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钢厂安全论文8篇

时间:2023-01-29 13:14: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钢厂安全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钢厂安全论文

篇1

摘要: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培训是获得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创新培训工作,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培训考核创新培养人才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培训是获得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创新培训工作,改善人才运行机制,才能跟进培训事业的发展,促进企业人才的成长,激发人力资源的效能和创新能力,强化职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达到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目的。

1创新培训形式,不拘一格,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

第一对技术工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岗位交叉培训。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人员精简、岗位调整、和生产任务的不断加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必然。因此,应引导技术工人向一专多能发展。培训部门想方设法为职工一专多能创造条件,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岗位交叉培训。为提高关键岗位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培训效果,炼钢厂聘请职教中心专职教师与厂技术专家组成师资队伍,对生产关键岗位骨干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采取AB班重复教学方式,职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解决了生产、学习两不误的工学矛盾。

第二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强化生产操作岗位培训。2009年炼钢厂开展了7个工种400多人的职业技能鉴定。为达到公司提出的以鉴定促进培训工作的目的,厂培训部门利用职教中心和厂内的教育资源开展鉴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以职业技能鉴定教材为依据,实行培训合格证制度,只有培训学员按规定课时完成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级别的培训合格证后。才能参加公司举办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第三对新上项目技术工人的培训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在新上炼钢工程项目时,炼钢厂组织了70人的培训队伍赴包钢、太钢学习,参加培训人员全部是生产线上的骨干和技术精英,临行前先在厂内进行基础理论、安全、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培训,让他们对新上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经过讨论,制定详细的培训大纲,分段培训计划、学习要求及考核标准,把外出培训与厂内部培训融为一体。经过两个多月的实地岗位培训,培训结束每个职工都通过了考试考核。因此,回来后马上能在本厂的生产线上上岗操作,保证了新项目的顺利投产。

第四“借用外脑”增强企业培训实力。为了尽快提高职工技能水平,适应生产需要,确保新设备正常运行。炼钢厂认真抓好职工的学习培训,邀请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到厂,对车间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选送技术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无论在厂内或外出学习的人员,回来后车间组织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其它职工。依靠这些骨干先学后传,使更多的职工在较短时间,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复合型工人。

第五“一问一答学习提纲下载法”,培训组织者不再需要把受训者集中起来,而是把要学习的内容分解成一问一答学习材料,定期通过微机局域网或下发书面学习材料的形式直接介绍到培训对象的桌面,由学员自学,辅以阶段性的学习效果检验和评估手段,以实现培训目标。

2以理论、实践考核相结合为形式,促进考核创新

职工培训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本,培训考核是对职工进行的培训学习后的考核,目的是检验职工是否掌握培训要求。只有强化培训考核,才能提高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

2.1强化培训考核与评价,加大奖惩力度

为搞好培训考核与评价,炼钢厂加强对职工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培训组织体系,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人考核领导小组。针对各车间对培训认识高度的不同,制定措施,严格管理,加大对职工培训的考核力度。考核以实效、有作为和工作业绩为第一尺度,杜绝一切形式化,车间将技能考核当作职工业绩考核的重点来抓,与外出培训、职工转岗、岗效工资的分配严格挂钩,使技能考核成为衡量职工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尺,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加快了职工“学、帮、赶”的步伐。同时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出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培训考核方案和客观具体的考核标准,将考试结果与利益挂钩,扣罚一定比例的奖金,还要进行强化培训,加大培训的奖惩激励力度。

2.2实施培训考核,提高职工素质

一直走在高科技前沿的炼钢厂计控车间实施的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的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已在全厂普遍推广。该车间负责全厂自控、电气、网络设备等的维护保养工作,是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车间,现已发展成一支拥有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职工队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54人,占车间职工总数的70%。其中: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8人,技师6人。

随着炼钢厂自动化设备日益增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但对技术职工的考核问题,由于不好量化,一直以来没能体现出对职工技术含量的考核。为加快PC维护工和电工的技术融合,调动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计控车间率先推行技术考核,引入竞争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套操作便捷、方法科学、内容详细的技术考核制度,每半年对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考核,将职工的技术考核成绩作为计发奖金的依据。考核实行理论、实践与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故障的判断能力、检修能力、检修质量、检修速度、检修记录、检修汇报以及安全现场涉及问题等,考核采用百分制,理论占总成绩的35%,实际操作占35%,职工平时的工作表现及班组综合评议占30%。每次考试,由车间统一出题,集中考试,严格监考,统一判卷,为了将职工培养成三电一体的多面手,每次考试都将计算机、仪表、电气知识按比例加在每个工种的考题当中,使职工能够掌握全面的技能知识。

篇2

1999年11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二十周年大会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全国管理界、学术界、企业界质量战线的学者、专家和全国著名大企业的高层领导和各部委省市的质量负责人云集在首都,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中国质量管理学术盛会。

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专家领导等出席了会议,曾进康,作为攀枝花市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宣传部长、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院和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高级会员撰写的全面《推进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论文应邀到会宣读论文,获得了发表成果优秀论文奖。他撰写的《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论文应邀参加了国际质量大会交流经验,其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大型企业集团》荣获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论文特邀参加中国二十一世纪科技战略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学术论文。同时,在四川省“世纪之交质量经营战略”学术年会上,他撰写的《推进质量战略迎接新的世纪》、《推进质量整体优化向管理科学迈进》和《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迎接质量世纪的到来》论文分别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二000年十月十八日,他作为攀钢(集团) 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副经理,又应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邀请,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2000年中国企业质量高层论坛交流,并荣获高层质量论坛优秀论文奖。2001年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他负责公司贯标工作,公司于2002年6月通过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2002年12月18日公司特为技术质量部记集体一等功。

上篇:情系质量

1985年7月,他毕业分配到了攀钢设计院冶炼室。同年12月他主动要求调到炼钢厂基层锻炼。先后在提钒车间、铸锭车间、整模车间历经锻炼的他深深地感受到必须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才能减少损失。于是,他向车间和厂里建议成立了《提高军工钢炼成率》、《提高重轨炼成率》、《提高转炉钢水质量》和《减少非计划钢》等4项质量管理课题,得到了厂和公司质量管理处的批准认可。从此,曾进康开始在炼钢检查站和车间技术组、生产现场收集第一手材料,分析研究有关数据资料,并与技术组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了这项质量管理成果,创价值200多万元,受到公司奖励。他实干勤奋的工作作风也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肯定。

