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21:24: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七年级历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先进文化理念 企业管理 创新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企业已经彻底走出传统的“大锅饭”老路,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步迈进。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站稳脚跟,长远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硬实力,即生产设备或者是生产原料,也要依靠企业本身的软实力,也就是员工的思想境界以及先进文化理念。两者缺一不可。那么,如何对企业进行管理方面的优化,就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1.通过观念的创新来实现管理上的创新
如果想要在管理上找到创新突破口,就要首先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使得管理的水准得到大幅度提高,并在进行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的同时,对其进行强化,使得这种观念的持久性得到大大加强。针对现代的企业进行相应的管理,对于企业本身的认知要十分明确,同时在确立制度的时候要做好统筹规划以及安排。在迎接崭新管理观念和方式的时候,要把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大胆抛弃掉。
2.通过理念上的创新落实细节
管理理念虽然只和管理观念相差一个字,但是理念相对于观念来说更加强调的是微观的部分,以及对细节的把控。因此,管理理念相对于管理观念来说在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更加实际以及形象。企业的管理理念可以说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具象化的精神追求。这种管理理念如果能够让员工真心接受,成为员工行动的准则以及指导,就可以成为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有力工具,也能使企业不断获得发展以及壮大的源泉。因此,对于企业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以及鉴定程度,将能够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
3.以人为本,树立思想
无论是怎样的企业、经营的内容有什么样的变化,人力资源始终是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资源。企业如果想要基于先进文化理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就无可避免的要把人放在这种管理制度的首位,把以人为本的这种观点彻底融入到当前的创新管理机制当中。在对待人才的方面一定要勇于破除陈规陋习,对人才的引进不拘泥于传统,“不拘一格降人才”。同时,在引进了人才之后,企业就要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说,人才是决定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是企业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市场下的最重要的竞争依靠。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当前的社会下,谁能抓住人才这个关键点,谁就能在当前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管理创新中最重要的一条。
同时,在大规模招揽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以人为本和所谓的“人治”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所谓的人治,就是以人情代替法律,凭借好恶对企业的制度进行篡改。在这种制度下,个人的权力已经完全凌驾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上,企业由法制变成了随意管制,这样的话企业根本不可能有长久的发展。因此,一个基于先进文化理念的企业管理创新措施就应该是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统筹以及规范,按章办事、依法办事,在奖惩分明的基础上实行层级管理制度。这样的话,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的加强,在工作上的潜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4.创新合作是企业间的最佳手段
企业创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仅仅凭借这单一的企业或者组织进行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活动是很难以实现企业整体的创新的。因此,只有构建合适的创新互助网络,开展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才能使得企业的创新意识得到大幅度加强,这也是企业未来进行创新的主流模式。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下,企业之间的战略同盟以及纽带关系变得比以往的任何时期都要强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经摆脱了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敌对关系,转而成为了“竞争对手+商业伙伴”的复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新技术、新科技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扩散开来,使得世界性质的知识技术革命变得更加可能。因此,把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着一对矛盾体进行统一,就成了当前基于先进文化理念的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措施。
5.总结: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形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企业不能够仅仅依靠硬件的优势以及落后的管理观念来对抗全球经济的动荡。只有在全新的思想观念引导下,企业的管理才能走向更高一级的台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基于先进文化理念的企业管理创新措施必然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唯一的出路。
参考资料:
[1]卢朝丽.小议勘测设计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J]. 现代营销,2010(11).
[2]宋芳.地勘单位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1(2).
[3]凌玉军.浅析地勘单位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策略[J].山东国土资源,2004,20(2).
[4]胡笑花.地勘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J].管理观察,2010(24).
[5]张启胜.员工行为修养与企业价值观培育[J].中外企业文化,2008(3).
