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22:37: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3、技能训练:
关键词 生物入侵;环境;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 X826.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2-0147-01
生物入侵主要是指一些生物通过人类活动等形式传播到其分布区域之外的其他地区,这些物种被称作入侵物种,与生物物种的自然扩散不同。近些年以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增多,生物入侵现象也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人类生存等都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关于生物入侵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但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显著影响已经明显的影响了人类的生存。
1 生物入侵现状分析
现阶段,生物入侵现状主要表现在入侵物种种类多、传播范围广、分布不均衡等几方面。首先入侵物种的种类相对较多,据国家农业部的数据统计显示,现阶段已经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中职务包括豚草、水葫芦、飞机草、薇甘菊、毒麦、紫茎泽兰等,害虫包括美国白蛾、稻水象甲、苹果绵蚜等,动物包括非洲大蜗牛,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棉花黄萎病、松材线虫病、大豆疫病等。其次,入侵物种的范围广主要表现在农业种植区域面积等方面,比如1998年山西首发的红脂大小蠢蔓延波及到河南与河北,B型烟粉虱的爆发对中国23个省市地区的影响,水葫芦对云南、江苏、上海、湖北、河南等地区的影响。最后,入侵物种的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特定地区的特殊属性,比如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内蒙古、西北等地区较少出现生物入侵,水葫芦、蔗扁蛾等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地区,紫茎泽兰、飞机草等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2 生物入侵对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以来,生物入侵对中国的影响已经显著的表现出来,具体分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区域内生命形态的属性,包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与生存环境。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遗传多样性主要是生物体内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包括显著不同的种群或种群内部的遗传性变异。在物种入侵后与当地生物杂交,便可推动物种的消失或者遗传多样性的消失,甚至造成入侵种群的遗传变异,进而提高入侵物种的环境适应性;其次表现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属性与变化属性,外来入侵物种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光、水、养分等,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通常受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会导致入侵地球物种结构出现单一化发展趋势,生态系统也出现结构性失衡,以云南洱海为例进行分析,自从其引进13个外来鱼种之后,之前有的17个特有鱼种就有五个接近消失。最后对生态系统的多样影响,主要指对生物圈中生活环境、生态过程、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入侵对本土的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传入广东地区的薇甘菊,在省内蔓延,形成环岛的杂草藤本群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亚热带地区季风气候,导致灌丛、藤丛等的逆向生长,对岛屿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对水资源的影响。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是外来入侵植物,通过比当地植物多用或者少用降水量而影响到当地的水文环境与水文循环。以中国昆明的水葫芦为例,其大面积的声场导致枝叶覆盖了水面,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其对有害物质等的吸附作用导致水质的严重污染。另外,外来入侵植物的叶面积通常都比本地植物的叶面积大,因此其用水比例大,蒸发率高。同时还能改变其栖息地表的水文平衡,进而改变水分的分布,导致当地植物不能充分利用水源。
3)对土壤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外来物种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加速土壤的流失,造成土壤侵蚀,同时还能改变土壤的营养成分,导致当地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而最终濒临灭绝。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比如水葫芦对水域面积的覆盖导致阳光与空气不能很好的进入水体,导致大气环境质量变差。
3 生物入侵的控制策略分析
1)对潜在入侵的物种需要进行必要的预警监督机制。预防潜在入侵物种的危害,能够有效降低入侵物种的危害性。入侵物种的预警监督机制需要不断建立并完善针对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同时还需要不断构建入侵物种的快速坚定方法,引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分子鉴定的技术,为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预防监督提供技术指导。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大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对入侵物种的预防监督与控制能力。
2)对已经定居的入侵物种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彻底根除。入侵物种在定居后,其控制及根除会变得相对困难,现阶段,对已定居的入侵品种根除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法、化学法与生物防治法等,具体说来包括拔除、火烧、光照、砍倒、遮阴、杀虫或除草、控制群密度扩散等,由于入侵物种在其入侵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其生态功能,因此对其根除会产生一定的次生效应,故在采取措施的同时,需要针对入侵物种进行根除预评定,分析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之间的关系,以推动生物防治的科学化发展。
3)还需要不断加强针对入侵生物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关于入侵生物学的基本作用机理、功能发挥、基础理论与指导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推动生物防治事业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生物入侵对被入侵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均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入侵生物在被入侵区域还发挥着其特定的价值,因此在对生物入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入侵生物与本地生物之间的联系,科学的、规范的设定入侵生物防治与控制措施,推动生物防治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学分支。分类就是遵循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的各种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将生物命名后,而后的生物学家才用域、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加以分类。最上层的界,由怀塔克所提出的五界,比较多人接受;分别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从最上层的“界”开始到“种”,愈往下层则被归属的生物之间特征愈相近。共有七大类,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七年级上册生物结构