公司第一次炼钢技术状元考试,炼钢厂培训科和技术科将出题的任务交给了身为炼钢技术员的曾进康。他知道,出的技术状元考题既要考出理论水平,又要考出实际操作水平。经过几天的努力,交出了一式三套炼钢技术状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得到了厂主管专家的充分肯定。1987年,他参加完炼钢厂举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班后,又参加了全国首次《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统考,取得了98分的好成绩,为单位赢得了荣誉。

1987年11月,曾进康调到公司质量管理处质量管理科工作。第一天,科长周学信就交给他《质量管理》、(著名质量专家朱兰博士著)、《质量管理技术咨询讲义》和《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三本书,并明确要求必须“吃透”。同时,将烧结、炼铁、炼钢、轨梁、氧气厂、耐火厂、密地机修厂、金江机修厂等单位质量管理的协调、监督、管理重担交给了他。不久,他又担起了工序控制组的任务,负责建立攀钢的工序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工作能力, 曾进康于1989年8月考上全国首届大专起点的本科班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经济管理专业,1991年毕业。随后又参加了中央党校政法专业本科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嘱咐,他苦苦探索,不断地追求,在工作中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原攀钢经济研究所编辑部主任,现攀宏公司党委书记贾渊说: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还是因为‘勤奋・热爱・执著’”。1992年10月他带着撰写的《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经验成果和研究论文参加了在深圳召开的中国质量管理大会交流经验。并被1992年第12期《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刊载,为攀钢赢得了荣誉。

中篇:心系质量

1993年1月,攀钢集团公司机关改革,企管处质管科又再度成建制划到质管处。 处领导要他负责公司国际标准贯彻的试点工作和综合管理工作。他写的《加强质量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论文受到洪及鄙常务总经理的肯定和赞誉。攀钢(集团)公司第一次参加了中国质量高层论坛交流经验。并编入《质量兴国与名牌战略》学术专著。他执笔完成的《要走质量兴国的企业振兴之路》发表在中国科协主办的《中外管理》杂志上。

人的一生机遇很多,他抓住了它,这是幸运的。

早在1993年他就负责主研《大型企业集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科研课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他到各厂(矿)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在战略上还必须加大力度,以跟踪世界各国大企业和跨国公司质量发展动向,制定策略,振兴大型企业这一问题。查阅了1980年以来攀钢生产、科技、质量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发现不少企业有“注重当前利益,忽视长期效益;注重生产管理,忽视质量控制;注重现场控制,忽视战略管理”等偏颇认识和管理问题。这样下去,不仅造成产品质量难以提高,而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曾进康把这些问题向领导作了汇报,很快得到了认可。在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中,他勤垦务实地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信任。

功夫不负苦心人,曾进康负责主研的《大型企业集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科研成果,在课题组全体人员的齐心努力下,经过18个月时间攻下了这个课题,创直接经济价值1960万元。并于1994年12月在成都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1995年获四川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荣获中国“八・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

下篇: 生系质量

几度春秋时光飞逝。曾进康撰写的《抓质量促管理创名牌是企业振兴之路》等48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十几种国家级杂志上,为公司赢得了良好信誉,并受到全国企业界、管理界专家人士的广泛关注; 8项管理成果和研究论文分别获四川省质量管理协会、四川省企业管理协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企业文化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及优秀论文(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强化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和《贯彻国际管理标准迎接质量体系认证》等多篇论文收录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库》、《跨越世纪的通行证━━中国企业成功实施ISO9000认证范例》(曾进康担任该书编委)、《世纪文典》 和《奔向2000年━━中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荟萃》等专著中。其中他撰写的《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论文应邀参加了世界质量大会交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攀钢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公司有关处室和攀钢集团公司质管处党政工领导的热心指导和大力相助下,同时编著了《兴旺之路》、《崛起之路》和《振兴之路》三本专著。

曾进康先后多年在单位荣立一等功并获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由于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和进步,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和中华国际英才研究院审定聘为高级会员、特邀研究员和兼职研究员,同时,在质量科研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受到省政府表彰。

谈到自己的进步,他说:“如果没有各级组织的关心、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 我是不会成功的,更谈不上出什么成果”。

1997年7月8日,曾进康被任命为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深感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质量攻关工作犹如一座高山,上去,将会有另外一片天。

1998年5月21日,历经三年在18名质量管理和科技管理人员与有关专家共同努力, 特别是在处领导的主持和指导下,曾进康负责主研的《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国际化战略研究与实践》科研课题通过公司技术鉴定,创直接经济效益6196万元,攀钢(集团)公司马家源副总经理和罗泽中总经理在鉴定会上指出:像这样的研究成果,在攀钢还是第一次见到。 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以参加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肯定了质管处负责的这项科研成果,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此,他按照专家和领导的鉴定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经过一年的运行实施, 于1999年5月通过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四川省冶金科技进步奖。

1998年,曾进康主持宣传部工作,在处党政工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质量管理处宣传工作、法制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分别荣获公司先进单位。曾进康策划的“抓质量、促管理、创名牌、拓市场、争效益”的质量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以报刊台全面推进,在企业营造一个抓质量的氛围,形成宣传声势,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为了在这个新起点上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又积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撰写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研究成果和经验论文,荣获公司优秀论文。同时,研究完成的《推进质量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施质量发展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成果分别荣获攀枝花市、四川省及全国优秀学术论文、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几年来,曾进康撰写了多篇研究论文和经验文章,并陆续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进一步塑造了攀钢(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因他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00年被攀钢(集团)公司质量管理处荣记特等功一次。

曾进康于2001年7月制定了《关于2000版贯标认证工作实施安排意见》,并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攀钢集团公司总经理、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泽中在2001年公司现场办公会上要求,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要加强贯标实施工作,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为此,历时两年,先后按1994版修订完成了A版和B版质量体系文件,并于2001年11月按2000版标准完成了C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作业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全公司认真实施,从严考核,贯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攀钢集团公司本部第一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的企业。

