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04:03: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化学学习经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化学教育;练习作业;设计方法;学生经验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只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以“学生经验”为课程设计的主基调或者切入点,有助于学生接受新鲜的知识,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教育学习系统中常出现的问题。如果执教老师对学生经验把握得当,那么呆板的教学方式就会得到有效解决,从学生实际出发,讲解学生欠缺的内容,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新认识初中化学
利用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练习作业的设计,经验教学的初衷是学科和学生经验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了解学生之前首先应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化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化学课程的设计应以实验为授课的主线,学生主动参与来代替传统教学中背公式和背诵化学相关概念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利用学生经验设计化学练习作业的过程中,只有对化学这门课程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奠定了基础。
二、作业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征
每个学生都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所以学习方式、思考方式和练习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学生学习化学的时候存在成绩相差悬殊的现象,执教老师应该根据这种情况做好化学课程练习作业的设计和部署,通过差异化设计化学练习作业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学习能力。执教者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对学生每次考试的化学成绩进行统计和分类,然后布置和设计不同的化学练习题,成绩统计和分类的时候以10分为一个划分标准,细致的成绩分类更能有效科学地设计化学练习作业。二是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而有的学生则喜欢静静研究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生成过程,所以执教者在设计化学练习作业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式的学习,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分组(每组分人不应该超过8人),不同小组对于相同问题采用差异的作业安排,练习作业结果查收的方式运用讨论方式,扩充每个小组对化学知识理解的范围,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促使学生积极地完成练习作业,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
三、化学练习作业要结合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化学练习作业的设计中应该时刻结合实践,从提高实践能力中增加学生经验,最终达到学生成绩提高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在化学课程的讲解过程中,由于反应方程的复杂性,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教学,利用大量做练习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这种练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其只是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从长期培养的角度观察,这种练习的方式已经遏制了学生未来的创造力。
在实际设计练习作业的时候,执教者应该多安排一些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实验,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老师可以在课后单独安排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的内容,结合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把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作为化学练习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动手的能力。
四、化学练习作业要贴近生活
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良好的学习氛围会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于是执教者在设计化学练习作业的时候应该贴近生活,保证学生可以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如果学生长期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学习会造成学生厌学的情绪,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与此同时就会降低学习的趣味性,没有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学科就是一个长期枯燥乏味的过程,最终导致学生消极对待各种学习任务。所以执教老师在设计化学练习作业时要以学生为本,抛弃原有的作业方式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经验,设计练习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基本原则。作业内容布置的重点是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化学知识,这样作业内容的安排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以学生经验为依据设计化学练习作业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心,保证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感悟美好自然的能力。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老师不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寻找更完善的设计方法,为提高每一位学生成绩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学生经验
学生经验教学在新版教育改革中着重被强调,其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利用学生个性化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练习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和训练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作业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作业一直是困扰各界学者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种设计方法,为化学练习作业的改革做出一份贡献。
一、结合学生个性,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为了促进练习作业的有效性,应该结合学生个性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把生活中的化学带进课堂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和积累经验。执教老师在实际设计练习作业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对于基本常识性的内容,执教老师布置练习作业的时候主要以兴趣记忆为主,对概念反复的记忆达到掌握的目的,比如说元素周期表的讲解,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以采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二是开拓阅读范围,帮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化学学习的过程有些内容讲解比较粗浅简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安排的练习作业以课外阅读为主,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是实践性的作业。化学是一门动手操作的学科,并且大量的化学结论是从实验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对于教材中的实验部分,布置练习作业以实验为主,执教老师可以在课后安排一定的课时和同学一块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结论变得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
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的不同,导致学生经验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在设计练习作业的时候,执教老师应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只有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执教老师应该精心地设计每一次的“作业套餐”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学习中找到自我的存在感,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平时讲课中,积极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分类。比如把练习作业分为A、B、C三类:A类作业为基本型作业,主要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B类作业为加深理解题,稍微有些难度,主要针对有正常理解能力的学生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这一部分的学生应该比较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更加需要认真和全面;C类作业是对知识灵活运用,主要是对知识的扩展,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每个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层次结构不同,具体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三、作业设计要充分地结合实践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设计练习作业的时候可以采用结合实践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在执教过程中,设计作业可以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化学任课老师在实验演练的时候适当讲解,但是对一些常见问题不要进行提示,借于此教学基础,老师可以布置和设计作业时,让学生对实验演练中不正确或者有问题的地方表达出来,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释,这样安排布置作业会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善于思考敢于尝试的能力。(2)执教老师布置作业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课堂上所讲内容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部分,这样的布置作业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配套设施充分的学校来说实现的机会比较大。但是这样的作业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创造能力,有助于老师与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火花,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大多数中学化学教学中,基本采用的是传统书面练习作业,并没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是因为学校和老师对于设计练习作业方法中的风险表示明显担忧,若进行一定的创造是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执教老师来说是否会阻碍化学教学进程,因此长期的化学教育中还是以统一、书面练习的方法为主,但这种练习作业设计方式已经遏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感受学科魅力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学生经验为出发点,提出几种练习作业的设计方法,首先是结合学生个性,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其次是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最后是作业设计要充分地结合实践,通过这几种方式提高学生思考化学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为学生之后顺利适应社会奠定夯实的