生物的基本特征、显微镜、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和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环节动物(例:蚯蚓)、节肢动物(例:蜘蛛)、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包括先天和学习行为)、病毒、细菌、真菌、生物的分类(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三、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四、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五、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六、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①有做事的过程;②有明确的目标;③有明确的结果;④使用语言传达信息⑤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课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础框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一节为例,谈一谈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它与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一起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这一观点。可以说,本章的两节内容紧密联系,在本书乃至整个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学生们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节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确立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节课的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由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部分涉及到实验,需要动手操作加以分析,所以可确定它为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为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充分准备各种资料的前提下,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主体地位。
2.学法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将指导学生采用分析图文资料,分组合作,实验操作与观察,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各种相关资料及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蚯蚓翻耕”实验。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授课需一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心”动
(二)资料剖析,扩展引申,让学生“会”动
(三)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动
(四)实战巩固,情感升华,让学生“行”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心”动。本节课一开始,首先放映一段有关昆虫“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影音资料。
影音资料的特点是生动、直观、形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观看资料,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材所写“生物具有自我保护的本领”。教师适时提问:“生物的这种保护本领是如何获得的?”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找出答案,从而导入新课――生物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2.资料剖析,扩展引申,让学生“会”动。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很多,课本上列举了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资料和多媒体展示,仔细阅读分析,然后回答两个问题:(1)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又是如何与之适应的?(2)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由于课本和多媒体上已经有比较丰富的图文介绍,学生回答起来难度较小,所以主要针对薄弱层次的学生,希望他们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提升自我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第二个问题相对开放,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对较高层次的学生我会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提高和深化,要求学生不仅举出例子,还要尝试说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例如形态,结构或者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
在学生们解决完以上问题后,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然后设置环节“想一想”:大熊猫和北极熊分别适应怎样的环境?如果将它们的环境互换一下,可以吗?这说明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是比较有意思的,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答案后再引导他们回到课本找到理论依据――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而大熊猫和北极熊适应各自的环境,否则,无法生存。
有关“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最后一个知识点是“耐受范围”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设计给学生出具“青蛙冬天冬眠,夏天繁殖”的资料。然后多媒体展示课本上的图片,同时布置任务,用“>”和“
这样,有关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到此处理完毕。
3.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动。本节课的第二大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设计了演示实验“蚯蚓对土壤的翻耕”。考虑到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简单易行,教材上讲解详实,所以我大胆设计把这个实验放手给学生。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要求学生记录并拍下实验过程。
这样,本节的重难点问题自然地分流到课下和课上两部分完成。课上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对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同时完成教材上的讨论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等多项能力。
本实验成功的结果是细沙与土的分界不再明显,考虑到学生实验也许会有失败,因而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有正确认知,分析失败的原因:如压土力度,水和菜叶的用量,是否留有玻璃缝隙以及最为重要的是否放到黑暗环境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认同蚯蚓松土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点,实验展示完毕后,要提醒学生将蚯蚓放归大自然,从点滴渗透环保和珍爱生命的教育。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些微妙的作用使环境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鼓励他们举出自己了解的例子。从而深刻体会教材中提到的:“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这个观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实战巩固,情感升华,让学生“行”动。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在授课后及时处理。第一、二题比较简单,主要面向基础薄弱的学生;第三题是开放性题目,相对来说要求更高一些,本题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鼓励较高层次的学生课下整理,开展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3)生物对每一种生物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活动:蚯蚓多土壤的翻耕