从2002年、2003年直到2004年处,曾进康先后三次跟公司领导进行“关于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的专题汇报,2004年元月8日,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现任总经理龙远才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决策:公司要全面贯彻实施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体化体系,推进企业管理整体优化,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历经一年的艰辛努力,特别是在公司总经理龙远才和党委书记谢茂兵的大力支持下,曾进康与总工程师胡世红反复研究、积极推进,总经理亲自检查、指导工作,公司于2004年12月15日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场审核,成为攀枝花市第一家、国内同行领先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认证的企业,成为世界级合格供应商。标志着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水平已经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曾进康作为企业发展部副经理(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主任)与技术质量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设备计量能源管理部门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各有关职能部室和分公司负责人多次进行协商并负责主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修订完成《管理标准》《产品标准》《工作(作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等作业文件。几年来,曾进康潜心学习、研究,自己买了几千元的书,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牺牲了许许多多的周末休息时间。国内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整合认证的企业,几乎都有权威并独立的企管部、推进办、体系部等主管部门,并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我们公司,虽然,党政工领导高度重视,但却存在不少难题。推进办的同志克服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他们忍辱负重,艰辛努力,开拓奋进,终于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今天的成效。然而,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和偏颇认识,由于这些“思想不统一,认识不一致”的观念,导致体系推进工作的许多障碍。为此,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专门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并提出了《关于冶材公司一体化管理认证方案的报告》。2004年8月16日公司总经理龙远才明确批示:按第一方案组织实施,公司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条件,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加快工作进程,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体系有效运行,尽快通过国家审核认证,以提高企业信誉,增强竞争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进一体化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推进办于2004年2月16日专门给公司决策层提出了《关于管理绩效考核标准的建议》,并在2004年4月5日起草了“关于征求《绩效管理控制程序》意见的请示”。2004年4月9日给总经理作了《关于公司一体化体系有效运行涉及关键问题的专题汇报》。同时,公司为了全面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体系管理,确保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完成,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运作,提高管理水平,迎接国家认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曾进康专门起草了《攀钢冶材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一体化质量责任制》管理规定,并广泛征求各单位和公司领导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达成了共识。同时,为了加强一体化的研究和推进实施工作,公司于2004年5月21日印发了“关于征求一体化论文的通知”,公司总经理龙远才明确批示:这是检验,请组织好!曾进康带头撰写并在《冶金标准化与质量》、《世界标准化与质量》、《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高科技与产业化》等国家权威杂志上,其中《优化管理 强化创新 追求卓越》《优化管理、追求卓越、再铸辉煌》和《知难而上 求真务实 敢于创新》分别被由中央党校主办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管理科学》〈〈高科技与产业化》权威杂志刊登和转载,受到国内企业界、管理界、科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针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首先必须认清时代形势,增强质量紧迫感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其次,加强系统管理,促进一体化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第三,观念更新,激活发展动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第四,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第五,实现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第六,依靠机制创新,培育创新精神是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司总经理龙远才在攀钢冶材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实施运行大会上强调:冶材公司A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运行记录》的颁布实施,是我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是公司加强经营管,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件大事,它表明公司管理科学的新机制已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同时,对全体干部职工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贯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转变观念,明确任务,增增强推行一体化管理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曾进康大胆探索、努力创新,连创攀钢集团八个第一,取得了卓越成效:

1)、撰写高水平的质量究论文和经验文章之多系攀钢第一;

2)、开展大型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和管理创新攻关在全国领先系攀钢第一;

3)、获得省部级、国家级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之多系攀钢第一;

4)、在四川省和全国推行质量管理二十周年大会上宣读论文和经验文章系攀钢第一;

5)、在2000年中国质量高层论坛上宣读学术论文系攀钢第一;

6)、撰写高水平的究论文被中国质协选送参加了了世界质量大会交流经验系攀钢第一;

7)、撰写的质量究论文和经验文章刊登级别之广之高系攀钢第一;

篇3

关键词:无氧浇注,长水口机械手水平回转,上下升降,旋转,预紧力

 

1无氧浇注技术

钢水从盛钢桶注入中间罐、或者从中间罐注入结晶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和吸收气体。如果不采取措施,即使连铸钢水经过了各种处理,钢水的纯度很高,也还是会前功尽弃,结果往往在铸坯、钢板和成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种种表面或内部缺陷,使钢坯的机械性能变坏。因此,在连铸过程中必须使钢水与空气隔绝,这就是无氧浇注技术。

长水口机械手机构就是通过各种动作把长水口的上端与大包滑动水口相接,下口伸入中间罐钢水内,从而使钢水流通过长水口注入中间罐,用长水口将注流与空气隔绝。。为了防止从上水口与大包滑动水口的连接处吸入空气,选用Ar气体密封。这也是无氧浇注中大包与中间罐之间保护形式的一种,是品种钢浇铸的必要技术。

2改造前长水口机械手的工作条件和应用状况

某钢厂连铸用钢包自重130吨,公称容量为300吨,最大容量为325吨。最大容量时钢水高度为4707mm。

图1

钢水液比重6.8t/m3,上口直径φ4623mm,钢水罐总高5445mm,净空高度504mm(300吨时)吹氩压力4kgf。耐材自重93-100kg。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00-150bar,最大压力210bar。液压缸主要参数为φ50/φ28,行程200,由于液压缸的位置限制不能使水口向上抬的很高,虽然能够降得很低,但不能有效地利用行程,不能满足大包升降的机械要求。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如图1所示。现有机构无法安全牢靠的把持长水口,经常中断连铸的顺利进行,无法保证炼钢质量。

3长水口机械手的结构特点

长水口机械手的升降运动包括配重控制和液压阀块控制;在回转机构上有依靠人工操作和利用蜗轮蜗杆减速机传动两种方式。配重式机械手在操作过程中笨拙、沉重且不能有效的保证长水口需要的预紧力。现在的长水口机械手设计常采用液压控制,利用铸机主泵站供油,选择在系统压力范围内有效工作的液压缸,不必配置独立的液压站。在机械臂的支撑上有一点支撑和通过旋转臂两点支撑这两种支撑方式。

4长水口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4.1液压缸的设计依据

长水口机械手的升降动作主要依靠液压缸的动作来完成。液压缸可分为有杆腔工作和无杆腔工作两种情况,无杆腔进油推力大速度小,有杆腔进油推力小速度快。或者说在同样负载下,无杆腔进油需要的压力小,有杆腔进油需要的压力大。

根据长水口机械手的工作要求,现场需要动作的范围进行设计,为某钢厂改造的该机构工作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O点为液压缸的支点,A点为液压缸最短行程位置,C点为最大行程位置,通过力距的分解与计算,可以选择一定行程的液压缸,保证机构升降需要达到的位置。通过分析可知,图示位置和行程完全可以提起所要求的角度。。该机构是可靠的。

4.2回转机构设计

回转机构采用下置式蜗轮减速机,传动比40:1。。根据输出轴轴端许用负载选择蜗轮轴的转速及额定转矩。

输出轴轴端径向许用负荷FR=FL·R(其中FL为速度系数,R为径向载荷系数)

输出轴轴端轴向许用负荷FA=FL·A(其中FL为速度系数,A为轴向载荷系数)

蜗轮减速机在启动机器之前,要正确加注蜗轮减速机专用油N220-N680,不能使用其他油。新减速机第一次使用时,经运转7~14天(150~300小时)的磨合期后,必须更换新油。使用至三个月时必须第二次更换新油。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油质,必须随时更换含有杂质、污染,或已分解、老化的变质油品,确保减速机的使用性能,从而保证长水口机械手机构灵活、安全的回转。

