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9 07:57: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所有负面的特质,如自私、嫉妒、贪婪、冷漠等等,我相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与后天家庭的环境、成长的境遇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尹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试图教给我们的,就是在家长的层面上,将有可能投射到孩子身上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改变成人自身的错误做法(有些是成人自以为正确而不自知的)来帮助孩子得到人格健康成长的机会。孩子的任何成长问题,归根结底都在家长不恰当的对待上,如果每个为人父为人母的都能冷静而虔诚地反思自己,会有更多幸福且身心都健康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就应该是纯净的,作为成人有责任教给他们诚实、善良、正直、慷慨等一切美好的品德。所以希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都有必要来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仅妈妈要读,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要读,因为家庭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起码在一个家庭中,价值观要统一,育儿观也要统一,否则事倍功半,还会引起孩子的困惑,令其无所适从。
不过,当孩子成为大人,他将面对的必将是世事之无常,人情之冷暖,这是一堂逃不过的必修课。但其实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之种种也并不会成为困扰,也许会有彷徨、有困惑,但从儿童起培养的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他作出自己的选择,处世之道也能够得到不断地修正。所以,《潜伏在办公室》这本书,也有着这样一种功用,也就是把职场(社会的缩影而已)的生态揭示给你看,“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看”,这话说得极是。这本书讲的故事中,斗争似乎是惨烈了一点,职场地震不断,也许把所有的事情叠加到一起显得不真实,但是作者本就不是在写小说,只是他对职场军规提炼后的又一种演绎。就像多年前刘墉说的,“我不是教你诈”,其实,作者并没有宣扬所谓厚黑,所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读者能读了这本书,学会如何在职场中保护自己,不当炮灰,或者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利用对职场规则的了解,作出符合自己目标的最优选择,也是一种收获。规则总是极端的,运用之道,存乎一心。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每个人遇事都有或符合自身利益,或符合自己良心的选择,一本《潜伏在办公室》教不坏人,那些做坏事的,是因为他们本就因为种种原因将本来的天性给扭曲,或即使因为一时的使坏而获得了好处,但却也失去了其他一些比职场的胜利更美好的东西。
作者:东莫妮
页数:134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价:人民币25.80元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有时候我们会生气,有时候我们会烦躁,有时候我们会发火,有时候我们会抓狂。然而,这样的冲动往往会使我们做出平时不易做的决定,从而酿成让自己悔恨终生的大错。人人内心都有按照自己意志出牌、满足自我的欲望。这种欲望如果不经过理智的过滤网,就会滑入冲动的陷阱。
80后小妈妈的快乐生活
作者:周源
页数:152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价:人民币25.80元
当雪人冰糕、铁皮青蛙的童年回忆还未走远,80后的女孩们不经意间已悄悄走过浪漫的爱情,走进甜蜜的婚姻,紧接着开始当上了幸福的妈妈……幸福,确实很幸福,但除了幸福,相信作为80后小妈妈的你也和本书主人公一样担心、紧张、手足无措。来吧,走进李三千和四毛的故事,和李三千这位有点无厘头的小妈妈共同分享育儿心经。
80后小媳妇的美好生活
作者:郭雪霜
页数:139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定价:人民币25.80元
本书主要讲述80后小媳妇与婆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妙招,引导80后小媳妇如何更巧妙地处理婆媳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漫画与文字展示的全新视角,以亲切的语言将影响婆媳关系的方方面面加以详细解析,给各位80后新媳妇儿和90后准媳妇儿最贴心的安慰和建议。
辣问爱情——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
作者:青音 汪冰
页数:160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定价:人民币32.00元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著名心理专家从性别角度讨论两性差异的作品,由著名心理节目主持人青音和资深心理专家汪冰合著,他们分别站在各自性别的立场通过微博小文的形式共同提出关于异性的最关心的24个爱情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引导现代人关注爱情问题的同时能一并释然并跳脱。
