄像头行业,我们面对着金融危机席圈全球、行业产品趋于饱和、自身产品取向不明确这样一种内犹外患的大环境,我们走得很艰苦,但是我们还是走下来了.

工程课从年初的生技课(工作职责包括pie、me、生产维修)到年中的取消生技课合并到生产再到独立出来工程课(工作职责包括产品材料承认、pie、me)。在这个过程中部门职责越来越完善,部门管理越来越优化,减少了工作中与其它部门出现扯皮的可能,这得益于上级领导对本部门的关心与重视。

从4月份开始,公司导入并启动了iso质量管理体系。此后,我们进行了部门程序文件(工程运作控制程序,机械设备与工具控制程序)的制作、质量手册以及其它程序文件的学习、部门记录文件(设备总览表、治工具台帐、设备工具点检表、设备履历表等)的完善。公司顺利的在9月底通过了iso9001:的外部审核,在此次审核中,我部被开出一项轻微不符合项:回流焊点检记录与实际设置值不一致。针对此不符合项,我们及时提供对策并得到认证公司的认可。

三、设备管理

公司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后,为我部在设备治工具管理上带来了一个改进、健全的契机,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公司《设备总览表》、《治工具台帐》对设备治工具进行管理;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建立了《---点检表》、《设备履历表》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操作规范对设备治工具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的品质。体系认证通过以后,本部门在设备管理上,仍然按照iso的要求进行。在生产治工具的提供上,我们能够做到提前将制造所需的治工具制作完成并交制造使用,并有《治具需求申请单》、《治工具发放记录》对这一工作进行监控。

设备总览表:治工具台帐:

新增设备:电子称、钻台、手动冲压机、电批扭力计

新增治工具:测试架

四、工艺管理

对本部门的整体工作来讲,工艺管理是完成得不够理想的:不能及时的将工艺文件提供到生产部门,甚至直到年尾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机型没有相应的工艺指导文件,给制造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很多新产品都只能做到在上线时提供一些现场性的指导,不能将标准性的工艺文件提供给制造。发生了很多因无工艺文件而产生的工作异常,制造了很多浪费。在工作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工艺文件的重要性,并从11月份开始着手工艺文件的更新补充,并预计在之内完成所有已有常做机型的工艺指导文件。

本年度共完成工艺指导文件:

摄像头工艺文件:

ip摄像头:

数影仪:

usb产品:

五、技术改进

对于技术改进来讲,我们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予以解决,基本上能够及时提供《纠正与预防措施对策报告》的临时对策指导生产;本年度没有在这一块上的技术支持发生错 误而造成工厂的损失。但是我们并没能做到在出现问题解决后形成标准性的技术文件,对本部门技术改进工作带来形成成果。

工作计划

质量目标

生产异常处理时效性≥95%

治工具提供时效性≥100%

生产工艺文件及时准确性≥98%,

设备维护保养时效性≥100%

材料承认的时效性≥95%

为达成以上这一部门质量目标,我将本部门的工作作如下规划:

一、部门管理

1、对部门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规划,起草部门职责,并将职责细化重组,分配并落实到各个相应的职能单位;此项工作将在2月5日将完成。

2、实行问责制:针对各相关职能单位的工作职责,制订相应的制度及监控管理办法,对其工作职责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此工面工作将在2月底完成。

3、完善针对部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的统计办法,使部门目标达成情况真实有效并能得到有效的分析控制;此项工作1月底完成。

4、对公司程序文件进行培训,使部门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找对人、做对事;对重新整合的职责及一系列相关的制度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找到自己工作的重心及方向;对部门人员的工作技能作培训,使其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以上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将于1月底完成。

二、设备管理

1、将钢网纳入到设备治工具管理的范围,依据pcb板的型号及版次制定其编码原则。统一编码后进入《治工具台帐》,并依据产品方案及机型规划钢网摆放位置,确保在1min内能够找到想要的钢网。

2、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此项工作受资源中心监控其执行情况。

3、注重点检实效:

a、整理、规范、完善各设备点检记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b、开展设备零故障管理活动;

4、强化现场管理:深入开展设备现场“5s”管理活动;

5、组织对设备操作人员、点检人员的资格确认工作;组织对设备点检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6、治工具制作提供:

a、《治工具需求申请单》开据后2h内将治工具制作完成并交付;

b、新机型在接收到工程样机后的2个工作日内评诂所需治工具及材料并制作完成交付使用;

三、工艺管理

工艺是产品生产的主要依据,科学合理的工艺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决定因素,也是员工在生产中正确进行加工操作的依据。合理的工艺,必须经过反复试验和正确设计来确定。工艺设计程序都必须经过细致的调查,反复试验来达到设计正确,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促进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

1、工艺文件制作

工艺文件制作是工艺管理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是一线员工作业有据可依的保证。在,我们将在工艺文件制作的管理上实行问责制:新产品工艺文件大货前2h内提供给制造并对人员进行培训;

2、开展工艺研究,

工艺研究是工艺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的工作中,会针对生产关键和质量薄弱环节,组织技术人员探索工艺规律,改进工艺条件,优化每一个工位并使之形成指导性文件指导生产一线员工作业。

3、加强工艺检查

工艺检查是工艺管理方面的必要补充,是衡量设计水平高低和制造人员执行情况的手段。通过工艺检查,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工艺检查将按照各工位的作业指导文件每天对生产工艺进行测查。对于不执行工艺和执行工艺差的人员,除思想教育及技术帮助外,必要时将采用经济手段进行惩罚。以提高人员对产品工艺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四、技术改进

1、思考并建立一个技术改进的体制,使生产技术水平能够在稳步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