5、使用状况

该长水口机械手机构在现场使用过程中转动灵活,操作简单,工作可靠,达到了钢厂的使用要求。

根据某钢厂板坯浇铸机生产实绩统计,在钢包与中间罐间敞开浇注,中间罐内钢水平均增氮20ppm;采用长水口密封浇注,平均增氮约12ppm;在长水口顶部与滑动水口连接处通过Ar密封,钢液增氮平均仅为2ppm。

在无氧浇注过程中使用长水口机械手机构和氩气密封技术,为控制钢坯缺陷,保证了铸坯质量,满足了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品种钢的需求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篇4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涉及面很宽,无法通过到个别企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其次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不能停留在课本上,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通过单纯的现场参观也很难实现。通过对目前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建议。认识实习重点在行业安全,比如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产品安全、劳动保护等;而生产实习应突出学校的特色,避免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重复,增强学习目标性,提高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理需求,人们的安全需求逐渐显现出来。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机械设备不断出现,意外事故也不断频发。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面临的风险增加了,为了有效控制风险,我国多所高校先后创办了安全工程专业。我国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达70多所,由于这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学科,除了学习基本的理论课之外,还包括实习部分,主要是从安全认识实习和安全生产实习两个方面进行。根据统计,各高校的安全实习也主要是从这两方面来展开的,主要是由各个学校安全专业基层教学单位自行联系并组织学生实习。在这样的实背景下,有些问题就显现出来了[1]。(1)企业接待困难,多数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及安全方面的考虑,通常不愿接待来自高校的学生实习。(2)工矿企业位置相对偏僻,学生的食宿存在一定困难。(3)专业相关性不强,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对于危险作业不会让学生参观,只让学生参观一些相对安全的作业,这无法使学生受到专业的训练,能力也得不到提升。(4)实习期间的学习环节较少,难以获得理想的实习效果。(5)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有重复,比如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认识实习有西石门铁矿,生产实习仍然有唐山矿。矿山安全和冶金安全作为北京科技大学的特色,但是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应该有所区分,便于学生认识到其中的不同。过去,学生到企业实习,效果好,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很多企业每年接受的高校实习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没有了亲自实践的机会,实习的形式也变成了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在实习企业参观。而在参观过程中,又存在学生走在后面听不到看不到的情况,学到东西的多少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学生最后提交的实习报告,由于有时现场听不到记不下来,最后在网上进行搜索,报告只有形式没有实在的内容,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学生实习收获不大,失去了认识实习的意义[2]。

1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改革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涉及范围广,认识实习应该侧重在行业安全,比如公共安全、消防安全、产品安全、劳动保护等方面,所以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认识实习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并了解安全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热爱所学专业的思想。(2)联系实际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3)通过认识实习,对生产过程中安全专业的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为学好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实践基础。(4)培养学生从事安全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打下基础。(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查研究、分析工伤事故、职业病致因,提出预防措施的初步能力。(6)通过实习对所实习工厂的技术特点和尚需解决的问题有较好的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和建议。认识实习应该侧重知识面广、范围大,北京科技大学安全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实习。

1.1中国消防博物馆

2007年11月,中国消防博物馆正式批准建设。2010年建设完工并向社会全面开放。消防安全是不容小视的,城市消防规划、地震紧急避险、建筑消防及家庭火灾灭火等都与消防安全有关。为了维护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博物馆增大消防安全的投入,场馆内设置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消防安全项目,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城市消防规划、地震紧急避险等,还包括火场应急疏散、119电话报警、地铁消防逃生等互动体验项目。这些都是博物馆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所带来的与民互惠的体验项目。作为安全专业的学生,认识消防博物馆,应该从消防安全的角度出发。首先要了解燃烧条件,找到防火和灭火措施的依据,还要明白火场中热烟气的毒害作用,最后要学会火场逃生与自救。除此之外,作为参观实习,还应该有防火防灾体验,对于地震灾害,有基本的自救意识。

1.2北京市劳保所

我们知道,北京市劳保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安全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实验室,主要包括了北京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中心,还包括了北京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人居室内环境检测中心等。北京市劳保所在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的评价、监测技术,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危险源辨识、危险作业场所和环境中职业暴露评价技术研究、定量和半定量安全评价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3学校内安全监测系统

学校面积大、场地分散、管理人员少、学生人数多,学生生性好动、防范意识比较差。作为公共场合,学校有很多地方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运动场、餐厅等。为了对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隐患排查、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安装消防监控设施与防盗可视监控势在必行。学校安全检测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探测器,拾音机,监控系统传输等。

1.4北京建工集团

作为首都建设的中坚力量,北京建工集团是以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业为主,集建筑设计、装饰装修、设备安装、物流配送、市政路桥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4.1高层建筑施工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都能影响安全生产;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作业立体化易发生事故[3]。

1.4.2安全管理上的问题

建筑安全立法晚;建筑安全管理松懈;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不足[4]。

1.5海淀公共安全馆

公共安全包括了交通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地震灾害、人民防空、安全生产、水利安全、卫生健康。海淀公共安全馆运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幻影成像、雾幕成像、模拟驾驶、磁悬识性技术等,设计了一百多个精彩展项,主要以观看类、互动类、体验类三种不同的展示方式进行展示。观众通过对不同灾难发生时进行体验,不仅能加强观众对画面感的记忆,还能让观众学会正确的自救和逃生技能。

1.6北京现代集团

作为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的汽车生产工厂,在国内汽车厂商中,北京现代集团的生产技术及设备都处于领先地位。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冲压、车身、涂装和总装四部分,在这样一个全自动化的集成生产工厂,我们能够看到一块钢板是如何变成一辆质量优异的汽车的。作为安全专业的学生,生产实习时,主要了解北京现代的主要生产车间,包括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认识其主要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刺割伤害等。

2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

生产实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巩固专业理论知识;(2)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对策措施、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3)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增加实践知识,并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4)学习现代化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及经验,了解现场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对技术人员的要求;(5)通过生产实习,能培养学生热爱安全工程专业,立志为国家的安全事业勤奋学习、奋斗终生的思想。生产实习重点在突出学校所在行业的特色,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北京科技大学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在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北京科技大学安全专业主要以矿山安全和冶金安全为主,包括矿山安全(爆破、尾矿库和排土场)、选矿厂、烧结厂、球团厂、钢厂和焦化厂[6-7]。

2.1露天开采实习内容

露天矿开采由剥岩、采矿和掘沟三个环节组成,其主要生产工艺程序:穿孔、爆破、矿岩的铲装、矿岩的运输及岩石的排卸。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危险及有害因素有:①爆炸伤害;②边坡失稳;③运输事故;④高处坠落;⑤触电伤害;⑥物体打击;⑦粉尘危害;⑧噪声与振动;⑨压力容器危害;⑩火灾;?瑏瑡水灾。