关键词:市场营销经济全球化网络营销知识营销个性化营销绿色营销
新经济时代是国内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国际上信息技术的革命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的形势下来临的。由此而使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过去那种一成不变,万无一失的局面已不可复得,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又使我国企业增加了很多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及时把握好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复杂变化,才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跨越险阻乘胜前进,这对企业经销者也相应地提出了在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理智上需要具备更高的要求。
但是市场的变幻莫测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也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前景处于“不可知”的消极形态。只要我们研究掌握并遵循带有规律性的未来指导我们的经营思想,树立市场营销的新观念,那么不论环境如何多变,企业还是可以赢得经营的主动权的。
一、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环境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在这一经济规律的趋动下,各国企业和产品纷纷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许多产品都已成为全球产品,许多支柱产业已成为国际支柱产业,而不是某一国的产品或产业。特别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早已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营销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布有生产据点,在100多个国家拥有市场,成为一个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公司,海尔是我国企业界较早具有这一意识的公司,他们明确提出要实现“海尔的国际化和国际化的海尔”,就是通过大规模出口和在境外设厂让海尔迅速走向世界各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强大的国外对手,要想占领市场,惟有以营销创新方能取胜。
1.知识经济的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将逐步替代工业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强调创新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2.消费需求的变化
由于知识经济使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获得了普遍的提高,从而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趋于个性化,理性化,企业一改工业经济时代那种单一的、大批量的营销方式,转向了实行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而且消费者能够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全面、迅速地搜集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信息。例如:消费者借助电脑咨询软件迅速搜集有关产品信息,并拟定与评估不同的购买方案,从而选择最佳的购买决策。
3.网络化渠道及产销关系的变革
网络化的出现,使得市场营销使得市场营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诞生了网络营销。
首先营销渠道发生了变革。由于网络营销可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企业可以不必借助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营销势力,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只要网上的客户有需求,企业就可依其需求供货,不仅如此,对网络营销者来说,也可以实现“少环节”销售,甚至可以不必设置大规模的产品展示空间和中转仓库,这样,就可以降低渠道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
其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发生了变革。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企业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欲发现潜在消费者几乎很难有效实施。网络化渠道的建立,因为它具有即时互动性沟通作用,并且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对称,从而使得产销之间实现一对一的深层次双向沟通。也正因如此,网络化营销渠道比传统的营销渠道能更好地改善产销关系。
4.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面对世界绿色浪潮的蓬勃兴起,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各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辙,实行“洁净化”生产和营销,这就要求企业放弃传统工业时代营销做法,探索新的营销做法,即进行营销创新。
二、企业营销新观念
新世纪面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企业如何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争取到更多的顾客,击败竞争者。我认为掌握一些新的营销观念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知识营销观念
知识营销指的是向大众传播的科学技术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科普宣传,让消费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重新建立新的产品概念,进而使消费者萌发对新产品的需要,达到拓宽市场的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资本,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在搞科研开发的同时,就要想到知识的推广,使一项新产品研制成功的市场风险降到最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作知识营销。
比尔·盖茨的“先教电脑,再卖电脑”的做法是典型的知识营销。他斥资2亿元,成立盖茨图书馆基金会,为全球一些低收入的地区图书馆配备最先进的电脑,又捐赠软件让公众接受电脑知识。即让人们树立知识营销观念。
2.个性化营销观念
即企业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及人的个性需求的满足推到空前中心的地位,企业与市场逐步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建立消费者个人数据库和信息档案,与消费者建立更为个人化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一种个人化的销售和服务,顾客根据自己需要提出商品性能要求,企业尽可能按顾客要求进行生产,迎合消费者个别需求和品味,并应用信息,采用灵活战略适时地加以调整,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来提高竞争力,以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取代过去的大批量生产。这有利于节省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生产计划性增强,资源配置接近最优、商业出现“零库存”管理,企业的库存成本也节约了。
3.网络营销观念
即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活动。当今世界信息发达,信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营销环节,形成网络营销。商户在电脑网络上开设自己的主页,在主页开设“虚拟商店”,陈列其商品,顾客通过网络可以进入到虚拟商店,挑选商品,下订单,支付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商户接到订单就送货上门。同样通过网络顾客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反馈到生产过程中,这样生产者可以降低企业产品生产的“互动成本”。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别克汽车制造厂,让客户自己设计所喜欢的车型,并且可以由客户自己选择车身、车轴、发动机、轮胎、颜色及车内结构。客户通过网络可以看到自己选择的部件组装出来的汽车的样子,并可继续更换部件,直到客户满意为止。这种营销方式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运作得越来越普遍。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显示,全球网络商业的营业额,近几年来上百亿美元,网上广告业务达十几亿美元。网络营销可以促进企业通过网络快速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节省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我国企业在这方面也应该行动起来,大力开展网上交易。
4.绿色营销观念