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疑难;解决策略;提升素养;科学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42-01
初中的化学课程所体现的是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所以老师的角色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扮演这样的角色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还是很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所以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从表面上看表现为:
1.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是很紧密,缺乏有教育价值的情境素材,化学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讲或者满堂问,学生学习主要是听和记,以及课后大量的习题训练,初三化学教学应试色彩浓厚。深入剖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1)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理念、内容和方式均比较落后,使教师对课程改革缺乏内驱力;(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各地为教师提供教研和培训的质量还有待提高;(3)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和优化还需要时间的磨练。
2.错误的政绩观,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使教师长期感到压抑,缺乏进取的动力。教师教学评价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重点、内容和标准的制定必须有利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样才可能保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落实课程标准的建设;有利于教师反思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另外还应该有2个基准:一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和全面发展为基准;二是以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基准。
3.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对初三化学知识缺乏深刻剖析,虽然大多数老师对基础知识与技能落实较好,但是对学科观念、视角和方法的挖掘还比较欠缺。教师对初三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知识视野还需要打开。教师对知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对所授内容的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识发展逻辑的融合还缺乏研究。
4.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和优化还需要时间的磨练。教师课堂教学的高级教学策略水平:是否善于提出驱动性问题、引发和组织讨论。
二、老师应具有的解决策略
1.从培养学生学习意愿的角度备好课
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是每一节化学课成功的前提条件,更何况这是孩子们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如何教?如何学?才能真正地、持久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呢?难道仅仅利用学生对实验的新奇感就能达到目的吗?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中学生保持持久的化学学习意愿:化学教师首先要从心底里表现出对初中化学的热爱和激情,利用实验的吸引力、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知识本身的功能与价值,渗透化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现在举例笔者优化后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节课,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理解以上几点保持学生持久学习意愿的方法。
2.熟悉教材,创新性的设计好教案
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把握住全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基本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关系;承认学生的个性,包括智力、兴趣取向、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教师为了课堂教学做了哪些准备?选择制作了多少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教案不需要长篇大论,关键是言简意赅,适合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的学生。教案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三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科知识逻辑、知识重点,学生认识发展脉络分析,情境素材线索、问题线索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本节课学生学习评价设计。
3.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化学为什么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现象、性质等的结论都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只有在限制或排除掉部分因素之后,结论才具有科学性(表现为双盲性、可传递性和非依时性)。科学实验所包含的教育元素由于实验者的亲身体验,更为丰富和符合个性。探究性学习习惯于能力的养成。不要片面地理解所谓动手能力。
4.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突破重难点
作为初学化学者,真正建立物质的微粒观,是一个难点,因为它们的生活经验却是“连续”的。所以对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式所代表的化学物质看成是由微粒组成的思维习惯需要培育。源于没有真正形成以微粒为特征的思维模型。所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逐渐把握化学的视角---微粒观和动态观,是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方红.化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训练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2,(10).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1.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不足
1.1 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状况下,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在对知识的接收上表现的过于被动。这样一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教学工具主要是黑板、粉笔、书本,学生每天都是在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学习,再加上数学科目本身就存在着大量枯燥的理论、定义与数学公式,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感,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之下,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1.2 教学资源的限制
在大多数学校,初中数学的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教室,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还存在着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仍然停留在课本、作业、老师授课的课堂笔记,而这些教学资料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所学习的内容、供学生练习的习题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要求。在匮乏的教学资源之下,学生的知识面往往较为狭窄,所掌握的内容往往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成绩的进步。而如果在课堂上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则会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1.3 信息技术不足或利用程度不高
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当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仍然没有配备较为齐全的信息教学设备。而正是信息教学设备的不足,导致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仅仅只能通过口述、粉笔与黑板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来,由于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学生的吸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又会对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尤其是对于教龄较大的一些教师来说,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或者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熟练度不高,即使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只是偶尔使用,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并不是很高。