(2)总结: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气候;农作物;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气候环境始终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决定性因素。气象环境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尤其是极端天气的发生可能会使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危及着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石河子市的主要气候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使农作物良好生长的对策,以适应农业的发展。
1 石河子市气候环境简介
石河子地区属于灌溉农业区,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严寒,其气候干燥,主要表现为降水较少;年降水量较多的月份为4~7月,以北地区降水量为13.0~20.0mm,以南地区降水量21.7~27.6mm;深居内陆,高山环绕,海拔高度的差异较大,属于典型的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春季气温上升较快,夏季酷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
石河子地区的日照也是新疆地区的一大特色,北部地区的日照时数一般高于南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721~2818h,各个地区的平均最多日照出现在7月。充沛的光照不仅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作用。
2 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1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气温升高会加快地表水分的蒸发,使水分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极端天气现象。洪涝、飓风、干旱等都与气候变暖有很大关系。对农作物而言,降水和蒸发量的改变会使农作物在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干旱现象,若降水量不能相应地增加,就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变暖若没有新的适应技术,农作物的生长期就会普遍缩短,对物质积累和籽粒的产量有负作用,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2.2 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对不同作物、品种和发育期的危害不同。农作物品种不耐低温,果树和蔬菜在0℃以下容易冻伤。农作物一般在出苗期和生育后期对冷害的防御能力较强,在抽穗、开花及灌浆初期等对冷害较为敏感。在较长时间内,冷害会使农作物的发育期延迟,导致作物减产,还会破坏作物的生殖器官,空壳较多而减产。冷害对于小麦、水稻、果树以及蔬菜等作物有很大影响。
2.3 干燥少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北疆气候干燥,突出表现为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为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一半。干燥少雨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不能够满足农作物在特定成长期内对水分的需求,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不能够补偿蒸腾消耗的水分,使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乃至死亡。大范围的持续干燥少雨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甚至会颗粒无收。
2.4 日照时数的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日照时数的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日照时数减少,光照不足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下降,使作物积累的养分减少,发育受挫,还会使病虫害增加,最终导致作物减产。对于棉花而言,习惯于较强光照,在晴天强烈光照少时对棉花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十分不利,再加上夏季的雨水较多,更容易造成蕾铃脱落。
2.5 大风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大风造成的灾害是由风的压力造成的,还往往伴随着暴雨、冰雹等灾害。在大风灾害的影响下,农作物的受害程度受密度、株高、行向、风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风可以使农作物的幼苗折断枯死,开花期遇上大风会影响授粉,成熟期遇上大风会使作物的植株出现倒伏、折断的情况,还会吹掉果实。另外,大风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从而加重干旱。大风能够使农作物叶片表面的水分加快散失,在干热条件下,会加大农作物的耗水量,使作物的根部吸水不足,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作物枯死。大风也会破坏农业生产设施,影响农事活动,传播病虫害,扩散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 对策分析
为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实现农作物的良好生长,需要采取一系列适应性的行动,通过调整使作物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从而减轻灾害,提高作物的产量。
3.1 发展生物科技,选育适合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
为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选育优良品种需要加强生物技术、光合作用、抗御逆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以提高人们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3.2 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
调整农业结构就意味着要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计划地改进作物的品种布局。这就需要培育和选用抗旱、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运用稳产增产和防灾抗灾的措施预防出现不良现象的农业。在调整种植制度时要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等因素与气象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展对防御气象灾害和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
3.3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为提高抗灾减灾水平和农业应变能力,需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强对节水农业及科学灌溉农业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需要研制农业生产新工艺,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另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排涝能力,完善灌溉体系,开发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固化防渗,加强防治自然灾害的工程设施建设等措施,对增强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防御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气象环境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石河子地区来说,气候变暖、日照时数等都呈增加趋势,会对北疆的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农业是石河子市的支柱产业,但是该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在应对气象变化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关注气象环境的变化对石河子市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Thinking on Improving the Campus Environment of Tangs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an Shuai; Zhu Min