你的活力养生计划
作者:李顺
页数:189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定价:人民币29.80元
本书主要针对活力养生,从食欲、、睡眠、运动及精神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养生的基本知识,全面地剖析了活力健康养生的意义。与以往养生类图书不同点在于,书中的养生方法及技巧都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或即使知道却不知如何实施,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弥补您以往养生方法和经验中的不足。
怎么吃不上火
编者:孙繁祥
页数:196
出版日期:2011年2月
定价:人民币28.00元
本书分两篇,上篇讲“怎么吃才能不上火”,告诉读者要根据体质和季节选择饮食,要学会科学膳食搭配,同时要注意正确的饮食习惯,只要做到了这些,怎么吃都很难上火。下篇从五脏分类的角度,告诉读者“上火了应该怎么吃”。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玩在幼儿
作者:东子
页数:226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幼儿时期,孩子不需要早教、不需要去培训班学英语,只要满足孩子玩的天性,孩子就会在快乐中成长。但一个好爸爸又不能让孩子盲目地玩。玩可以让孩子有自信、宽容、谦虚;玩可以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玩有助于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玩才是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最重要任务!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乐在小学
作者:东子
页数:238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著名教育专家东子以教育女儿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玩!好爸爸能保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心地学习、独立地成长,既能尽情地玩,又能在学中获得快乐。
好爸爸应该成为孩子的好哥们儿、好启蒙、好老师!本书中,东子强调了:小学生应该在快乐中成长。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学在中学
作者:东子
页数:238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成绩并不是初中孩子的一切,中学生也可以玩得科学有用,中学生更可以学出智慧。东子以自己女儿的教育经历作为依据,用最具说服力的案例,让家长们明白,好爸爸该如何让初中的孩子既能学好又能玩好,成为一名快乐的中学生。
品格决定未来:
打造孩子未来第一竞争力
作者:周彧
页数:176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定价:人民币22.00元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和做事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这两者都属于品格范畴:有好的品格才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好的品格才会有正确的做事态度。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取得最终的成功。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有时候要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
全球名校优等生必玩的
1000个思维游戏
作者:《左右脑开发丛书》编委会主编
页数:318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定价:人民币39.80元
本书内容丰富,游戏种类多,将平时学习、工作中涉及到的能力,都一一包含了进来。还设有国际标准智商测试和解题技巧,以及流行的数独游戏。题目按难易程度排列,使各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适合自己的题目做起。使您在充满趣味的挑战中,激发大脑潜能,使各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胜人一筹。
便携式儿童经络推拿挂图
作者:王雪峰
页数:10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关键词:粗心 认真的态度 凝神聚力凡事慢慢来
作家尹建莉曾经写过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著作,著名父教专家东子也写过一本《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的书。今天我要说的是,好老师胜过好父母。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试问一下,你有发现孩子的粗心问题吗,你想过什么办法改变他粗心的毛病吗?是的,孩子的粗心问题随处可见,是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我们打开孩子的课本、作业本、考试试卷,看看孩子们的书写和答题,常常会看到孩子在一些基础题或者简单题上出问题。很多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呵斥责问,这种做法显然简单粗暴,而且效果不佳。那么我们做老师如果做,去改变父母都很难改变的现状呢?