2.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建议
2.1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大多是教师通过理论的讲解来传授数学知识,同时,教师的教学工具也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仅仅只有书本、黑板、粉笔等。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丰富性与有趣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吸收效果与学习兴趣造成消极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来说,它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多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定义、公式运用丰富有趣的方式进行呈现,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吸收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垂线"这一课时,教师若一味的讲解垂线的定义,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混淆概念。而如果可以对多媒体投影进行有效的利用,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垂线图形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在图片中画出相应的垂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教师结合垂线的相关定义进行解释说明。这种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吸收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
2.2 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活动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有时间、地点与教学资源等。而正是这些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以将思维发散开来,久而久之便思维僵化,缺乏探索能力。而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则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避免。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教学网站,将重要的数学教材与资料以课件的形式上传到这一教学网站当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做好为学习课程的预习工作、了解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等。除此之外,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线向老师提问,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在线解答,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提出疑问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讨论之中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散,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探索精神。同时,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2.3 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数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逻辑性强、理论性强等。在课堂之上,教师受到数学科目本身特点的束缚,难以将课上得丰富多彩,教学课堂往往呈现出"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而多媒体的应用,在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局面,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不足,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限制、信息技术不足或利用程度不高。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三个角度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初中化学 实验
实验才是化学研究之根本,实验凭借其丰富的内涵与动人的魅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随着农村初中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学校的实验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建立了大量的标准实验室,化学实验基本都能够在实验室操作,再加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较难完成的实验都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去观察。但依旧有一部分农村学校尽管有了不错的实验条件,却还是常常出现实验教学被弱化的现象。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面临的困境
1.存在探究泛化的现象
对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而言,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模式,值得教师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依旧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部分教师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相互的对立起来,不管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去探究,也不去考虑学生能否适应,全部都进行探究式的实验教学,这样让原本对化学实验就有点晕头转向的农村学生更是弄不懂实验,造成了“验证性”实验减少,但是“探究性”实验增多的假现象①。
2.仪器设备、专业人员无法满足化学实验提出的要求
虽然农村中小学建设等工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迅速兴起之后,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是针对化学实验所使用的实验仪器以及试剂等依旧是按照原本的数量拨付,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仪器与试剂被大量消耗却得不到及时添加的现象。另外,很多农村初中都缺少专职的实验员,大部分都是由一些教师甚至后勤人员满负荷后兼任,客观上造成对实验课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无法满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3.教学管理、课时安排不能满足实验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提倡实验教学应该满足探究式要求,属于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这一种教学模式很消耗教学时间,需要在课前就收集并整理各项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往往是不可预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之间存在相互的矛盾,再加上新教材当中的知识容量较大,其编排对于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带来不便,无法安排足够的课时。另外,因为教师担心开展探究性的实验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很容易影响到教学进度,所以就出现实验课被压缩的问题,学生分组实验的时间被大量占据。久而久之,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就变成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被弱化②。
二、面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困境,我们该怎么做
就上述的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困境显示,我国的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针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笔者认为就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第一,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加大农村学校建设经费的投入。因为学校实验室是开展化学实验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学大纲得以实施的基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是实行探究性教学的场所,同样地,实验室工作也是检验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
第二,提升教师自我素质。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拥有基本的实验教学素质,也就是化学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能够真正做到亲手实践、亲历亲为,真正娴熟掌握实验技能。因为部分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总是认为化学知识很简单,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做起来却畏手畏脚。所以学校应该组织教师参与一些实验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参与化学实验基本功竞赛等等,从而帮助教师拓宽视野,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升自我内涵。如针对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实验的设计与改进,故障排除的创造性能力等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培训,以满足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③。
第三,端正思想。因为很多农村初中化学教师都存在懒惰的心理,常常以药品或者是仪器不齐全等为由直接不做复杂的实验,将原本的学生实验也改成为演示实验,最终影响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尤其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本就先天不足,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形成化学概念,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同时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结语
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化学实验教学因为其动手实践性较强,所以更应受到学校及师生的高度重视。笔者希望广大农村化学教师能积极转变观念,与新课标的要求逐渐贴近。总之,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面对诸多困境,需要作榕寤学老师的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去寻求解决的方法,不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教与学双重提升的目标。
【注释】
① 胡军权.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探索[J]. 凯里学院学报,2012(06):167-168.