2.2选矿实习内容

选矿前的准备作业一般包括破碎与筛分;磨矿与分级两部分。选矿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有:①电气危险;②机械伤害;③中毒和窒息;④粉尘危害;⑤噪声伤害;⑥高处坠落;⑦淹溺;⑧尾矿坝的危害,如尾矿规程坝边坡过陡、浸润线逸出、裂缝、渗漏、滑坡、管渗、洪水漫顶、坝体溃决及排洪构筑物的危害[8]。

2.3球团生产实习内容

将原料在造球机上滚动,通过干燥和焙烧等方法使成球的原料硬化固结,这一过程就是球团生产的过程[9]。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2.3.1配料、干燥、润磨、造球、筛分工艺过程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噪声、粉尘及高温。

2.3.2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系统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灼烫、噪声、粉尘及高温。

2.4烧结实习内容

烧结主要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加入一定的水,配入相应的燃料和溶剂,混合后在烧结设备上硬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烧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①高温伤害;②粉尘危害;③高速机械转动伤害;④有毒有害气体及物质流危害;⑤高处作业危险;⑥作业环境复杂等。

2.5钢铁厂的主要实习内容

实习主要企业有:炼铁厂、炼钢厂和热轧板带钢厂。

2.5.1炼铁厂

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高炉炼铁过程危险级有害因素包括:粉尘危害、噪声危害、高温热辐射、CO中毒、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煤气爆炸和铁水穿漏等[10]。

2.5.2炼钢厂

转炉炼钢是利用氧气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需要的温度。轧钢线生产系统存在着粉尘、CO中毒、噪声与振动、高温、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11]。

2.5.3热轧板带钢厂

轧制是通过旋转轧辊使轧件受到压缩,从而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安全培训不到位,技术设备缺陷和防护装置缺陷,安全技术和操作技术不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没有严格执行等原因,容易造成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灼烫、爆炸等伤害。

2.6焦化厂的主要实习内容

焦化厂的工艺流程为:原料煤→受煤坑→煤场→斗槽→配煤盘→粉碎机→煤塔。

2.6.1生产工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在煤气生产过程、粗苯净化过程、备煤过程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6.2主要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因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性,焦化厂鼓风机对煤气进行加压时,容易出现机械伤害、泄漏、火灾、爆炸等危害。压力管道一旦发生爆裂,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罐体、冒罐、阀门和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不仅会造成储存物质的浪费,还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危险性不容低估[12]。

3结语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涉猎范围广,为了加深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认识实习应该侧重知识面的广度,从多个角度介绍行业安全。通过认识实习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并了解安全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热爱所学专业的思想。生产实习应该突出各个高校的特色,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的自觉性,锻炼学生做科研的能力。与认识实习应该有所区别,从深度上来说,生产实习应该更深,且不应该与认识实习发生行业重复。

作者:高玉坤 伯玉兰 黄志安 张英华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祖云,金波,邬长福.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改革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89-91.

[2]黄菊文,乔俊莲,贺文智,等.改革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0,13(5):4-6.

[3]孟勇.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6):142-142.

[4]冀永进,万汉斌.基于安全文化理念的城市设计探讨[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5]贾建波,李晶晶.化工专业认识实习实践教学方法改革[J].河南化工,2011,28(8):63-64.

[6]翟宏新.露天煤矿开采工艺及设备的新进展[J].矿山机械,2008,36(19):1-7.

[7]姬长生.我国露天煤矿开采工艺发展状况综述[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3):297-300.

[8]崔国伟.金属矿山安全管理体系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19):226,245.

[9]孙丽荣.球团矿中膨润土的检验方法与用量[J].本钢技术,2014(6):39-41.

[10]柏晓梅,卓红.电炉炼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践[J].四川建材,2013,39(6):239-241.

篇5

[关键词]球团;烟气脱硫;石灰-石膏法;设计参数

中图分类号:X7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73-01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雾霾等极端天气增多,大气污染物排放已得到广泛关注。钢铁行业能耗以煤和煤炭为主,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大户,其中球团过程造成的SO2排放占钢铁生产全流程的50%以上,与烧结同为是钢铁企业SO2控制的重点[1-4]。我国颁布了较为严格的政策和标准来控制钢铁行业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国内大、小型钢厂已经逐步上马了一系列脱硫装置,主要有石灰/石灰石―石膏法以其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在钢铁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份额。

本文通过设计唐山银水球团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工程的成功运行表明,此工艺适合球团烟气的脱硫、除尘。

2、项目设计

唐山银水实业集团球团厂为消减2-8m2竖炉烟气中的SO2排放量,新建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工程已运行一年,脱硫效率≥95%,各项指标均达到环保要求。

2.1 工艺原理

从竖炉排出的含硫原烟气经过电除尘器除尘后引入吸收塔。烟气与来自吸收塔上部喷淋层的浆液逆流接触,发生传质和吸收反应,烟气中的SO2及HCl、HF等酸性气体被脱除。净化后的烟气经吸收塔顶部两级除雾器除去烟气中夹带的液滴后,通过塔顶返回到原烟囱排入大气。副产物为石膏。

主要化学反应是:

(1)浆液制备

CaO+ H2OCa (OH)2

Ca (OH)2Ca2++2OH

(2)SO2吸收

SO2+ H2OH2SO3

H2SO3H++HSO3-

HSO3-H++ SO32-

Ca (OH)2 + SO2 CaSO3・1/2H2O + 1/2H2O

Ca (OH)2 + SO3 CaSO4・1/2H2O + 1/2H2O

(3)氧化结晶过程

CaSO3・1/ 2H2O + 1/2O2 CaSO4・1/2H2O

2.2 设计条件

2.2.1 设计参数

2.2.2 工艺流程

1)烟气系统

烟气系统将未脱硫的烟气引入脱硫装置,在吸收塔内脱硫净化。由于原引风机余压可克服脱硫装置系统的压降,项目中不另设增压风机。

2)吸收剂制备及供给系统

生石灰粉主要成份如下:CaO≥80%,杂质

由密封罐车将生石灰粉运输至脱硫区域,经气力输送至制浆区的生石灰粉仓储存。储存于粉仓中的生石灰粉在气化风机的流化下,通过旋转给料阀进入消化罐制备成浓度为30-35%的消石灰浆液,经振动筛除渣后进入浆液箱,加水配制成浓度为10-15%的消石灰浆液,然后经浆液输送泵送至吸收塔和循环泵入口。