(①Tangs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1,China;②Yixian Tanghu Junior High School,Yixian 074204,China)
摘要: 本文通过对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近期校园环境的改善现象,分析了校园环境中的物理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了校园物理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物理环境,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Abstract: By the improving of resent campus environment in Tangs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en discussed how di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have influence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behaviors, as well as how to promote and protect students' mental health by chang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关键词: 物理环境 心理 隐形教育
Key words: physical environment;psychology;recessiv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08-01
0引言
高职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确定,易受外界影响,且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校园中度过,故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本文根据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园改造后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校园物理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校园物理环境的涵义
物理环境是指研究对象周围的设施、建筑物等物质系统。校园物理环境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校园主题建筑、校园文化建筑和校园艺术生态三个方面。它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环境。[1]
2校园物理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2.1 教育引导功能学校的职责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这种职责不只表现在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方面,还表现在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其它方面。和有声的传统教学相比,校园物理环境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通过学生在环境中的所见所闻,采用暗示的方法,让学生在无意识过程中了解学校的精神理念。这种教育引导是隐性的,间接的,能够帮助学校达到“育人”的目的,以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2 陶冶熏陶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场”,学生在“场”中学习、生活。通过无意识的学习和模仿,使学生在无声的教育中得到感染和熏陶。
2.3 调适功能校园环境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氛围,运用模仿、从众、暗示等手段帮助调适学生当中存在的违道德,偏离社会常态的一些现象。它使学生能自觉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般的社会行为规范。另外,优美的物理环境还能够缓解压力,调节心态,使学生能够消除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常态。
3校园物理环境对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
3.1 校园环境的改善减少了学生之间的冲突学校改造后扩大了原有食堂等场地的规模,增大了学生人际交往空间的距离,减少了学生之间由于过度的密切接触而引发的冲突。根据空间关系学理论,人类有自己专属的个人空间,它仿佛一个便携式的大气泡,无形地环绕着人们的身体。在不同的个人空间里,我们会需要不同间距的气泡。[2]一般把对空间的需求分为四种模式,即:私密空间(半径为15―45厘米),与我们在感情上特别亲近的人或动物在进行私密身体接触时,我们才允许他人进入该空间;私人空间(半径为0.46―1.2米),这是熟人交往的空间;社交空间(半径为1.2―3.6米),在和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人们一般保持这个距离;公共空间(半径为3.6米以上),这种空间的交往适于大众演讲。可以看出,和不同类型的人交往需要不同的空间距离。如果和我们不很熟悉或是陌生的人侵入我们的私密空间,我们会感觉反感甚至愤怒。由此可知,如果在食堂等公共场合,由于空间的不足,学生人口密度过大而侵入了彼此的私密空间,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冲突。食堂等场地改造后面积扩大,这一矛盾便得到了缓解。
3.2 校园环境的改善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校园物理环境的改善另一个突出表现在于校园整体的整洁度有了大幅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破坏环境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心理学中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这一理论提示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起到决定作用。[3]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从众。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因此,任何人对于群体的偏离都有很大冒险。如果一个环境中,到处布满垃圾,草坪被随意践踏,那么其他人也会不自觉地效仿,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环境越变越差,相反的,整洁的校园环境能够减少学生对环境的破坏。
4改善校园物理环境的相关对策
4.1 重视环境的暗示作用在现实中,越是整洁的环境越为人们所爱护,反之,越是污损的环境越容易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如果在“禁止倒垃圾”的牌子下堆着一堆垃圾,在“禁止踩踏”的草地旁布满脚印,那这种对行为后果的默认,就是对这类破坏行为的鼓励,其结果只能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校园环境中存在的任何消极暗示都应及时清除,这样才能消除消极暗示带给我们的影响。
4.2 注重环境使用者的特征和需求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校园中,学生是校园环境的主要使用者。那么在建设校园物理环境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他们对环境的需要。例如:可以将一些强制的禁止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如“禁止吐痰”,可改为“为了你的健康着想,请不要随地吐痰”,这样可以把外在的要求与自身需要联系起来,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更易接受。
5小结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仅表现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上,更重要的是,利用物理环境的无声教育,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通过物理环境的改善,发挥它的心理功能,这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梓华.论公安院校开展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及主要途径[J].公安教育,2007,(5).