② 阳成军.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定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2):112.
关键词: 初中化学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将课堂教学与新型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创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课堂
课堂教学主要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合而成的。其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开展创新型的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物质――性质活泼的氧气》时,由于氧气的性质非常活泼,其本身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如果仅仅依靠老师讲解就难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氧气的性质。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关于氧气性质的视频,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氧气的活泼形态。这样有利于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具体,从而打造创新型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课本中,虽然插入了很多图片,对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老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将部分静态的图片转化成为动态的视频,更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铁的冶炼》的内容时,虽然教材中插入了一些静态的冶炼图片,但是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观过炼铁厂,所以在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flash制作动画视频,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炼铁高炉的结构和炼铁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师生间的交流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扮演听众的角色,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化学与材料》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软件,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站,并且合理地将相关教学内容添加到网站中,从而让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学习。其中,通过发挥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作用,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上网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再与同学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观点。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这个计算机平台,更全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既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又可以一对全体进行交流。这样在交流过程中,每位学生既是发言人,又是观众。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创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知识,而且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将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有限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阶段性技能进行检验,并通过综合学生的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阶段性测试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为每位学生创建一个独立的学习账号,再将每一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和重要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到教学平台中;每一阶段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自我检测;最后,老师对学生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化学水平,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应用能力。
总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率,老师需要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摘要:在现在的大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练习,学生对于学习到的东西无法进行实践,不能充分的掌握学习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中南民族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开展大W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的模式,企图想要从中学习到正确的经验,以便能改进现在的教学问题,总结现在的经验,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本文对这项教学的实验进行研究,分析现在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能更好的改进,让学生能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状态,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
关键词:基础实验课;民族高校;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09-01
一、大学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介绍
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的教学模式老旧,不能结合现在的学生的思想进行教学,与学生有很大的分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思路为主,不能按照学生的知识的接受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以教师的意志对学生进行领导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更加有活力的进行学习,这样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间接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如果能把大学生辅助教学实践到大学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学习的动力,保证学生能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把理论知识进行介绍,通过案例和练习,能让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进行初步的应用。在学生了解知识的状态下,再进行实验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的实际步骤,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保证能对实验的情况进行掌握。在可以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组,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让学生能自己组成一个学习的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保证能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看看学生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能不能得出最终的学习结果,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负责,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因为实验操作课的人流多,学生的流动性大,教师应该着重的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注意。
二、大学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南民族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因为大学的招生的范围大,招收的学生来自各地,每个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和动手操作能力上的差异也很大。对于这些的差异性,大学生应该正确的对待,争取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细心地教导,减少他们的差异,培养他们的综合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是学校面临的问题。如果运用大学生实践的操作课进行教学,学生能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听课的效率。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成分发动个人的能力,保证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间接地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三、大学生基础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的精细化管理
1.从教师角度讲实验课辅助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索模式,它丰富了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考虑,实践探索课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生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深刻的领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能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更好的按照一个方向进行操作实践,能在一个更有效的路径中进行学习,减少了学习中的迷茫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责任心,能让自己在更好的状态下进行备课,对于操作实践课的课程和学习过程,教师应该进行细心地研究,保证能让学生在操作实验课上对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对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这也是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部分。与学生在实验操作课中,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在帮助学生的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到学生对于这些实验课的一些想法,对实验课进行改进和补充,促进实验操作课在大学中的发展。
2.参与辅助教学的学生是从学习成绩优异、实验操作技能扎实的学生中挑选