我想首先,我们做老师的要孩子粗心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让从态度上孩子变得认真起来。认真是做事情的基本态度,孩子如果不认真,对什么问题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那样肯定做不好。当孩子有了认真的做事态度以后,做题才会细致仔细,细心读题,才能读懂题,读清题。要培养孩子认真读题的习惯,老师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每次讲例题的时候,引导学生一遍一遍认真读题。老师这种认真读题的习惯,会慢慢的影响孩子,他们做题时,脑海里会浮现出老师引导他们慢慢读题,仔细审题的情景,即使是最简单的题,也要仔细去读,真正明白题干的要求,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暗含的意思。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这样一种认识,读题,不管题目难还是容易,都必须得认真仔细。慢慢地,孩子的认真习惯就养成了,而不是做什么事马马虎虎,了了草草,敷衍了事,一开始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等于就养成了孩子缜密细思的好习惯,为日后学习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让孩子学会凝神聚力。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这种习惯很不好。老师应该改掉孩子在家里养成的这种坏习惯,做什么事情必须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专门培养孩子凝神聚力的好习惯,比如做些小游戏,或者故意在课堂上制造干扰课堂的信息,让孩子们学会凝神聚力。人常说,不能同时追两只兔子,要是一边干这,一边干那,时间久了,孩子的意识里认为干事情就应该是两件三件齐头并进,事实上,这样耗时耗力,得不偿失,这件没干好,那件也没干好,最后落得两头空,最坏的是,使孩子养成了终生难以改掉的坏习惯。做事情拖拖踏踏,慢慢腾腾。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打孩子这个话题,已经有坚定的观点――不能打!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每当有记者问起相关的问题,她都要重复一遍自己的看法:如果对方是你的朋友,你会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吗?所以当媒体一再渲染“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尹建莉甚至开始质疑媒体的报道动机。
媒体这样说,让那些管住自己双手的父母又开始跃跃欲试――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很多父母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既然有“虎妈”、“狼爸”那么“成功”的例子,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身边不乏被打成“材”的例子。我有个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的朋友,高中开始接受学校老师的“殴打训练”,开学第一天,当学生们还没有从假期的松散里彻底适应过来的时候,老师课讲到一半开始检查学生们记的笔记,几乎没有人按照老师的规定记录,于是挨个吃耳光,一个女生被老师的一个巴掌从座位上打飞到走廊,可见耳光的力度,这还是出自一个已经怀孕七个月的女老师,其他老师的巴掌该有多力道就不用多说了。这种“教育”不是个别的,到下课时班里还有二十多个人没排上挨打的号。
我这位朋友和他的同学们,就这样被老师“打”进了全国重点。
如今说起来,他们都挺感谢老师,觉得没有老师的“打”,自己上不了大学。可是除了上大学,挨打的经历还给了他们另外的一些影响,诸如有自己要求的时候基本没有勇气提出来,哪怕是毕业多年之后的今天,哪怕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老师,而是自己的同事或者领导⋯⋯
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很多年轻父母当了甩手掌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乃至教育。如果应酬多的话,工作之外的时间也会在外面,等回到家里孩子都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孩子又没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已经上班走了。于是就有了爸爸去哪儿的中国孩子之问。孩子越是幼小时,可塑性就越强,相应地父母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也是最大的。可是因为父母的缺位,尤其是爸爸的缺位,孩子的个性、习惯、品格、兴趣等的形成就缺少父母影响最重要的一环。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报告》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陪伴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责任,不可推卸。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缺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老师不在孩子身边,怎能起到作用呢?等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父母才意识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但时光不能倒流,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悔之晚矣。
中国父母重养轻育,注重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即养孩子,忽视科学的家庭教育。多数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供应他上学受教育,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老师。但这样做,很难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是父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强调都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老师教育不可替代的。四国高中生调研报告就可以看出来,在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老师。
关键词:生活教育;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素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感受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里的教师只是加速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孩子,他叫小文(化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孩子每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很少及时完成,换座位的时候全班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成为同桌。看着他那无辜的眼泪,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成了这样呢?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和家长进行深刻的沟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从小一直是爷爷在带,父母一个是在上海工作,一个是在昆山工作,平时工作十分忙碌,基本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幼儿园时爷爷在带,一直宠爱着,什么事情都帮他做,穿衣服帮他穿,吃饭是喂的,书包帮着背,唯恐孩子受累了……上了一年级以后,由于奶奶生病,爷爷无法再带孙子了,所以,孩子下午放学之后就被送进了放心班,直到母亲(父亲不回来)7点左右下班回来才接回家。我和父母沟通之后孩子好了一点,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反复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天,小文在课上突然大哭了起来,说:“老师,老师,我眼睛疼。”我走近一看,孩子的左眼红红的,充满了血丝,我立刻带孩子去学校医务室就诊,并且给家长打电话。我一连打了十几通电话,父母没有一个人接,最终打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在上海工作,不能立刻到苏州来。最后我就和学校的医生带孩子一起到区里的医院就诊。幸亏就医及时,否则孩子的眼睛就有可能失明。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玩打枪,子弹打中了自己的眼睛,当时不觉得怎么样,妈妈也没有留意,第二天到校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还记得有一次小文迟到了,他们家就住在学校对面,为什么这么晚呢?我很不解。我打电话沟通了一下,建议父母要养成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今天说了,明天孩子会准时到校,可是后天又来晚了……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前言中说到:“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想如果我们身为父母的,能够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能多关爱一下孩子,可能我们的孩子就不会这样了吧!