关键词:FDI 环境效应 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日俱增,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FDI的进入,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加剧,因此产生了FDI是否导致了环境污染,污染程度又有多大的疑问。以下将围绕这一疑问展开,并进行相应分析。
一、文献综述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从中国层面或是地区层面开展相关研究。福建省作为对外开放的沿海重要省份之一,随着FDI的大量引进,环境也不断恶化,FDI的环境效应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现有研究成果中,方苑(2009)运用1985-2007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福建省FDI实际利用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FDI的实际利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间分别呈现倒N型、U型、倒N型曲线关系。章贵军、付志刚、李妙萍(2010)利用福建省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的FDI对环境质量影响效果各异。吴幼华(2009)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现出口增长是福建省环境污染的格兰杰成因,但外商直接投资序列与福建省环境污染序列存在伪相关,因此不能确定FDI与福建省环境污染的相关性,“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福建不成立。林美顺(2011)利用1985-2009年的福建省时间序列经济数据,构建了包含能源消费方程在内的四方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工业整体污染之间都存在着 “倒U型”的曲线关系。
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数据选取不同,学者们关于福建省FDI环境效应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较少涉及微观行业的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反应外商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将利用FDI集中的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数据,通过对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FDI额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微观的行业层面来研究FDI对福建省环境状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FDI与福建省环境污染现状
1.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利用FDI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历程大致分为:第一,起步阶段(1979-1990),改革开放后福建省成为对外开放的第一批省市之一,从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开始相继开放各县市,但初期合同FDI额和实际利用FDI额都很小。第二,高速发展阶段(1991-1993)全省以经济特区为龙头,各类开放区为辐射,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开发格局,1993年合同FDI额达到113.66亿美元。第三,后退阶段(1994-2000)长三角、珠三角的崛起使得福建省拥有的政治优势不断弱化,加之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腹地狭小等原因,对外资吸引力开始下降,同时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严重影响了其招商引资的发展。2000年合同FDI额只有1993年的37.95%,而实际利用FDI额为1993年的75.70%。第四,稳定增长阶段(2001-2008),入世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外商投资额大体呈上涨趋势。但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受创,而这些地区正是福建省吸引FDI的主要来源地,因此FDI额在2008年出现下滑。第五,再次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福建省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至2012年3月底实有各类外商投资市场主体2.53万户,其中总投资在1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的外商投资企业有2288户,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431户。同年国家发改委《中国区域对外开放指数研究报告》,首次公布了大陆地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外开放度的得分和排名,福建省位居第五位,实现又一次的飞速发展。
2.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分布
与国内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福建省FDI产业结构十分不均衡。第一产业投资规模很小且无上升趋势,而第三产业近几年来开始呈现明显增长,外商投资比重由2002年的11.77%调整为2011年的36.42%。FDI集中投资于第二产业,2000年~2011年规模有所浮动,但第二产业合同FDI额所占比重均超过50%,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显然外商在福建省的投资存在着明显倾斜,三次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从外商投资企业工商注册资本金来看,外商集中投资于制造业,2009年~2011年制造业在外商投资工商注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相当高,分别为67.2%,67.9%,66.6%。同时制造业中比重较高的12个行业基本都是污染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鞋帽,塑料,通信机械,化学原料等。2011年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达到9448家,占企业登记注册总数的52.99%,创造的总产值达到FDI工业总产值的71.2%。这说明污染密集型行业是外商投资的重要产业,可以初步判断FDI对福建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当地环境污染。
