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课堂讨论8篇

时间:2022-07-27 10:00: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堂讨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讨论

篇1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

一、讨论小组的组建要合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篇2

提起这个问题,很多教师抱怨:重点中学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讨论时自然热烈;普通中学的学生知识面窄,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没有讨论的基础和习惯,课堂教学不适宜用讨论这种形式。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对以下几个教学讨论片段进行一下评析。

片段一:

教学内容:《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讨论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这个问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总结。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后,有的学生低声读,有的学生默默勾画,两分钟过后就没有讨论的了。师(有点着急):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呀!学生的头开始往一块儿凑,但依然没有出现教师所期望的“热烈”场面。又两分钟过去。师: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一阵沉默之后,一个女生举起了手,教师赶紧叫她,她照书上的内容读了一遍。师:你真聪明,请坐。女生坐下时,旁边的男生学着教师的腔调对她说:“你真聪明!'’

我们知道,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全员参与,通过交流,相互启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能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具有启发性、综合性、实践性。而上例中教师所设计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感觉没有讨论的必要,自然懒得去说。况且,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虽然他们急切希望在学习中证明自己,但他们愿意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显示能力,而不是通过肤浅的问题得到表扬。因此,上例中那位女同学在得到教师的肯定的同时,在同学那里受到了嘲讽。

片段二:

教学内容:《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讨论问题: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强盛起来,但他却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认为值不值,为什么?稍停片刻之后,教师开始提问。生一:值,因为变法使国家富强了。教师又问生二。依然是同样的回答。师:大家都认为值吗?生:是。师:可是商鞅遭贵族陷害被处死了呀!生:但商鞅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师:是啊,商鞅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可敬,我们要向他学习。

讨论这样结束,总让人感觉说得不透彻、不痛快,犹如隔靴搔痒,很难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树立起勇于变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活跃不起来?从讨论的问题本身看,具有辩证性;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他们已习惯了这种无可置疑的“标准答案”,缺乏更深人的多角度的思考。当学生的思维走进“死胡同”时,教师就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用行之有效的“导”来盘活讨论这盘棋。我们看改后的讨论片段:

师:我们试着从个人、国家两个角度,来评价一下商鞅变法。生一:从个人来说,因变法而被杀,是个悲剧。不值。从国家来说,因变法而富强,值。师:假如你是商鞅,你愿意死吗?(学生摇头)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免于一死的办法?生二:少触犯一点贵族的利益,至少太子犯法放他一马,这样就不会种下祸根。双方都作出让步,可能会好一点。生三:作出让步,就不能保证老百姓的利益,改革就不彻底。生四:你从狼嘴里夺下一块内,它咬你,夺下半块肉它就不咬你了?师:一个改革者,注定要有对立面,改得彻底、变得深刻。对手就恨得切齿。商鞅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会死,可是他毅然做了。所以说一个改革者。除了有远见卓识的智慧,还要有元所畏惧的勇气。

以上两个讨论片段提醒我们,当课堂讨论出现“冷场”的局面时,我们不应把责任一味推给学生,而要自我拷问:

1 提出讨论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讨论。

讨论的问题有价值吗?是重难点吗?否则,会费时费力、得不偿失。讨论的问题是否实际、有开放性?虚假、单一的问题不值得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中?“傻瓜问题”、“高、精、尖问题”只会让学生不屑一顾或望而生畏。

2 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

好课的指标之一就是“真诚”。学生不是我们组织讨论的一个道具,而是主角。讨论的问题学生认可、参与,讨论才是真正的,结论才是真实的。

篇3

面对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实验,广大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改革之风给我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主要存在方式。那么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来浅谈如何让讨论更精彩,希望可以对其它同仁有帮助。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秧田式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整体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整体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又根据课改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我们是6人一组,围圈而坐)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小组之间才能均衡发展,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能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我是主人的感觉。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让讨论的效果上一个台阶。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通常情况是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但是,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让学生的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二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重要。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小组成员之间是互帮互助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只是表面上的讨论,根本没有合作起来。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篇4