是指企业在整人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商品和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找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要。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实行养护式经营,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对废旧物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实施绿色营销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应该努力,并积极付诸行动。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数百个品种、价值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产品将因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有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I临市场准入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企业要以绿色营销组合的观念和方式去组织生产和销售活动,采用ISO4000系列标准组织生产,并及时了解目标市场的有关绿色信息、发展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调整企业活动加以适应。
5.发展战略观念
处于国内外经营环境不断变革中心的企业,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必须把握好发展的前景与方向。然而前景中存在着很多当前尚不明朗的不定因素,因此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新时期;先进文化理念;集团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集团企业逐渐走进市场,成了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众多主体中的一部分,集团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提高集团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依靠雄厚的资金,过硬的技术,还要加强集团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而要想加强集团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必须不断融汇先进的文化理念,更新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集团企业管理,促进集团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先进文化理念的涵义及特点
1.先进文化理念的涵义
所谓先进文化理念是指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生产者为目标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文明的先进理念。
2.先进文化理念的特点
先进文化理念可以不断适应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具有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联系的特点,具有博采古今中外的容纳性特点。
二、新时期先进文化理念下集团企业的管理创新
1.创新管理观念促进集团企业的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形势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集团企业要想进行管理创新,首先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管理观念,促进集团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使其不断和集团企业管理相互适应,并使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持久性得到持续加强。在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企业还要认真做好集团企业内部管理的统筹规划,确保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能够和集团企业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相适应,对于那些不适应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传统管理观念及方法,集团企业要敢于大胆抛弃,确保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集团企业内畅通无阻。
2.落实人本思想促进集团企业的管理创新
在我国集团企业传统的管理中,主要采取的是“人治”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人情大于制度,集团企业管理人员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集团企业管理,也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待集团企业员工,集团企业也完全依照集团企业管理人员的喜好进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集团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利至高无上,已全部凌驾于集团企业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之上,集团企业管理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家长制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完全脱离了市场,违背的市场规律,因此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必将被彻底淘汰。
为促进集团企业的发展,集团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是集团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当中处于核心位置的资源。这就需要认真落实人本理念,将人放在集团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位置之上,使人本理念完全融入企业创新管理机制之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集团企业管理上的创新。为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集团企业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不断从外界引入人力资源,并将其作为集团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创造条件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释放他们的潜力,从而不断推动集团企业的发展。
3.创新合作方法促进集团企业的管理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团企业生产再也不是孤军作战,集团企业首先面对的是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组成部分是不是能够同心同力,协同作战,其次还要面对市场生产链中其他企业以及各级经销商。企业只有协调好内部、外部的力量,才能够从容面对市场,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此,企业必须融会贯通先进的文化理念,创新合作方式,真正实现集团企业内部外部的统一,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合作方式表面上看起来相当简单,但是集团企业内部与外部合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影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真正创新合作方法,实现集团企业整体创新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集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纽带以及战略同盟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孤军作战的取胜能力远远低于集团作战的取胜能力,同时,当前的市场竞争特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商业伙伴+竞争对手的复杂模式,在这种复杂模式的前提下,企业之间既充满竞争又进行合作,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竞相发展。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单纯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面引入先进文化理念,并将其应用于集团企业的创新发展之中,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集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世界一流集团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 彦:用先进文化理念和企业管理创新理念引领企业管理[J].华章,2012,22.
关键词:历史教学;“生命”课堂;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5
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笔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时代精神体现在民主、人本、探究、创新、开放、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
一、营造民主式课堂氛围