在实验操作课的进行中,需要一些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进行辅的教学,促进实验的教学和发展,在实验课中帮助教师对一些学习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效率。同时,也能对他们自身进行知识的巩固,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些学生能在教师的操作实验过程中,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保证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他们也是学生中的一份子,需要遵从教师的安排,听从教师的指挥,遵守课堂的纪律,能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和教师对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讨论,看如何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对于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状态,积极的去探寻它,并保证能实现它。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实践,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的效果。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长了见识,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好处多多。教师也能从实践中,探索出属于自己教学的道路,也对国家的教学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3.让胆小的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主动学习,得到很好的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主动的沟通和交流,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积极的学习,这样锻炼一些胆子小的学生。能让他们在更多的实际锻炼中体会到交流的益处,能给他们带来许多的便利,这样也能对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能保持着一份学习的热情,这样能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学习的发展,帮助他们进入一个知识的世界,在知识中遨游。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的不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需要继续的加油努力,能让自己时刻的领会到自己的处境,才能从自己的内心的深处,萌发学习的念头,能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发展。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个人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每一个人能参与到实际的锻炼中,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锻炼,充分的掌握知识。教师应该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记档,在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课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字:信息化 环境 初中 数学 物理 教学策略
当前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信息化的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重点和热点。多数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偏远山区的我校每间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已运达,正在安装。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成为教学的必备手段和措施,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在信息环境下,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
一、充实教学内容
当前,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学内容呈现了多样化的选择,要建立高效的初中数理教学策略,还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实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大多数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片、声音以及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呈现出直观且具体的课堂表现,使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的同化和衔接。由于数学和物理这两门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由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两门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建立系统的学习模式。同时还应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穿插。此时,信息环境下的互联网则提供了多学科综合教学的实例和范式,教师可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持续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建立高效的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初中的物理和数学中包含大量的概念、定理和例题,例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杠杆原理,几何中的坐标、立方体、圆锥等等。若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则难以制作出规范的图形。而计算机的存储量较大,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将概念、定理、例题等都综合到课件上,从而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减少了重复劳动,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建立直观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若是遇到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以及数学概念,为了简化问题,一般可重点考虑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以及数学模型,从而使物理以及数学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学生在面临抽象的概念时存在理解的困难,也难以掌握。针对学生的该种状况,应尽量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多做实验,多举实例,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建立起数理概念,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理的兴趣,增强克服学习难题的信心。直观演示的方式能将抽象的概念与物理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理的兴趣,也为学生适应高中理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例如,初中数、理教学过程当中,要实现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验的演示,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例如教导学生使用常用软件制作数学以及物理模型,从而可将抽象的概念和实例通过具体的演示显示出来,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甚至实际操作获得感性认识,从而明白物理规律以及数学的模型构建构成,从而深刻理解相关物理概念和数学原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同时,新颖的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产生浓厚的实践兴趣,最终形成持续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理课堂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听取的方式为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也十分单一,一般是通过提问式的教学方法实现的。长此以往,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信息化环境下,初中的物理数学教学模式应进行改革,不再是教师单一的讲解传授,而是将物体的运动以及变化状态和过程直接呈现到学生面前,增加了物理现象和数学概念的真实感,从而形象化、具体化。改变了传统教学抽象枯燥的现象和弊端,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数学概念的感知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并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最简便有效的方式掌握知识。
例如,在“杠杆”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了Flash做成的课件,对阿基米德移动地球设想实验进行了模拟。并使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地球被撬动的过程,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也对阿基米德的设想感到震惊,从而对这个原理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物理规律探究的积极性。
要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使每节课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和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合理组织,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综合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数学以及物理概念以及相关规律和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可按照物理学以及数学中概念以及规律的建立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抽象、等效、类比等思维方式,对感性思维材料进行加工,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以及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的联系,从现象中抽象概括出主要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在习题的讲解过程中,使用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选择以及运用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将产生欣喜和满足的感觉,形成自豪感和学习的自信,从而也会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参考文献:
[1]庞富.初中物理解题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共同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伍春兰,吴京涛,王静伟.北京市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杨永飞.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