地理课堂教学倡导合作、交流,课堂讨论是合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当前,分组讨论成了新课程实施中的“亮点”,频繁地出现在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不到位和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透视地理课程中分组讨论各环节教师行为和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分组讨论策略,是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一、讨论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根本不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出现了以下问题:①提问远离生活,例如,面对农村的孩子问“某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有哪些可行性措施?”学生当然无从谈起。②问题难度过大。③问题随意生成。课堂上教师问题一宣布,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大多数学生各自为政,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学生干脆天南地北东扯西拉,偏离了讨论的主题。

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课堂讨论主题,要精心安排,有所取舍。教师首先要深入专研文本,那些一目了然或难度过大以及学生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问题都不适宜讨论。所提问题的难度要稍高于学生个人的“智慧”水平,稍低于小组的“合力”水平。其次,要开放、灵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存在争议的概念、原理作为小组讨论话题,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讨论的重点和难点不深入,点水而过

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论”,结果一堂课提出十几个问题,致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却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此外,还存在讨论无序、调控失效等问题。

对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讨论时各抒己见,做到言之有物,但必须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学习准备,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讨论才会有真正的心灵交汇,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其次,教师还有必要适时介入学生讨论,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例如,当学生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追问;当学生提出意外问题时,教师应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加入,站在学生的中间;当学生在讨论中争执不下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旁边,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并遵守讨论规则。

三、学生交流注重个人表现,缺乏集体智慧

学生讨论、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表面看来,他们的主体地位是确立了,但却忽略了课堂讨论的实质。比如,有的学生滔滔不绝,讨论时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与同学发生争执。在全班层面的交流往往只是发言学生对着教师发言,多单向汇报,缺少多向交流。同时,一些胆小、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缺乏参与讨论的勇气,而出现了精英发言,弱势无语的现象。此外,在讨论中,学生多只注重自身的观点,而很少有代表集体智慧的统一观点。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交流前就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要点及时记录下来,只有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才可能相互交流,由此出现思想的碰撞、观点的整合。其次,应让能力弱的先说,能力强的同学则作总结归纳,由此打破组内的精英主导,而其他同学处于从属地位的态势,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四、讨论评价太飘渺,不切合实际

讨论结束后,许多学生都会仔细聆听教师的评价,但教师在评价时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偏重于小组讨论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②偏重对个人的评价,忽略小组的评价。③只鼓励,不批评。

篇5

一、合理掌握讨论时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个体认知活动的过程,在理解表达中,他们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去感悟,感悟到什么就说什么。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讨论最好?孔子说:“不愤不雇,不悱不发。”我认为学生在“愤”“悱”之际开展讨论最好,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是课堂讨论的设计师。能否创设课堂讨论的最佳情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达到深化语言文字理解。启发思维方向,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

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依据课文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这堂课应该讨论哪些问题,还要估计到学生会提出哪些疑难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问题提多了或提偏了又该怎么办。只有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有所料,才能使讨论顺利进行。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重点”处展开讨论

讨论的问题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要避开那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话题,也不能纠缠在琐碎的问题上。讨论的问题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例如,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学生充分感知了课文内容之后,我紧紧围绕“情”字组织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肖邦对于祖国波兰深厚的情感?”这是全文的重点问题,也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学生在讨论、朗读中感受到了肖邦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2.抓住“矛盾”处展开讨论

语文教材中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展开讨论,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中提到,公仪休非常爱吃鱼,可是他却不肯收下管家送来的鱼,还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会呕吐。我就以“公仪休到底爱不爱吃鱼”作为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公仪休拒绝收管家送来的鱼,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吃鱼,而是因为他清正廉洁,其实公仪休是非常爱吃鱼的。

3.抓住“分歧”处展开讨论

例如学习《负荆请罪》一课,学生在谈到廉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时,围绕“廉颇在请求蔺相如宽恕时说自己是个老迈昏庸的人,他到底是不是老迈昏庸?”这个论题展开讨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而精彩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廉颇这个人物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4.抓住“无疑”处展开讨论