I造历史“生命”课堂的前提是营造民主式的课堂氛围。过去都是教师高高在上,教师的话就是真理,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意志。这种师生关系的课堂,培养不出具有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有完善人格的人才,更多的是奴才式的唯唯诺诺,这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是完全脱节的。所以,建立民主式的课堂是当务之急。建立起民主式的课堂,将对学生的政治人格、社会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从民主式课堂走出来的学生,他们必将是国家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中坚力量。也只有以民主式的课堂作为前提,其他的探究、创新教育才能真正实行。民主式课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师生平等。包括人格平等和学术平等。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在学术上要以真理的共同追求者而非先知的身份出现。这样,师生平等才能真正实现。只有建立教学民主,实现师生间平等、和谐并且尊重学生人格,学生才敢大胆质疑、自主探索,才能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提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打破学生心智枷锁的金钥匙”,民主式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流畅、创造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开发,这时的学生才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教育也才最能奏效。比如尧、舜的“禅让”,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就是由于人们道德高尚,风气比较民主。可是,有学生提出猜想说“当时做首领十分辛苦,没什么好处,所以他们禅让”。面对这种“实用主义”思想,以往我们都会采取压制的手段,还乘机对学生实行道德与情操教育。可现在,我们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嗤之以鼻的话,何谈民主、平等?学生又怎么会大胆质疑?我们应做的是肯定他们,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看法去探究,找出证据,做到人格与学术的平等。
2. 人人平等。改变以往“培优转差”而忽视中间的做法,给每一个学生以真正的平等和民主,情感上热情关怀,学业上大胆激励,心理上耐心疏导,使其学有自信、学有所成。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学生历史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能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历史手抄报、历史漫画设计、仿制文物、社会调查等)表现突出的话,历史综合成绩也表现优良。
二、营造趣味性课堂
营造历史“生命”课堂的关键是营造趣味性课堂。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不及形象思维来得强,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历史对他们来说是一门新课程,课堂教学更应注重形象性、趣味性。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营造趣味性课堂,让趣味贯穿整个历史课堂,让学生在趣意盎然中真正爱上历史。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的主体意识会明显增强,探究的欲望在知识的创新中得到满足。
1. 情境趣味化――历史的久远性,总让人有一种陌生感,如何把“历史”的距离拉近呢?方法之一就是让其情境再现。除了语言的描述外,可让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仿制历史文物等。如课本剧表演这种创设情境的形式就深受学生的欢迎,许多学生争着进行表演。对仿制文物的兴趣也相当浓厚,让仿制的半地穴式、干栏式房屋做得有模有样。有条件时也可利用投影、录音、录像、微机的演示,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历史情境氛围的熏染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活跃思维。又可通过实物复现情境,如文物、标本、模型、图片、照片、历史遗迹等。
2. 问题趣味化――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问法,也可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巧问问题,让其趣味化,这会让学生更专注于该问题的解决。如在上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时,笔者问学生有没有在水井打过水,许多学生纷纷说有(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农村的),然后问他们怎么打,当他们答出要拿着绳子用力甩几下才能让水桶装到水后,笔者让他们想想如果用“小口尖底瓶”去打水的话,情形会不会有变化呢?为什么呢?从现实生活到远古的联想,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讨论的热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3. 概念趣味化――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要求区别神话、传说与史实三个概念。很多学生都对“传说”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如果让他们做一个游戏:教师给第一个学生轻声说一句复杂点的话,让其也轻声往下传,当传到该组最后一位同学时,让他说说听到了什么,与教师原先说的内容一对比,有何异同。“传说”这个概念在有趣的游戏中立即可得理解。
4. 记忆趣味化――许多学生喜欢上历史课,但害怕历史考试,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内容难记。新课标虽然对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删除了许多,但基本知识还是得记的。如果记忆也能趣味化,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可以进行:知识接龙游戏――如朝代顺序及建立时间可通过接龙方式快速记住;编歌谣比赛――如学完一课或一单元,均可让学生自编歌谣加以记忆,比赛谁或哪一组编得最贴切、最好记;也可将整册或单元的人物及其事迹串连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等。总之,让记忆成为乐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法宝。
三、营造探究式课堂
1. 质疑启动――新时代的初中生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在富于想象,常能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或者乐于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在探究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设疑、质疑、解疑。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不是教师如何设疑,而是学生懂不懂得质疑。因为善于质疑的学生比善于解疑的学生更富于创造力。所以,教师应注重如何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这种自主探究比被动探究更符合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具体的操作中,可让学生扮演教材中某位历史人物,介绍完当时的相关情况后,让其他学生都来当记者,向这位同学发问;或者让各小组讨论某个章节,把所有疑难问题罗列出来再进行重点讨论等,以主动质疑启动探究。
2. 体悟思路――引导学生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理性的归纳和总结,从方法论的高度掌握质疑、破疑的方法,提高其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逐步提高。
3. 实践操作――每册书都有专门的探究课,如七年级上册《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作为历史名城的惠州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探究对象,可让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深入历史遗址、民间、社区、机关等进行各方面的采访、探究。动手操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探究活动,如前面讲到的做“都江堰”模型的活动等。除了制作模型、仿制文物外,还可让学生动手制作历史专题手抄报等。如讲了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后,可让学生结合二者设计一个商朝的国徽。在思维的参与下,手脑并用,既劳力又劳心。通过实践活动,可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感性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创设开放式课堂
营造历史“生命”课堂的灵魂是创设开放式课堂。现在是开放型的世界、开放型的社会、开放型的经济,教育也由原来的封闭、呆板、僵硬逐渐转向开放式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1. 向学生的心灵开放――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尤其是让所谓的差生、学困生也w验到成功,用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源动力。我们应当赞扬学生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爱护他们要求上进而又脆弱的心灵,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2. 心灵的交互开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群体的智慧、合作的方式和集体的创造力,相互启悟,交相开拓,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化为创造力。如让学生分组搜集历史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合作仿制历史文物、表演历史短剧等,可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向课外开放――课堂教学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历史课要向图书馆、网络、历史、现实、未来扩展延伸。如资料检索、网上浏览、古迹考察、考古发掘、历史论文交流会、重大国际国内问题报告会、重大社会问题研讨会等可适时适量纳入其中,在广阔的时空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历史创造力。如前面讲到走进社会了解惠州各方面历史的实践活动,就是典型的向课外开放的活动。