3)SO2吸收系统

吸收塔设计为喷淋、吸收和氧化一体的单塔,吸收塔顶部建湿烟囱,烟塔合一结构。2炉一塔。待处理的烟气进入直径为6.5m的吸收塔与喷淋的石灰浆液逆流接触,3层喷淋层对应3台循环泵,单元制运行。吸收塔内部自下而上分为氧化区、喷淋区、除雾区。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被就地氧化成硫酸钙。生成的石膏通过吸收塔排浆泵排入石膏脱水系统中。净化后的烟气由塔顶湿烟囱排入大气。

4)石膏脱水系统

由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石膏旋流器一级脱水后,再由真空皮带脱水机进行二级脱水,得到合格的副产物成品石膏。

5)工艺水系统

工艺用水主要用于浆液制备系统的补给水、除雾器冲洗水、氧化风增湿、设备冷却水等。

2.3 重要设计参数选取

石灰-石膏法是由石灰石-石膏法演变而来,且湿法脱硫最早应用于电厂,钢铁行业的烟气具有自身湿法设计应由于脱硫剂石灰浆液为强碱性,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石灰石-石膏法在设计参数。

2.3.1 氧化倍率

钢厂竖炉中的烟气含氧量较高,自身氧化能力较强,氧化倍率可选择1.5~2。

2.3.2 液气比

由于氢氧化钙为强碱性,塔内吸收反应主要发生在液面上,且反应快[5],液气比应低于石灰石-石膏法,可选择3~7 l/m3。

2.3.3 烟气接触时间

由于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烟气接触时间应适当延长,选择4.5~5s。

2.3.4 pH

石灰作为脱硫剂,塔内pH控制在6左右。

2.4 调试与运行情况

唐山银水球团厂竖炉烟气脱硫系统实际运行中,烟气入口温度在100~130℃之间,SO2浓度在500~1500mg/Nm3之间,粉尘浓度在80~100 mg/Nm3之间。SO2排放浓度在50~80 mg/Nm3,粉尘排放浓度30~50mg/Nm3,满足环保要求和业主要求。

3、结语

唐山银水球团厂竖炉烟气石灰-石膏法脱硫系统目前已成功运行一年,脱硫效果理想,基本达到了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目的。通过运行证明,根据处理对象合理选择设计参数,该脱硫工艺可以满足竖炉烟气脱硫、除尘的需要,不仅脱硫率可达到95%以上,而且出口粉尘排放也能满足50mg/Nm3的环保要求。该脱硫工艺为石灰-法烟气技术在处理钢厂烟气脱硫中应用又一成功案例,同时也增加了湿法脱硫比选工艺。

参考文献

[1] 赵羚杰.中国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及减排成本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6.

[2] 兰国谦.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14,6:42-46.

[3] 王英杰.承钢360m2烧结机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应用[J].烧结球团,2015,40(2):50-53.

篇6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设计;技术问题

1 引言

本文主要对钢结构厂房进行设计分析和研究,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可靠有效合理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钢结构厂房空间结构解析

为了使本论文的钢结构厂房分析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和信服力,这里以实际的炼钢厂房钢结构厂房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由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炼钢厂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生产场所,属于抗震规范中的乙类设防建筑。由于工艺布置的特殊性和生产设备的需要,炼钢厂主厂房往往具有质量、刚度分布严重不均匀的特点。又基于建设周期及抗震性能等的综合考虑,这类厂房大都采用全钢结构建造。本文中以某设计生产能力为50吨的转炉炼钢厂为研究对象。

由于工艺要求的复杂性,该厂房由炉渣跨、加料跨、炉子跨、钢水接收跨、连铸浇铸跨、连铸出坯跨共六跨组成,核心设备布置在炉子跨中部的塔楼内。该转炉炼钢厂房主要由塔楼、散状料上料系统、柱子系统、屋盖系统和吊车梁系统几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大都是由型钢和钢板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

2.1 塔楼部分

塔楼是整个厂房的核心部分,高50米左右,其周围单层厂房高低不平,依靠屋面系统与其相连。塔楼中设有若干平台,炼钢的主要设备就分布在塔楼的各层平台上。设备按用途不同,重量由不足一吨到几百吨不等并且位置不均衡,其中的相当部分还会引起动载荷。塔楼中不但布置了吊车,还与前部的通廊相连接。因而塔楼部分是三维空间结构中质量、刚度最大的部分,结构也就最复杂,其构件众多且外形尺寸相差很大。

2.2 散状料上料系统

散状料上料系统属于转炉上料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包括通廊、转运站、地下料仓等部分,其作用是通过通廊中的皮带输送,使散状矿石进入转炉。因为这一系统位于第4及第5跨间的屋面上,与屋面大梁铰接,并且与塔楼相连,受地震影响较大,所以按实际结构建立模型。

2.3 屋面系统

屋面系统是厂房中构造最复杂的部分,包括屋架、托架、柃条、屋面支撑及天窗等部分,正是通过它将各跨单个的柱和塔楼部分联系在一起。由于炼钢厂生产工艺的原,屋面灰载荷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另外,上料系统中的通廊和转运站部分也放置在屋面上。为了在满足结构稳定要求的同时减轻自重,屋面系统大量采用了空间桁架结构,因而不同位置的构件尺寸相差很大。

2.4 柱子系统

柱子系统是整个厂房的竖向承重部件,大量的采用了格构式柱和牛腿等构造来满足设计要求。

2.5 吊车梁系统

工业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厂房内布置有大量的吊车,这座转炉厂房也不例外,厂房内除布置有单层吊车外,还布置有双层吊车甚至三层吊车,而且吊车的吨位由几吨到上百吨不等。吊车梁系统主要由吊车梁、走道板、水平桁架和竖直桁架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空间整体。

总的说来,该钢结构厂房属于质量、刚度分布严重不均匀的不规则建筑,而且规模大、结构复杂、构件多,所涉及的型钢型号多,尺寸差别悬殊。此外,由于工艺布置的特殊性,使得塔楼与其余厂房难以脱开,或者难以完全脱开;由于受场地限制,该厂房并没有设置伸缩缝、沉降缝或者抗震缝。这就给抗震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真实地反映厂房空间地震效应的目的,因此完整的建立了厂房的空间模型,只在局部作了简化,从而在模型中最大限度的把握了原结构三维空间的真实性。

3 钢结构厂房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3.1 结构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钢刚架的跨度和柱距主要根据工艺和建筑要求确定。结构布置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温度区间的确定和支撑体系的布置。

考虑到温度效应,轻型钢结构建筑的纵向温度区段长度不应大于300m,横向温度区段不应大于150m。当建筑尺寸超过时,应设置温度伸缩缝。温度伸缩缝可通过设置双柱,或设置次结构及擦条的可调节构造来实现。