3.环境污染的情况
(1)总体情况
随着FDI额不断增多,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二氧化硫、工业粉尘等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成为福建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从整体上来看,1999年~2011年福建省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随合同FDI额的增加而增加,大体呈上升趋势,而工业固体废物由于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其排放量逐年下降。为了进一步分析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1999年~2011年福建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合同FDI额进行简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与合同FDI额在显著性系数为0.00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0、0.889,显示很强的相关性,同时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合同FDI额的相关系数为0.723,同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外商投资与福建省的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2)地区分布
从环境污染的地区分布来看,福州、三明、龙岩、泉州、漳州四市污染较严重,2011年泉州工业污染情况最严重,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居全省第一,分别达到10.25万吨、5.06万吨;漳州工业废水排放问题较突出,排放量占全省比重的48.89%,这一情况与当地对外开放早,吸引外商投资多有密切的关系。厦门市也是属于对外开放早,吸引FDI多的市区,但由于在工业污染治理投入较大,整体污染较少。
(3)产业分布
FDI在福建省集中投资的纺织,服装鞋帽,塑料,通信机械,化学原料等行业产生了大量污染物,从2009年~2010年工业二氧化硫、烟粉尘排放情况来看,除了纺织、皮革、金属、非金属、通用设备四个制造业污染排放量略下降外,其他制造业污染排放均逐年上升,甚至是大幅度上升。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环境污染最大,平均工业粉尘排放量达到全省的72.5%,此外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数量也占全省很大的比例。2010年污染密集型行业总体排放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占全省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3.56%、53.02%、63.75%,F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造成酸雨污染普遍,2010年第一季度福建全省23个列入统计的城市中,20个城市均出现酸雨,酸雨频率大于50%的城市有9个,而工业粉尘、烟尘的大量排放使得福建省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三、启示及政策建议
综上,FDI在促进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其环境确实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恶化了当地的环境,据此给出如下政策建议:
1.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FDI在福建省投资存在明显的倾斜,集中投资于污染密集型行业,这种投资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FDI更多的进入第一和第三产业,减少在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行业的投资,推动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2.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引进外资时应避免保量不保质的问题,对那些资源利用率低下、高污染的企业坚决不予引进,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外资项目则优先考虑,通过对引资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3.加强污染治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监控,全面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加大对超标排放企业的惩罚措施,同时对环境治理情况好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方苑.FDI对福建省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9,(3)
[2]章贵军,付志刚,李妙萍.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2000-2008 年面板数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37)
[关键词]阴生 药用植物 玉簪 英果蕨 粗榧 光照强度