二、学校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是一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状态还处于教育是教育,生活是生活,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为了改变小文,我选了一个班级优秀的学生干部做他的小老师,同时也做他的好朋友。在课堂上,多留机会提问他,让他表现自我,让他充满自信;在课间,我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主动接近他,和他聊天,和他一起游戏;做作业时,他有不会的我都会耐心地给予解答;打扫卫生时,我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扫地;他获得进步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地鼓励他,发给了他一张大大的奖状,并且给了他最爱的奖品。看着他拿着奖状一蹦一跳地回座位的时候,我的心油然而生一股暖流,也许这就是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吧!
三、社会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对朋友是非常渴望的,小文也不例外。他在放心班有一个好朋友,叫小奕(化名)。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与人交流,我除了和父母交流以外,也和放心班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告诉他孩子的一些具体情况,并且让他关注孩子和朋友的相处情况。小奕十分优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各个方面都很好!小文十分羡慕小奕,很想成为他那样的孩子。但是由于自己自控力差,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总是会表现出不好的一面。可是小文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和别人比较,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小文的改变,我还和小奕的父母、小奕进行了交流,让他们帮助孩子。
小奕很热情,总是帮助小文。教小文整理书包,教小文预习课本内容,教小文解答难题,和小文一起游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小奕这样的益友,是小文的福气。在放心班里有小奕这样的好朋友,小文慢慢地变了,变得自信了许多,变得开朗了许多,变得活泼了许多,变得精神了许多,班级的小朋友也不再孤立他了……
孩子是是父母的宝贝,是教师的学生,是社会的脊梁,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朵鲜艳的花,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他们成长的印迹,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164.
我能想到的,尊重最重要的3元素有:倾听、理解和放手。
以平等为前提的倾听,就是把孩子当成我们的同龄人,听取他的想法。那些想法或许很幼稚,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是如果我们去认真倾听,还是会发现孩子纯真的视角往往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带着童心融入孩子的世界,给我们自己也打开一片全新的天空。
理解: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孩子经常让我们抓狂,有些事情让他不要做不要做,他偏要做;有些时候催他快点快点,他偏偏在那里磨唧;以前,我也经常会对着菜花吼,但是发现收效甚微,最明显的例子:中午午睡,叫她快睡快睡,她东摸西爬,折腾2小时还没睡着,任凭你河东狮吼还是威胁恐吓,都无动于衷。有的时候实在睡不着就算了,起来想干嘛就干嘛吧,晚上早点睡,何必为难孩子一定要午睡呢?