支撑布置的目的是使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建筑能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骨架。布置的主要原则如下:

3.1.1 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必须布置在同一开间内形成抵抗纵向荷载的支撑析架。支撑析架的直杆和单斜杆应采用刚性系杆,交叉斜杆可采用柔性构件。刚性系杆是指圆管、H型截面、Z或C型冷弯薄壁截面等,柔性构件是指圆钢、拉索等只受拉截面。柔性拉杆必须施加预紧力以抵消其自重作用引起的下垂;

3.1.2 支撑的间距一般为30m-40m,不应大于60m;

3.1.3 支撑可布置在温度区间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开间,当布置在第二个开间时,第一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置刚性系杆;

3.1.4 45°的支撑斜杆能最有效地传递水平荷载,当柱子较高导致单层支撑构件角度过大时应考虑设置双层柱间支撑;

3.1.5 刚架柱顶、屋脊等转折处应设置刚性系杆。结构纵向于支撑析架节点处应设置通长的刚性系杆;

3.1.6 轻钢结构的刚性系杆可由相应位置处的擦条兼作,刚度或承载力不足时设置附加系杆。

除了结构设计中必须正确设置支撑体系以确保其整体稳定性之外,还必须注意结构安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安装时应该首先构建稳定的区格单元,然后逐榻将平面刚架连接于稳定单元上直至完成全部结构。在稳定的区格单元形成前,必须施加临时支撑固定已安装的刚架部分。

3.2 钢结构厂房的加固技术应用

对于钢结构的厂房,其钢结构加固技术必须要再设计中加以重视,否则就容易成为豆腐渣工程。从设计的角度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钢结构的加固技术应用:

3.2.1 减轻荷载:改用轻质材料或其它减少荷载的方法。如工业厂房的屋架可在下弦增设临时支柱,或组成撑杆式结构的方法来卸荷;托架的卸荷可以采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利用吊车梁作为支点使托架卸荷;柱子一般采用设置临时支柱卸去屋架和吊车梁的荷载;平台结构因其高度不高,一般采用临时支柱进行卸荷。

3.2.2 改变结构的静力计算图形:采取措施使结构发生符合设计意图的内力重分布,以调整原有结构中的应力,改善被加固构件的受力情况。如增加支撑或辅助构件以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使结构可以按空间结构进行验算,挖掘结构潜力,也可以改善结构的抗振性能;变更荷载的分布情况,或变更构件的支座情况,或施加预应力等来改变构件的弯矩图形;增设撑杆、加设拉杆或将静定结构变为超静定结构来改变精架的内力;将被加固构件与其它结构共同工作形成混合结构,以改善受力情况。

3.2.3 原结构的构件截面和连接进行补强。此方法在钢结构加固中是常用的方法,因其涉及面窄,施工较为简便,尤其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可在负荷状态下加固,这对厂房内的生产影响较小。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加固时净空的限制,要使杆件不与其它杆件或零件相碰;

(2)能适应原有构件的几何尺寸或己发生的变形清况,以利于施工;

(3)应尽量减少加固施工的工作量;

(4)尽可能使补强构件的重心位置不变,减少偏心所产生的弯矩;

(5)当采用焊接补强时,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减小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6)补强后构件应便于维护和油漆。

4 结语

由于钢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工程建设中,从厂房到住宅到商场,对于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魏明钟.钢结构设计新规范应用讲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春祥,黄金枝,金兢.高层钢结构抗风抗震控制若干问题探讨[J].振动与冲击,2000, 19(2): 57-58.

篇7

[关键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技术;换向技术

[中图分类号]TG15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77-01

1、前言

莱钢特殊钢厂小型成材车间加热炉随着优钢生产节奏的不断加快,将原步进加热炉改为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是一项传统技术,传统的蓄热室采用格子砖为蓄热体,传热效率低,蓄热室体积庞大,换向周期长,限制了它在其它工业炉上的应用。蓄热式步进加热炉的最大特点是利用蓄热体对空气进行预热,在加热过程中两个蓄热体处于蓄热与放热不断交替的状态中,从而提高空气预热温度,使排烟温度控制在100~150℃。新型蓄热室采用陶瓷小球或陶瓷蜂窝体作为蓄热体,其比表面积高达200~1000m2/m3,比传统的格子砖高几十至几百倍,因此,极大地提高传热效率,使蓄热室的体积可以大为缩小。蓄热式加热炉工作的关键在于控制两个蓄热体在蓄热与放热状态之间交换,如果两个蓄热体不能及时进行交换,就会使处于蓄热状态的蓄热体温度过高而失去从烟气中吸收热量的作用,同时,处于放热状态的蓄热体温度过低而失去对空气进行预热的作用。由于换向装置和控制技术的提高,使得换向周期大为缩短,传统蓄热室的换向周期一般为30分钟至数小时,而新型蓄热室的换向周期仅为0.5~3分钟。新型蓄热室传热效率高和换向周期短,带来的效果是排烟温度低(200℃以下),被预热节制的预热温度高(约为炉温的80~90%),因此,废气余热得到接近极限的回收,蓄热室的温度效率可达85%以上,热回收效率达80%以上。因此,蓄热式加热炉烧钢控制的关键技术在于自动换向系统。

2、新型蓄热式燃烧技术原理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

新型蓄热式燃烧呈对布置(A、B状态),从鼓风机出来的常温空气由换向阀切换进蓄热式燃烧器A后,再经过蓄热式燃烧器A(陶瓷小球或蜂窝体)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常温空气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为炉膛温度的80~90%),被加热的高温热空气进入炉膛后,卷吸周围炉内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料在贫氧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B排入大气,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式燃烧器B时将热量储存在蓄热式燃烧器B内的蓄热体,然后以低于15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排出。当B侧的蓄热体储存一定热量后,通过程序控制换向阀自动换向,常温助燃空气变为由BN通道经蓄热体进入,热烟气从A侧通道排出,如此循环,使得两个蓄热式燃烧器处于蓄热与放热状态交替工作,两个蓄热体自动进行蓄热与放热状态的切换,从而达到节能和降低NOX排放量等目的。常用换向周期30-180s。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存在问题

莱钢特殊钢厂小型成材车间蓄热式步进加热炉换向控制系统的换向控制是基于时间的控制。但该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因阀位状态判断失误容易引起系统误动作。(2)阀体与阀杆脱落引起系统不换向。

3.2 故障原因

(1)由于系统要求快速通断阀的响应必须迅速,在零点几秒之内完成开/关动作,即认为阀已开到位或关到位,否则就认为阀开不到位或关不到位。快速通断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响应速度变慢,经常发出虚假的开不到位或关不到位信号,而引起系统误动作。