我们参观药用植物园时,发现许多种在路旁的玉簪在阳光照射下有点打蔫。听老师介绍说,玉簪是一种喜欢阴性环境的药用植物,打蔫可能是由于光照过强的缘故。于是,我们联想到许多问题――现在常用于绿化的阴生植物经常暴露阳光照射强烈的环境中,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光照过强会对喜阴性的药用植物产生哪些影响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决定选择光照这种环境因子对阴生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我们通过比较和分析,选用以枝叶等地面部分人药的荚果蕨、粗榧、玉簪三种药用植物分作为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代表进行研究。这三种植物不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还常常被众多植物园和公园广泛栽培用以美化环境,因此掌握光照强度对它们的影响规律还可以为园林部门更好地栽培它们提供参考意见。
一、研究目的
1 通过比较三种阴生药用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分析光照这种环境因子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2 通过分析数据,确定有利于这三种阴生药用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范围。
3 为药用植物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提出保护建议,以培养高品质药用植物。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结果
1 粗榧
从图2看出,位于光照强度较低地点的两棵粗榧冠幅较大,粗榧的冠幅和光照的强度成反比。此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株高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
如图3所示,光照强度相对较低的两棵植株的基部分枝远远高于另外两棵,此外小枝上的叶片数目较少,最末级小枝与次末级小枝顶端的角度也较小。
从图4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弱的粗榧的最末级小枝的干重明显大于生长在光照强度强的地点的粗榧。
2 玉簪
分析图5不难发现,两棵种在光强比较弱的地点的玉簪的株高相对较高,冠幅也略大一些。
通过比较数据得出,光强较低的两棵玉簪叶片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光强较大地点的玉簪叶片,如图6所示。
图7显示,光照强度对玉簪的叶片数目没有明显的影响。
如图8所示,光照强度越强,分枝的干重越小,由此推论,玉簪的一个分枝的干重和光照强度成反比。
总重受叶片数目和每个叶片质量两个指标的共同影响,从图9可以看出,玉簪的总重同光照强度之间并没有明显关系。
3 荚果蕨
从图10可以看出,不同光照强度下荚果蕨的基部分枝数、叶片上的小叶数、小叶片与叶轴的角度和叶片长度的差异都不明显。
如图11,荚果蕨在不同光照下的叶片干重及总重变化不规律。
四、分析与讨论
有研究认为,光照强度的变化会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尤其对土壤和冠层的温度、湿度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较大(绍辉,1998),植物解剖形态特征发生变化正是上述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光照强度对三种药用植物冠幅的影响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光照强度同粗榧和玉簪的冠幅呈反比;而光照的强弱对荚果蕨冠幅的大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冠幅增大对以观叶性为主的植株(如玉簪)较为有利,可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2 光照强度对玉簪叶片大小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耐阴植物强的植物,茎不会徒长,而是尽量扩展其叶片,以适应弱光(白伟岚等,1999),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玉簪的叶片在弱光下较大,验证了这一规律,反映出玉簪较好的耐阴性。
3 光照强度对三种药用植物小枝(叶片)干重的影响
干重是植物除去水分后剩余的有机物的重量,可以反映出植物在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的强弱。因此可以作为判断植物生长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粗榧和玉簪的小枝(叶片)干重均在光照较低的情况下较重,充分反映出阴生的环境更适于他们的生存。而对于粗榧来说,小枝的干重越大,其中药用成分的含量更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药用价值也就越高,因此选择较低的光照对粗榧十分重要。
4 光照强度对三种不同植物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
在我们所选择的三种阴生植物中。粗榧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最为敏感,表现出明显的喜阴性;玉簪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株高、冠幅较大,叶片干重增加,也表现出一定的喜阴性,荚果蕨虽然有关资料记载该种是阴生植物,但我们的实验结果并没有验证这一说法,这一方面说明它们在光照5000-100001ux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三种阴生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冠幅和小枝的干重的影响最大,成反比关系。在基部分枝数、分枝干重、总重、小枝上叶片数、最末级小枝和次末级小枝顶端的角度等方面,三种植物呈现不同的结果,粗榧和玉簪同光照强度的变化大多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而荚果蕨的变化则不明显。对粗榧和玉簪而言,光照强度约为3000-5500lux之间的条件下生长的较好,光照强度不应太强。
2 建议
粗榧的枝干、叶片等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为了让粗榧生长的更好,积累更多的生物量。我们建议在栽种粗榧时应该将这种明显喜阴的植物种植在高大建筑物的阴面。可作为建筑绿化。又对生长有利,还节约资金。
目前公园里的玉簪大多以观叶为主,观花为辅,过强的光照无疑会灼伤叶片,所以在栽种时应该尽量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的路边和空旷的地方。可以选择阳光稀疏的林下、建筑物的背阴面作为栽种地点。
荚果蕨对光照的变化不如前两者敏感,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适应性,所以栽种的条件可以略微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