例如,在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后,我让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小骆驼从沙漠回来后再见到小红马会说些什么?小红马又会怎么说?学生在讨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科学调控讨论进程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往往层次有别,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意外”。教师应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除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各种方式的必要帮助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达成度要有较好的全面的了解,以便依据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适时应变,采用适当的策略,调控好讨论的进程,变“不利”为“有利”,使讨论有效地进行。有时可用一句话、―个手势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引导出来,让他们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有时可用铺路搭桥、抛砖引玉的方法进行点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四、客观点评讨论结果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和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认识趋向一致,因此,应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当然,也不排斥意见相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来当“裁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切不可将模棱两可的认识,甚至错误的结论交给学生。

此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维水平必然有高有低。如果教师一概而论,同一标准,统一要求,势必挫伤优等生的积极性,而差生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新的想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一经发现,教师就要给予适时、适度的鼓励。这样,才能发挥小组中每位成员的优势,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篇6

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或全班方式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述会更准确、更有条理性。

一、把讨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讨论与讲授不同,讨论是双向的。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讨论则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做出反应。由于学生在准备讨论时,没有现成的思路可循,必须独立思考、归纳、分析、表达,所以讨论时,往往容易走题、漫无目的、杂乱无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充分地发挥讨论的作用,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二、教师应确定好讨论的目标,增强讨论的实效性。既要避免过于抽象,又要难易适度。组织讨论时,要明确什么是重点、要解决哪些难点,要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哪些能力等等。总之,教师必须胸有成竹。只有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才能设计出好的论题、选择正确的讨论方法;才能从实际出发,兼顾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讨论过程;才能做到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又收到启发诱导、举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窒息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

三、启发与诱导相结合,避免低效无效讨论。从提出问题到讨论问题的全过程,教师的作用大多是适时调控、巧妙诱导。一方面要使讨论题富于启发性,才能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另一方面,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及时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诱”和“导”。防止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联系不紧、跨度过大、脱离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不利于讨论的进行和问题的解决。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高的层次,逼近核心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篇7

关键词 课堂讨论 时机 把握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可见,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很有效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次进行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变“讲”为“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化,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方式,会发现很多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讨论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在真正需要讨论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时机稍纵即逝,讨论时机的把握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学习重点和难点时进行讨论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产生的联结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的关键处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正如数学家王元指出的:“不断抽象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学习数学首先要弄清知识点的关键处,否则脑子里难免是一盆糨糊。”

《可能性》教学片段:教师将课前装有各种颜色球的口袋发到每个小组,提出活动要求,并且把活动结果记录下来……师生交流活动。

师:“你们摸到红球了吗?摸到红球的小朋友站起来。”(片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前后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展开讨论)。师:“这个口袋到底藏有什么秘密?这么玄虚!打开口袋看看,能不能解开这个谜?”(生打开后发现袋子里装有不同颜色的球)师:“为什么有的组摸到的全是红球,有的组可能摸到红球,而有的组不可能摸到红球呢?”(再次组织学生讨论)

如上,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而是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议一议”,在动脑、动口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

二、在认知不同时进行讨论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针对学生所呈现的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认识分数》教学片段――师:“这盘桃(8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交流时答案有1/4,2/4,2/8三种不同的情况。讨论: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份究竟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品尝探索的艰难与成功的欢乐。

三、在揭示规律时进行讨论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就要求学生有提炼、概括重点的能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周密性与概括性,为提高自学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师:“请大家从黑板中任取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试一试,看刚才哪个同学的发现是否有道理?”(生验证)师:“有没有人找到一个两位数,它的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能被3整除?”(生答没有)师:“那刚才那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两位数是适用的,对于三位数、四位数也同样适用吗?”小组讨论、研究。生1:“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对三四位数也适用,如123和321。”生2:“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不仅对三四位数适用,对五六位数等多位数同样适用,如12300和369369。”师带头鼓掌:“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像数学家一样去研究、去发现,那能把你们发现的规律相互说一说吗?”(生说,师出示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会探索、分析与归纳,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四、在区别概念时进行讨论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对概念的理解就如对某个人的认识,必须从正面、侧面、背面对他进行观察,在各个不同环境中与之交往。

篇8

问题一: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在一节公开课上,一名老师照例搬出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只待老师一宣布,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问题后,马上组织课堂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讨论能深刻吗?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问题二: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

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把握。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问题三: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