(2)目前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定期检查更换快速通断阀和换向阀,但很难保证所有阀都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且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设备维修费用。

4、改进方案

在燃烧状态下,来自鼓风机的常温助燃空气首先由换向阀进入左侧通道,通过蓄热体时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为炉膛温度的80%~90%),煤气由通断阀向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料在贫氧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热烟气通过另一侧蓄热体时将热量储存在蓄热体内,然后以低于150℃的低温烟气经过换向阀由引风机引出。通过规定的时间后换向阀自动换向,常温助燃空气变为由右侧通道经蓄热体进入,热烟气从左侧通道排出,两个蓄热体自动进行蓄热与放热状态的切换,从而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另外,由于该控制系统是基于时间的控制,换向周期是人为设定的,因此,其控制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排烟温度和空气预热温度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能综合蓄热体温度、排烟温度、燃烧状况等因素,采用基于温度的人工智能控制方法,由蓄热体和烟气温度决定换向,控制效果可能会更好。

5、本项目的技术特色

5.1 该换向系统控制功能

(1)空气、烟气换向阀顺序控制,换向周期、顺序间隔周期设定。(2)煤气通断阀顺序换向,换向周期、顺序间隔周期设定时间与空气/烟气换向阀相对应。

(3)排烟温度实时检测、显示,参与烧嘴换向控制。

(4)排烟温度超温报警、强制换向,报警温度人工设定。

5.2 系统设有安全保护功能

换向连锁条件是:开始时先通空气,后开煤气;换向时先关煤气,后排烟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煤气通断阀开不到位或空气换向阀开不到位时,系统自动关断煤气通断阀,同时,蜂鸣器报警,上位机画面上各加热段状态图中显示相应阀位“开不到位”或“关不到位”,操作人员通过故障指示及时找到故障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避免在换向过程中因阀位不到位引起的各类安全问题。新系统实现了故障率大为减少,查找、排除故障时间缩短,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5.3 完善的人机操作模式:

通过以太通讯接口实现主站S7-400 PLC和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讯,采用WinCC组态软件开发建立了换向主画面、烧嘴温度监控、阀位控制与报警等画面;界面友好,简洁直观,便于操作。

6、应用效果

总之,该蓄热式加热炉换向系统自改造完成投入使用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排烟温度控制在150℃以下,炉内钢坯受热均匀对提高优钢产量和质量、延长加热炉寿命、降低氧化烧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稳定生产提升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也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国威,蔡九菊,孙文强,王爱华,董辉,蓄热式连续加热炉应用中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冶金,2008(08)

篇8

轧钢工艺学“工程师进课堂” 教学水平轧钢工艺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介绍轧钢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基本生产特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制定生产工过程及通过生产工艺改进来达到提高钢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各项消耗及生产成本。教学内容包括型材、棒材、线材、板带材、管材等五大类钢材生产的工艺过程,以及各种轧材的生产特点、钢种的分类、生产技术标准和要求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制定生产工艺过程及通过生产工艺改进来达到提高钢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各项消耗及生产成本。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进行生产实习教学。

轧钢工艺学是一门与轧钢生产技术及现场应用密切相关的学科,随着现场应用技术及工艺理论的发展,轧钢生产工艺过程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轧钢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因此,对于如何更好提高轧钢工艺学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作者从授课内容的选择、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现场实践经验、学生的生产和认识实习的质量、效果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工程师进课堂”等实践教学活动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授课内容的确定

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选择和讲稿的撰写。对于金属材料工程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这两个本科专业教学,选择的教材是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王廷溥主编的《轧制理论与工艺》(第二版)中的第二篇,主要内容包括:轧材种类及其生产工艺流程;轧钢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制定;型、线材生产;板带钢生产;管材生产工艺和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学期讲稿和讲义在内容上都应有删减和补充,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应根据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的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识、生产实习环节来制定。

二、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轧钢专业理论知识和钢铁企业生产现场的实践经验,是保证轧钢工艺学授课质量的重要的基础之一。

首先,任课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不能放松自己,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理论学习,经常查阅相关的轧钢工艺学专业简报、科技论文、外文资料及文献,不断更新自己轧钢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

其次,任课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各大钢铁企业的生产现场,来丰富自己的现场实践经验。具体的方式有:在学生去钢厂实习的过程中,加强自我学习;组织教研室的同事一起去各钢厂现场实习、考察和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视觉、开阔眼界。

三、加强学生认识和生产实习的质量、效果

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实纲要求指导学生实习,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措施;定期考核,是促进实习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在确定实习的轧钢厂之后,带队教师要根据实习工厂的生产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实纲,给出参考书目。实纲的内容应包括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实习方式与场所、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实习要求和主要参考书目。实纲应符合实际,实习任务、学习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方向,清晰、明确,保证学生能根据要求顺利执行。实习教材的内容包括:实习钢厂生产概况介绍,该厂的工艺流程,产品规格和用途、主要工艺参数和设备技术参数等;实习操作要点和技术操作规程,要根据认识、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具体安排学生进厂参观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使学生尽可能的多了解现场生产流程;现场应做到知其然,然后会提问,其问答应包括实习厂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部分,与轧钢生产专业理论有关的知识以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最终目的在于丰富学生固有的轧制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生产实习的认识程度。生产实习带队教师必须在学生下厂实习前,加强学生对现场工艺的认知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实习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种类、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工厂生产的发展趋势等,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然后,可聘请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就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等进行详细讲解,以此丰富实习学生的生产中现有的成功经验和了解现场的科研成果,明确现场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与市场应用的关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观看生产录像、教学影片等教学和实习条件,使学生获得对实习现场的感性认识,从而系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实习工厂的轧钢生产工艺流程、轧钢设备布置形式等等。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实习工厂的生产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程条令,树立以人文本、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实生产习,熟悉车间轧钢工艺流程的原理,使学生和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生产实习的最终目的,应用教学中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现场实际存在问题,通过生产实践,提高学生轧钢生产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实习教师可按工艺流程的不同,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强化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学习轧钢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特点,以达到正确制定生产工艺过程,并通过对实际生产工艺分析,能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钢材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工序能耗和生产成本。

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严格考核,打破以往老师单一通过查学生的出勤和实习纪律的考核方式,学生最后交一份总结应付差事,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不管学生有没有收获,这样从根本上不能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实习结束后,带队指导教师应结合现场实际,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问答,要求学生提交手写的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现场的产品大纲、坯料尺寸、生产工艺参数、生产工艺流程、车间布置等等内容,以巩固实习效果。

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工程师进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