放手:这一点,需要先自我检讨一下:在菜花刚有意识要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我们没有放手让她自己来。那时候,天气有点冷了,为了怕她吃了冷饭冷菜肚子疼,也怕她会吃得地上一塌糊涂,所以我们采用了当时看来省时省力的方法――喂,造成她现在自己吃饭速度慢,容易开小差,在幼儿园吃饭一直是倒数几名的。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到了相应的年龄,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不放心,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比我们想象的好得多。
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他们会逐渐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相比一直在爸爸妈妈羽翼下生活的孩子,他们的自理能力更强。
好了,从现在开始,勉励自己,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放手让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情。
评论选摘:
秋秋妈咪
菜花妈:能想的、能做的,你都写了。支持你的想法、做法!秋秋还是蛮乖的,很少让我抓狂,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居高临下,下命令是家常便饭,为孩子安排这安排那也是顺理成章,要改变包办的作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佳敏妈妈
“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他们会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这句话说得很到位,可就是觉得,操作起来太困难,不是吗?
rena
看了,向菜花妈学习!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或许它就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上吧。
尊重孩子,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思想的个体。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要清楚地知道,孩子和你们是平等的。
【关 键 词】 历史;事件;地图;故事;游戏中集体化
一、教师的讲
(一)利用地图进行历史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钳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同时也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还有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他们所学科目非常的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无限的知识,况且历史学科在过去不被重视,所占分数不多,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对该科不感兴趣。不光学生不感兴趣,学校也不够重视,而所教该学科的教师也被忽视。但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呢?我认为,关键就在于课堂的45分钟,要向45分钟要效果。怎么来要效果——是不是教师把这课的内容在45分钟讲完就可以了?不,是完成了教学内容并80%的学生都掌握了该内容的重点、难点,这才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把抽象的事件在游戏中变成具体、形象的事件来完成教学
“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针对我们课本上一些内容,他比较的抽象,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就好像纸上谈兵,我们如果不加以诠释,学生就难以理解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我看过一段话:“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我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教女儿圆圆学计算就是开“小卖部”,女儿做店主,爸爸妈妈做顾客,拿一些东西给她在地下围出一个“小店”,并摆上各种“货物”,货物有真的,有替代品,替代品只要她知道是什么就行,然后我们轮流光顾她的小店。物品由她定价,我们跟她进行讨价还价,其实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计算”、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样就避免了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学习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而且,在快乐中进行的学习会让学生学得更好。
如这一历史内容,我们就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来完成。
我们教师可以把学生带离教室,带到野外,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组,编制成各军,把地点设计好,什么地方是草地、什么地方是雪山,制作几面红旗,上面标好几军,然后内容里面的角色由学生自主担任,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胜利会师。这样一做,就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记住有关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教学,要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让它集体化,并要在不知不觉中(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就完成了教学内容,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掌握知识。
(三)用生动的故事形式演绎历史事件
历史内容,就是一些历史事件,好比一些故事。故事谁不爱听,上课的时候,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课堂上是否还有睡觉的、是否还有讲小话的、是否还有发呆的学生……
答案非常的肯定,没有。所以吧,我们就着这一学科的性质,就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完成这一学科的教学。
二、学生的读
由于历史这一学科,没有太多的教学时间,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课前预习,我们教师用各种方法方式完成教学。对于我来说,我用我的方法完成教学之后,我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一字不漏(包括正文、插图、补充材料等)的阅读内容,第一,在阅读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相关知识;第二,阅读内容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第三,阅读内容达到查缺补漏,使知识更完整,衔接更强,更能理解,只有理解了知识,才能把此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应用它;第四,调动学生主动去学。学生读了之后,就会发现老师讲的都在课本上,他们就会主动看课本,这样也就把内容给学了。
三、课后的练
课后的练,也就是学生学了知识后的一个检测。看看学生学了知识后是不是记住了,光记住还不够,你不会用它;学了知识必须要理解,只有理解了才会变成你自己的知识,你才能更好地应用它。所以,我们在完成教学内容时,有必要进行课后练习,既检测了学生学的情况也检测了教师教的情况。从而看你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给出了很多种方法,无论这些“方法”多么不同还是大同小异,它们其实都是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再多的方法也无法穷尽一个人遇到的所有的教育问题;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